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在趣方逸

2017-02-09 16:13余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入题誓言升华

余芳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无人管理的自留地,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鲁迅曾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从不会写文章到会写文章的,称自己走的是一条“暗胡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谁来为“暗胡同”装上明灯呢?这似乎是语文教学的“癌症”,真正能够“抗癌”成功者,并不多见。写作兴趣的培养还是要下慢药,用不同风格的文字慢慢熏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感觉文字的味道,方能逐步找到失去已久的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钥匙最终还是在学生自己手上。

一、学生作文来引发

学生作文中精彩的片段做成PPT,让大家一起欣赏,或是学生作文大家一起赏读修改,或是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最好能用话筒配乐朗读),这对学生兴趣的养成能起到引发作用。当然,老师想教给学生哪方面的写作知识,就挑选这个方面特征明显的片断,如讲到作文的开头方式——引用式、开门见山式、细节描写式、抒情式、对偶排比式,可以分别列举学生作文为例,好的作文就可以直接点出学生姓名,并加以赞赏表扬。讲议论文如何举例,如何进行例后分析,可以就学生作文中的举例片断,让大家一起来点评或做修改。

再如,关于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议论文写作讲评,从拟题方面,列举学生的优秀题目:《富甲一隅》(成语式),《财者未必富》(思辩式),《诗意地栖居》(引用式),《我愿拥有一朵水仙》(比喻式);再从议论文的层次方面,挑出分论点写得好的学生作文读;从结尾升华方面、从例证、引证、抒情性议论等方面,分别用学生的作文作为示范,学生自己写的优秀作文,对写作兴趣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也很有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拿出来作为示范的学生作文要指出文章中好的地方,而对不够好的地方尽量避而不谈,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集体化,大众化指出,而不能针对某个学生,而且要尽可能扩大示范面,不要总是表扬某一两个同学,老师要独具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优点,鼓励是最好的催化剂,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被扼杀在老师的批评里,而应该在欣赏的眼光中被激发。

二、经典文章来引航

读经典文章,看看那些大作家是怎么写的,怎样拟题,怎样开头,怎样构思,怎样过渡,怎样升华,怎样结尾,怎样论证,怎样说理,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为我们的写作引航。做一个有心的读者,见人之所未见,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略而过。

语文教材上选的文章都可以作为范文,如拟题方面,罗素《人为什么而活着》以设问的手法,引起读者思考,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诗句的形式入题,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以抒情形式入题,《白发的期盼》以借代手法入题,《咬文嚼字》以贬词褒用的方式入题,《美美与共》以象征义和四字词入题,《最后的常春藤叶》以贯穿全文的物为题,《今生今世的证据》以时间的跨度和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入题等等,都能给我们启发。

如何写景,可以模仿《荷塘月色》;如何抒情,可以学学《我有一个梦想》;如何结尾,可以读读《想北平》;如何写议论文,可以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为例,看文章开头如何边破边立,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如何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如何举例,还可以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篇类似结构的议论文,再慢慢变化角度,丰富内容。

文言文也可以从写作的角度进行总结,如荀子的《劝学》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典范,开篇即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分两层理由进行阐述,一是不学习就会被超越,二是学习能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行为没有过错。接下来,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一步论述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最后一段分三个层次提出学习的正确态度:积累、坚持、专一。全文的层次按 “提出观点、为什么学、怎样学”的层递式结构,逐层深入,并成功运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全文脉络清晰,议论精当。我们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内容,使文章更完美,比如加入一些历史上勤学的具体例子,还可以加一些关于学习的经典名言,这样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更丰富。

写作本身就要经历一个由模仿他人到自己创作的过程,尤其是中学生以前没有学过怎样写议论文,教材选文相当于数理化学科中的例题,教师不只是讲课文内容,还应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发,然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摆脱形式上的束缚,学会灵活运用,不拘一格,自由创作。

三、下水作文来引导

教师下水作文,以身示范,以切身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感受告诉学生如何写作,教师自己的作品是对学生最好的引领。

如写作中最后如何将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升华,由写景叙事深入到感悟人生百味,思考世态人情,进而上升到精神和思想层面,使文章有深度。一些空洞的写作理论并不能让学生领会升华的方法,而且枯燥寡味。以下是笔者以自己的文章为例,给学生示范如何在文章结尾时升华,深化主旨:

