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就教育的诗意人生

2017-02-08 23:07卢秋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殇杏坛节气

卢秋红

附中学生的“小剧场”——杏坛演绎经典作品

拿着吴戈,我披着犀甲/两车相遇,短兵器相接/旌旗蔽日遮天,仇敌风卷云烟/箭纷纷落地上,我们不避反争先/凌我战阵,又躐我行列/左战马已倒地,右良驹又刃伤/神明啊,我陷入了绝境/来吧,敲响你的战鼓/我已选择卫国就不再后退/我已拿起武器就不再后悔/他们说我将为这场战争失去我的全部/但我告诉他们我不会轻易放弃/你做到勇武刚强坚不可摧/你就算失败也永不言弃/就是那样,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你问我 幸福是什么/是当我的生命已经圆满/或是当我的生命已经逝去/如果你问我 幸福是什么/是你站在阳光下笑靥如花/而我总在征途中四海为家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邓虹老师的语文课堂上,一首风格迥异的原创RAP《幸福》开始了这节《国殇》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地点并非是在教室里,而是在北师大附中的杏坛讲坛。

附中杏坛,是根据刘沪校长的创意,仿照孔孟年代教学场景而建的中国古代文化研修室。室外植有两行八株银杏树,室内设有颇具古意的教师用的长案和学生席地而坐的蒲团,两侧还有若干长桌长凳,供学生临摹书写。

今天的杏坛讲堂更像是一个小剧场,先是两位同学表演自己创作的RAP《幸福》,接着是一首原创诗歌朗诵《无需退缩》,再下来是配乐诗朗诵。一位女同学现场用彤管演奏了一支悠扬而伤感曲子,并且朗诵了自己改编的古诗:“昔君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曾誓有言,白头偕老。君去无回,我心伤悲。一路寻军,来到君阵。沙场烟消,不见君影。一曲幽笛,招君英魂……”

席地而坐的学生对于台上同学的精彩演绎报以热烈的掌声。由学生担任的主持人开始提问,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内容,纷纷谈自己对《国殇》的理解。参加表演的几位同学也把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对作品的理解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最后,邓虹老师播放了吟诵《国殇》的课件,并且做总结,对学生们对屈原《国殇》的理解进行点评和提升。这节课在师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中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节语文课进一步走进文本。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上语文古诗词课?邓虹说:由于屈原写作《国殇》的年代非常久远,楚辞虽然辞藻极具文采,但难免有些晦涩生僻。而诗中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不过时,所以让学生在阅读原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师生灵动的话语,是心灵的对话,信息技术使得“古老的”杏坛拥有了现代的元素,营造了“小剧场”一样的环境,更加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生生的距离。学生在杏坛谈古论今,精神境界飞升,不断优化着自己的思维品质。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性,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邓虹老师的虚拟课堂——“朋友圈”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这是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对学校的比喻。邓虹非常认同这句话,她说:当一位老师快乐、博学、从容的时候,她的学生也就会成为快乐、博学和从容的人。

邓虹的微信“朋友圈”很少转发别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原创文字。她写的散文、古体诗、新诗,经常有学生点开看,有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应和一首。潜移默化中,她的“朋友圈”对学生产生着影响。“朋友圈”扩大了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被邓虹称为“虚拟课堂”。

邓虹也经常从学生的“朋友圈”里发现自己的教学资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学生一写作文就能看出是在写假话,而发“朋友圈”的时候却常能迸发出非常活泼、自然的文字。一个面目可憎,一个这么可爱,为什么?针对这个现象,邓虹与学生一起对比、讨论。她说:“要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写作。”在“朋友圈”与学生的互动,不断地生成教学资源,这也是邓虹教学的“活水”。

不久前,邓虹在“朋友圈”发现有一位学生喜欢唱RAP,并且唱得非常好。RAP一般表达讽刺、饶舌、无聊的感觉,那可不可以用现代人的思想解读经典,用RAP表达庄重、肃穆、悲伤的情绪?刚刚学完经典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马上要开始学习屈原的《国殇》了,她就发动两位学生将《国殇》改编成RAP,中间穿插着《哈姆雷特》的经典语句“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后来,这两位学生果然不负老师的期待,成功地改编并演绎了前文提到的《幸福》。

