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来信

2017-02-09 18:25谌旭彬
看天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蒋介石军事

谌旭彬

中日关系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政治课题之一。因是之故,身为国民政府领袖的蒋介石,身边一直有着很多“知日派”。

自1928年的济南事变起,日本与国民政府间冲突频繁,“知日派”亦前赴后继“阵亡”于交涉前线——亡名誉者,以黄郛为代表,亡性命者,以唐有壬为代表。

败退台湾后,蒋身边仍围绕着相当数量的“知日派”。最具代表者,乃是一手造就“白团”的曹士澂(时任台湾驻日代表团军事组组长)。

据曹回忆,他起念并促成“白团”成立的扼要经过如下:“日本各地正值闹着征集义勇军援华骗钱之事,由此引发本人拟借着日本军事武力军援台湾之构想,随即拟就草案,前往正在医院养病中之冈村宁次先生,(本人与他在南京时有不少因缘)请他协助,不料他看了草案,立即表示赞同,愿意尽力支助以报答中华民国及蒋总统对日本及其本人的大恩大德,于是和我商拟具体计划,由本人带来台湾呈请蒋先生核示,经同意指示后交由本人带回日本,面交冈村先生,白团的工作开始了。”

除“白团”外,1951年8月,曹士澂还曾向蒋介石建议聘请日本经济顾问来台。

何应钦、张群、汤恩伯等大陆时期对蒋有重要影响力的“知日派”,去台后也仍活跃在台前幕后。

1952年7月,何应钦发起成立“中日文化经济协会”,参与者包括张群、雷震、邵毓麟等百余人。这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期望通过“民间外交”,即文化、教育、技术、旅游等方式,密切台日关系。1965年,裕仁天皇曾颁赠何应钦一等旭日大绶勋章,表彰其增进日、台关系的努力与成果。

张群则被前首相岸信介誉为国民政府去台后“最大知日派”。1952年8月,张群曾受蒋介石委派,以私人代表的身份,前往日本活动长达三月之久。蒋的很多对日政策,系由张群负责推动促成。

汤恩伯虽不事外交,但1945年在上海遣返日俘日侨,较其他地区更仁慈,深受日本朝野尊重,誉之为“知己恩友”。金门战后,中将根本博曾与汤恩伯讨论台日军事上的协作事宜;1953年汤恩伯赴日疗养,曾受他恩惠的日本军民自发为其举办谢恩会。

不过,国民政府去台后“最大的知日派”,实属蒋介石本人。若非蒋在1945年出于对抗苏联的目的而对日本实施“以德报怨”政策,在50年代的台湾,上述“知日派”也难有充裕的活动空间。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蒋介石军事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