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風采: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2017-02-07 23:48卜樂
澳门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國際學生大學

卜樂

何為國際化都市,定義也許千變萬化,但無論如何,離不開四大要素:多元化、多樣性、包容與開放。以此四大元素為標準,可以檢視當今世界諸多成功的國際化都市。當然,對於中國大陸而言,上海無疑是一座最具國際化特徵的都市,無論是近代還是當代,這座城市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五湖四海的人士紛至沓來,或旅行或居住,與上海碰撞出精彩的人生火花。

百年上海的軌跡

檢視一座城市是否具備國際化要件,人們往往習慣於從客觀標準上衡量,大多以顯性條件與隱性條件來審視。顯性上,包含城市建築風格、標識體系、人口構成、空港、海港、陸路交通等要素。隱性上則多是從經濟、文化、法規與城市管理上來觀察。於經濟而言,是審視一座城市的經濟、金融體系是否健全與國際化,是否在全球金融運行和資本流動中起到核心作用。於文化而言,看其是否具備多元化的教育,能否為相關產業提供國際化的人才,另外也包含演藝市場的國際化與開放等指標。於管理而言,是審視其法律法規是否健全,其管理是否井然有序,讓居民與外來者皆能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的有序運作。通過這些具體指標的觀察,一個城市能否躋身國際化之列就很容易辨別。

上海在歷史的形成中就是一座包容多元的城市,從歷史上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到開埠以後形成鮮明的“海派文化”,再到現代,上海始終是一座國際化大城市。多元文化在此包容並蓄,放眼望去萬國建築皆可以在這裡尋覓蹤跡。由於在近代上海曾有過英、日、法、美等租界的一段歷史,產生了特色各異的萬國建築群。當然,租界自成體系的排水、供電系統也給以後的城市改造和建設帶來不少麻煩,這無疑彰顯出上海曾經走過的那段“複雜”歲月。1949年以後,上海的地位逐漸被取代,當時不止上海,包括全中國都處於相對封閉狀態。改革開放以後,上海再一次登上國際舞臺。顯性上,我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上海高樓大廈林立,融入了各國建築師的智慧,幾乎每棟建築都獨有特色,城市充滿了發展的活力;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交通設施、旅遊餐飲、城市標識、文化體育市場國際化水準的提升。中國上海世博會的興辦,各類大型國際會議、文化活動、體育賽事,如上海F1方程式賽車、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等,都體現了這三十年來的變化,足以代表著這座城市乃至整個中國發展的軌跡與成就。

在顯性指標不斷強化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隱性的幾大要素不斷完善,上海正在建設成為一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上海港集裝箱輸送量已躍居世界第一;銀行業、股市、期貨等金融體系得到了快速發展;上海的經濟活力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文化上,各國新潮文化湧入,各種文化在此激蕩交融,語言、文字、生活習慣日趨多元。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上海已經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了其重要地位。

邁向國際的“不足”

當然與世界公認的國際化都市紐約和倫敦相比,上海雖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一座國際金融之都必然表現在其在全球資本配置上能夠起到核心作用,能夠吸引國際高端人才,擁有強大的人力資源儲備等。而今天上海雖然吸引了不少國際人才前來,但因為配套的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限制,仍然缺乏大量的高端人才。再例如國際航運業的發展不僅是需要製造更多容載量的輪船,更要強化例如輪船保險業、貨運配置等的發展,而這些恰恰是今日上海所缺乏的。雖然紐約、倫敦如今在城市建設、道路建設上比不了上海速度,但是從軟件、硬件等角度來看上海依舊存在明顯不足。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上海尚未成為國際求學的主流目的地之一。雖然在我之前任教的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學生人數已經超過了5千人;上海其他一些高校,如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學生也都達到了5~6千人,但是大部分外國學生來上海是為了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而真正進入學位學習的國際學生所佔比例不高。從這種現象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質量還未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尚不能吸引到各國優秀學生;而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還在轉型之中,未得到實質的突破。因此,只有我們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教育水準配備超一流的教育資源,才能吸引各國優秀學子紛紛前來求學。