如果问,邓虹老师这样的课堂是怎么生成的?那就要回到2002年,那时候家长们还会“谈网色变”。邓虹认识到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所以她认为利用网络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教师的教学出现空白的时候,信息技术可以适时地插入进来,将写作还原为过程,可以连续跟踪学生的写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邓虹在高三做了网络作文教学实验基地,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即时性,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单独受到老师的作文辅导,作文分数快速提升。经过一年的发展,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实验基地产生了150万字的作文积累,后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一年学生的作文集,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2007年,邓虹又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经典作品阅读教学问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最难的就是阅读鲁迅作品,而信息技术就是要发挥攻关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填补阅读教学的空白。邓虹老师在鲁迅经典作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网络碰撞思想、启发思维,结合作文写作,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鲁迅笔下的社会人生。邓老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强和及时反馈的特点,让学生互相点评,互相启发,让阅读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

一路走来,邓虹坚信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她思考着:信息技术如何将学生的资源生成为教育资源,促进人的自我教育?“一个教育者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也应该拥有教育的诗意人生。”

阅读与博物——邓虹老师眼中的二十四节气

对于二十四节气,或许很多现代人并不太关注和在意。然而,这些节气的来源和背后的深意却与农耕社会的文明息息相关。虽然现代的生活与古代农耕生活已相差甚远,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去了解自然的“法则”,认识自然的规律。惊蛰、谷雨、小满、芒种、白露、霜降、小雪、大雪……这些美丽的汉字,与社会、农作物、天文、地理之间的联系,却也耐人寻味。

2014年,邓虹参加了“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组织的《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研制与讨论工作,负责撰写“高中博物”部分的样张。由于“不能忍受对身边的事物一无所知”,邓虹开始了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的反思与检视。2015年立春开始,邓虹就开始了对北师大附中二十四节气的写作,这就是后来结集出版的《跟着农历走一年》一书。

每个节气之日,邓虹定时定点观察北师大附中的校园,拍摄照片,记录校园景色,识记校园里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现节气带来的物候变化。

在古代,四处游历的人,除了贩夫走卒,还有一个群体,就是官宦。“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这些知识分子留下了大量的古典诗词,筑起一座伟大的精神家园。所以,传统文化也是今人可以汲取养分的精神宝藏。邓虹在每一篇关于节气的文章中旁征博引,将古典诗词中对节气、风俗、农事活动的描述自然地带进来,也与附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邓虹在《秋分》一文中说:“希望自己能把记录附中二十四节气这件事坚持下去,也算是对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自然引导吧。”

秋天,注定与“露”结缘。露是秋天的名片,秋是露的主人。从白露到寒露,正好一个月时间。

木槿又叫“朝开暮落花”,每朵花只开一日,每天都有大量的花为这一日而怒放。一日即一世,实在是动人心魄啊!嗟叹过后,忍不住为她写下一首小诗《秋日物语》:“悄悄地开,静静地落。/轻轻地唱,默默地说。/朝夕,足矣。/昼夜,够奢。”

邓虹老师对人生、四季、万物的思考在文中随处可见。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中曾说:“如果我们只知道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而忘了让他聆听秋天的声音,那没有太大意义。”阅读《跟着农历走一年》书中的文字,学生们同时品味着身边的校园美景,是何等幸福的事!北师大附中校团委的微信公众号在每个节气到来之日推送邓虹老师描写该节气的文章,文学社的学生组织同学在节气之日,在校园的景物旁朗诵邓虹老师的文章,将音频放在公众号上推送,供学生们随时听读。关于节气、关于附中的人文历史、关于校园里的种种植物,这些文字和经历将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回忆。

虽然语言的变迁,使得文言文的语境离我们遥远生疏,古典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我们不能放弃过去的宝藏,更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将之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回顾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像邓虹老师这样的语文教育者,拥有教育的诗意人生,担当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让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焕发勃勃的生机和风采。

猜你喜欢
国殇杏坛节气
钱静
七律·为赴鄂抗疫白衣战士写照
杏坛学人风采
芳华正茂 杏坛春来
——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学组)分区赛掠影
杏坛学人风采
杏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