曾经逃避的《百年孤独》,如今我深深读懂了它

2017-02-07 05:14热爱一生
读者·校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百年孤独表象命运

热爱一生

1

《百年孤独》是经典小说中的经典,它所获得的殊荣举世皆知,自不赘述,它于我而言却有命中注定般的意义。我在初次看它时,被它的孤独,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又在读懂它时,因为它深沉的爱,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16年前,我读高二,出于好奇,捧起这本书读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命运将在这一刻被决定,然而谁又能意识到眼前发生的事对自己将来的影响呢?

当时学校允许我们借阅校图书馆的书,班主任特别叮嘱:“不要看《百年孤独》,你们还太年轻,容易受到书中精神的影响。”叛逆如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借来认真看了,之后陷入消沉。老师说的是对的,年轻的心的确承受不了这本书的重量。

这本书讲述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以及居住在此的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传奇故事。书中每个人都受到了命运的嘲弄,品尝着无情的失败,咀嚼着终生的孤独,在心灵的枯寂中,沉默地死去。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孤独、荒凉、虚无。这种虚无感笼罩了原本好学上进的我,怀疑、悲观、消沉开始在心底泛滥,怀疑高考、质疑人生,而又找不到情绪的出口的我,积极向上的动力消失大半。

我陷入深深的郁闷中,经常悲观地跟同学说:“活了十几年,日复一日机械地学习,没有意义,我要自杀。”

我在消极抵抗中度过了余下的高中生活,迎来了高考的不如意和大学的继续消沉。我一度在心里埋怨自己,好奇害死猫,谁叫你当初看了《百年孤独》。

2

直到大学里的爱情拯救了我,让我对未来的人生焕发出强烈的憧憬。像被河流冲击的落水者,牢牢地抓住岸边的大树,对待爱情,我像飞蛾扑火,孤注一掷,奉献了全部的热情。

为了他,我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和他一起回老家工作,结婚,生子,哪怕他家徒四壁、一文不名。为了爱,我在尘世中摸爬滚打,体会了人世的酸甜苦辣,脆弱的心被捶打得坚强。

今年年初,我经历了三个亲人的死亡,送葬时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激起了我对生命的热爱。我突然发现,曾在心底打转的自杀意识,多么的幼稚可笑。能够活着,已然是那么的美好。

世事沧桑、生离死别,郁积的感情像即将决堤的洪水,像即将喷发的岩浆,我必须要寻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澎湃的感情,一举将我16年来对写作的犹疑冲刷干净,像一只大手,猛地把我推进门去,让我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生涯。

我发现散文篇幅不够长,不能够很好地表达我所有的经历和隐秘的情感,于是把丈夫买回家好几年的小说《百年孤独》,拿起来重读。

已经有过为爱狂热奉献和对生命的感悟,重读这本书的感受与16年前迥然不同。

16年前读的时候,仅仅注意到故事:所有的伟业都终于失败,所有的爱情都陷于枯萎。被贯穿全书的孤独感所据,深深陷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般的悲哀。

然而,今天重读,感受大有不同:孤独只是表象,作者从头至尾,透过各种表象,想要表达的竟然都是强烈的爱——他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感悲哀,恨他们不懂好好地去爱。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也。

3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其实都强烈地渴望爱,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与之相悖的是,他们又都不懂得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在追求爱和获得爱的过程中,如同失明者,总是错过;如同盲人摸象,总是做错。于是他们总是陷入爱而不得的挫折和深深的孤独中,总是在独自咀嚼缺爱的苦涩。

忽然明白《百年孤独》于我生命的意义:像木桩,狠狠地楔入灵魂;像路标,明确地指出方向。今后的我,就以它为目标和方向,奋力前行了。

蓦然惊觉,之前我走过的似是而非的每一步,都是在向我注定的命运——写作迈进。之前我所有的放弃和不甘,都只会成为奋力码字看书的动力。

而这本书将会是我的生命之书,我要不断地从这本书中汲取养料,并时刻提醒自己,生命的主题不是孤独,而是爱。

《百年孤独》的主题是孤独吗?不,我深深地读懂了,不是孤独,而是爱。

猜你喜欢
百年孤独表象命运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表与里
表与里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透过表象看公式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