同時,從城市文明的程度來看,上海的包容性與多元化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未來仍需要一個長期的提升過程。在城市的不斷發展中,上海排外的現象少了,今日一般的青年人都可以用英文與世界各國的人進行簡單的交流,社會因為不同文化的出現,客觀上提升了社會文明,也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包容、融合。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本地人都會對此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充分地包容與開放需要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

此外,從城市管理的角度來看,人們常喜歡把上海與新加坡、香港來做對比,上海相對而言是一個強勢政府,在自上而下的管理中做得好,但是對於自下而上的自律行為的表現則相對較差。通過交通整治,近年來上海在文明駕車、交通秩序上有了明顯改觀,但距離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民眾還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因為一座城市不僅需要規則、制度、法律的約束,更要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自覺地遵守與維護來提升社會民眾的整體文明程度。

人才仰賴教育

一座城市的國際化自然離不開人才,無論是本土教育培養出的人才還是引進的國際人才,國際城市必須保有對各地乃至各國人才的十足吸引力。上海作為一座移民城市充滿了活力,近年來更是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新人口的引入,特別是高素質人才的引進,這是維持國際大都市活力的重要要素。上海為了打造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吸引各國優秀人才,但是由於上海常住人口已經超過2400萬,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城市承載力的提升空間有限。因此,需要在控制城市人口的前提下,引進優秀人才,打造出一座優質的國際都市。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教育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乃至培養國際化人才。紐約大學之所以選擇上海,和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創辦上海紐約大學,也是看中上海在全球城市發展與教育發展上的“節點”地位。相較於其他城市,上海的多元、開放使得前來的外籍人士對此不陌生,願意在一種友善的環境中生活與發展。加上各種政策的開放與吸引,加速了上海的人才引進速度。比如浦東自貿區今年出臺的人才政策,允許在上海高校畢業的外國學生在自貿區的企業和機構就業,就吸引了上海紐約大學首屆畢業生,不少國際學生有了留在上海就業的考慮,對於有一半外籍學生的上海紐約大學而言,這項政策無疑是有吸引力的。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發展中對於人才是核心問題的理性認識。而對於人才最大影響的就是教育。

上海紐約大學是由紐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創辦的,得到了國家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新區政府的積極支持和幫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其中涉及了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創辦中外合作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的籌建正是對應了這項探索,是為“天時”。上海在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需要引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通過教育的國際合作,加快教育改革發展,提升城市的創新力,因此對國際合作辦學給予了高度關注與支持,是為“地利”。早在2006年紐約大學就將其海外學習中心設立在華東師範大學,雙方合作愉快,在辦學理念上有共同之處,又在合作中增進了友誼和相互瞭解,有很好的合作基礎,是為“人和”。而紐約大學一直努力在多元文化基礎上建設一個全球教育體系,加強教師和學生在全球體系中的流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交流、合作,拓展全球視野,培養全球公民。上海紐約大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成為一所世界級的、多元文化融合、文理工學科兼有的研究型大學,通過這個平臺,實現各方共贏。

為此,上海紐約大學的價值在於探索、改革、創新。首先,這是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不同教育體制下高等教育合作的一項探索,不僅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合作模式的創新,也為國際高等教育合作帶來新的思考和範式。上海紐約大學的出現對於中美兩個文化、制度等截然不同的國家的人文交流而言意義重大。其次,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的嘗試,有利於增進各國青年對多元文化的理解,通過人才與教育的紐帶,促進對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其三,上海紐約大學的實踐對中國高等教育轉型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如人才選拔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大學“去行政化”等。社會各界一直在批評的應試教育,不僅影響了基礎教育,也影響到高等教育。考試成績成為衡量優秀學生的唯一標準,而對於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考試,這已經成為客觀存在的事實,成為很多家長的焦慮。要改變這個狀況非常艱難,這就需要試驗田,上海紐約大學自成立起就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努力推進,而這樣的嘗試更需要實實在在的案例來說明是國內普遍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出了偏差。我們的教育不是讓學生只會應付考試,而是要學會做人、學會選擇、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教育本應該引領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現代意義的大學源於歐洲,而高等教育的發展是經歷了不斷豐富的幾個階段,大學的功能從知識傳承、人才培養到科技創新,再發展至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如今又成為聯繫世界的紐帶。因此大學的目標、功能愈發完善與國際化。