方法一:从人生感悟、理想、奋斗的角度升华。

母亲是我心底的一股暖流,汩汩流淌,让我总能感觉到透过这茫茫人海,有最爱我的人,她在远处的家门口等着我,她一直都在关心我,牵挂我,永远都在背后支持我,还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还有什么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呢?母亲是永远的避风港湾,是我人生的精神支柱。母亲给我的真气、正气、硬气也将伴我终生。

——《我的母亲》结尾部分

方法二:从成长、做人的角度升华。

我,从小爱整洁,虽出身寒门,然蜗居整理得干干净净,书桌地面纤尘不染,在尘世一住三十多年,耳濡目染,身不由己,结婚后终至委曲求全,随波逐流。本以为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家庭琐事,让步为良方,然东西不定位,极易丢失,开始还觉皆乃身外之物,读书人不必为外物所役,于是不以为意,后来丢东西越来越多,丢的品种名目繁多,次数也愈加频繁,仍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聊以自慰,终至今日之不可收拾之局面:丢东西无数,小至笔、书,大至钥匙、钱包、手机、戒指、手链、饭卡、银行卡、书卡、会员卡等各种带卡字的东西,常常掉好几次,甚至一日之内掉好几遍,掉法离奇古怪,终不知去向,不得而知,烦恼之至。外加老公让我帮找眼镜、手机之类,女儿让我找书、笔、尺、本、卡之类,不胜其烦,女儿小学毕业,所丢红领巾,校牌不计其数。

公交卡连补连丢,伞更是无法统计,很多新买的伞只谋面一次,便永无再见之日,现在我听到“找”字,就头痛目眩,恶习养成,积重难返,积弊根深蒂固,难以根除。

积习难改,遗患无穷,更殃及后代,故本人特此立誓:自即日起,所管辖之任何东西,全部统一归类,固定位置,各归其位,各属其类,使用完即时归位,绝不因任何原因乱扔乱放。特此公告,限期半年整改,如有违规,请各位监督批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区区此等小事,无彻底纠正改观之决心毅力,遑论他事?我余某仍一小女子是也。

本自己信笔涂鸭,突然觉得有文学自娱味道,打出来一者以示监管力度,断我放弃之后路,一者仅供一笑而已。见笑见笑!

——《我的誓言》开头部分

这是笔者本人作品中前半部分的内容,如何升华?可以先让学生帮忙加一段结尾,再以自己的作品示范:

现在想来,虽有一种年少轻狂的感慨,可那时,为人生而奋斗的激情澎湃,弥足珍贵。

回首前尘往事,这些誓言都是在与自己作斗争,战胜自己的种种惰性和缺点,从这个意义来说,立誓真的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它是个人成长的标记和轨迹,它反映个人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约束力的形成,个人的成长需要信念和动力,而誓言正是扎根内心的精神支柱。此外,要义在于立誓后必得努力去做,而做则贵在坚持。当年项羽刘邦同见始皇车马威风凛凛,当即立誓:吾当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他们为之奋斗终身,皆英雄也!曾国藩注重修身齐家,以誓言约束自己,所立誓言,一息尚存,永记不忘。古训当铭记于心,感于心,践于行,方不枉为人生做一己之努力。

——《我的誓言》结尾部分

方法三:从精神、灵魂的角度升华。

我终于明白:是这里远离名利纷争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吸引了我,是这里为生计奔波忙碌的人们的身影打动了我,是这里简单淳朴的人情将我的灵魂带回梦里老家。他们是谁?他们怎么会来到这里?会不会有一天他们悄然离去,新的一批人不知什么时候又接着来了?一切一切,无从知晓,日子就这样一天天从指缝间溜走。

今天好像与昨天并无区别,可是,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长高了长大了,自己的双腿迈不动了,皱纹多了,头发白了,直到那个晒得皮肤黝黑的上了年纪的卖西瓜的老人,突然有一天再也没来了,才知道其实一切都在变啊!

希望这里古朴美好的一切不要消逝,希望天下所有的人能得真正之幸福!

——《小集市里的大世界》结尾部分

写作教学的根本是以作品为基础,用作文本身说话,鲜活的文章和素材是激起写作兴趣的源泉,兴在趣方逸,当然,写作兴趣培养非一日之功,须循序渐进。写作兴趣的提升伴随着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写作课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好作文的妙处和写作文的快乐,主动跃跃欲试,愿意牛刀小试,作文课堂才真正对写作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写作教学也才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入题誓言升华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开门见山入题快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我们许下誓言,在十八岁实现
乡土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的实施办法
找你算账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升华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