當大學的目標與功能不再單一化時,我們的高等教育更應該聚焦於“人”即學生這個主體。學生有個體差別,而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沒有一種培養模式能夠適合所有的學生,滿足所有行業和崗位的需求,高等教育應該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滿足不同的需要。大學不應該趨同,大學的培養模式也應該多樣化。社會需要一批領袖型的精英人才,需要各類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也需要大批技術人才。無論是培養通才還是專才,大學都需要積極探索適應不同類型學生的培養模式,探索適應不同崗位需求的培養模式,而人的基本能力和品格素質教育應該始終是核心。從多樣化角度來看,技術職業類高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迫在眉睫。

一代人的使命

當代青年,80後、90後、00後這幾代人身上有著很多清晰的時代印記,對於新生事物有著高度的敏感性,相比起前幾代人而言,這是他們的優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出生的這幾代人,他們對於中國的認知與前輩不同,很容易認為今天的一切原本就如此。當年中國剛打開國門之時,我們那代年輕人見到國內外經濟的強烈對比,會有一些人對歐美盲目崇拜。而今天,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生活上的差距在縮小,年輕人出國交流的機會很多,國際溝通也憑藉著網絡平臺、社交媒體,資訊的傳送幾乎以秒來計算,使得這一代的年輕人也能夠相對理性地來認識自己和外界,更能夠在鼠標的點擊中快速瞭解這個世界。也因為特殊的社會發展軌跡,中國青年對於外界的探索有一種渴求,這一點從中美兩國年輕世代對彼此的瞭解就可以看出,中國青年對美國的關注遠遠超過同時代美國孩子對中國的關注程度。

出於瞭解世界的渴望,英語在中國青年一代中迅速普及,相對於前輩人將學習英文當做國際化象徵而言,這個時代的青年人將之視為一種工具,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之一,他們對於國際視野的開拓更多地開始付諸實踐,參與更多的國際賽事、交流活動、學術互換等,這也是我多年來鼓勵年輕人打破羞澀勇敢邁出國門的主張。只有親身去體驗,才知道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年輕人通過自己的深度溝通交流、合作共事,未來才能真正推動國際間的和平交流,民族共存。當然除語言與勇敢的實踐之外,年輕人更需要廣泛地閱讀,思考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學家無一不是在用不同的方式來分析人類的自身問題,也只有在不斷思辨的前提下,年輕人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社會與世界發展。

我們寄希望於新時代的人們一起努力打造一座多元、包容的國際城市,鼓勵這些年輕人在迅速進步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但我們更要在打造國際化城市的潮流中,嚴肅地看到中國城市發展的趨同,千城一貌。高樓大廈、軌道交通、商業寫字樓林立,如果每一座城市都是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不僅不符合區域發展的規律,對於社會發展更是百害而無一利。我們需要一個更高的視野格局來為中國的城市作出宏觀規劃,結合不同區域的功能和特色,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國際化都市才是正道。就像蘇州與上海之間,如果城城都建機場,可能就是資源的浪費,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而鼓勵蘇州民眾前往上海坐飛機,更是活絡雙城往來,打造更高經濟效能的同城效應。在國際化時代,越是本土的才越有全球價值,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凸顯出城市本身的本土價值,因為本土與國際本就是一體兩面,一座城市如此,一代人如此,一個國家如此,一種文明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在追求國際化城市的同時,更要肩負起時代的責任,通過我們幾代人的努力讓中華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體現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地位,發揮我們的優勢之處,引領新一輪的國際化潮流。這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國際學生大學
附録1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與會學者名録
附録2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會議日程
大学女生的日常
那些大学时立过的flag
一道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