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冥想抵达宽广的神性

2017-02-10 14:57赵目珍
文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白象神性松针

霍俊明认为:“诗歌是维持纷乱世界中内心平衡的装置,诗歌必须维持内心的记忆和对生存现场的持续发现和命名。诗人必须具有担当情怀、语言良知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应该说,他对诗歌观念的这一界定体现出了很强烈的圆融个体与现实存在和历史想象之间关系的色彩。由于以上三者之间并不是一个自足的三角关系,所以它需要诗人通过对个体经验和语言之间关系的把握来加以实现;同时,由于诗人强调诗歌与内心和想象力之间的构成机制,其结果也势必导致冥想或者神思在作品生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松针是另一种时间》最能深入阅读者的内心,因为诗中所谋略的时间与生命存在关系的想象太超乎人们的预料:“松针是另一种时间//不到片刻,它们已落满头顶”。中国文学几千年来以流水寄寓生命飘忽的创造早已让人陷入审美疲劳,诗人在诗中神奇的一喻无疑打破了这种僵局。亦且流水之喻直接导向悲凉之感,而松针的意象之美却似乎有“治愈”这种病态的功效,并且“我们似乎已经没有地方可去/安静的呼吸是整个南方的夏天”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人沉浸在阅读的愉悦中不能自拔。《闪亮的一切正在磨损》处理的是游历欧洲的个人体验,然而无论是静寂的渲染还是有力的想象都让人觉察到诗中镌刻着一个人冷秘的思想:“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还没有/再次长出/雪却在春天降落/到处是翻修的中世纪的房子”。此外,像《白雪,白象,白色的虚无》中“大大小小的山泉时时可见/那是一头头或大或小的白象”,《高原墨色如虎,无鹤在侧》中“一个个字凫出水面,如/大风趔趄的瘦僧”,以及《夏日兼怀陈超》中“你高大的身影微微有些晃动/犹如小小的闪电旁敲侧击”和“那只年幼的老虎曾在酒浆中起身/试图从杯壁抖动渐渐成熟的金黄条纹”这样极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也不能不让人为之一振。当然,鉴于对独特诗歌观念的持守,霍俊明的这种想象无疑与他热衷于对生存现场的发现和命名存在着极大关系。

霍俊明的诗歌很好地处理了许多复杂而内在的私人体验。我认为,这种恰到好处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严谨、内敛的诗人情性,以及他由此所带来的写作风格。基于严谨,他总是试图平衡好内在与外物之间各种各样的繁复关系;基于内敛,他的诗歌常常以独具匠心的冥想带来意想不到的深刻,然而这种深刻又往往不易被人觉察,因为他对语言良知的偏嗜,使得他对语言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从而也导致其诗歌在最后都导向哲学的化境。比如,《松针是另一种时间》在表现人生如寄时,并不像《古诗十九首》那样直接出之以消极的悲观,而是以一种动静相间的想象将人带入宁谧的境地:“如果此刻在山中/可提前进入万籁的暮晚/你却害怕那些突然出现的灰色松鼠/它们跳得太快了/松针在此刻也变得寂静”。《闪亮的一切正在磨损》于自然的叙述中论证看似无关紧要的深邃:“我们是布拉格移动的一枚镍币/闪着亮光的一切/也正在悄悄磨损”,而恰恰是这种“深邃”时常带来与生命并不孤立的闪烁。在《白雪,白象,白色的虚无》中诗人则直接为虚无命名:“峨眉山已是白蒙蒙一片/像极了多年来我的虚无”,然而这种感知并不因它是从属于个人的象征体系而显得狭隘,相反,诗人意念中那只因了悟而成长起来的虚无之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被偶然所安排的任何一个场面上:“随处可见的/还有山中一个个废弃的客栈//寂静的是黑漆漆的门窗/连老板娘也闲置了多年”。而在《高原墨色如虎,无鹤在侧》中,我似乎看到一个正通向“世外高人”之境的修行者,“多年来你在高原,空有养鹤之心/你挽起中年的袖管,却没有古琴在侧”,这是一个孤寂落寞之人的形象,诗人也许正是要借助对这一刻画来向我们耀示某种孤光迹象的来临。《夏日兼怀陈超》读过之后,我们再也无法从心头泯去诗人笔下“那只年幼的老虎在酒浆中起身”的神性表达以及其背后所蕴藏的“奇特意味”给我们带来的想象之神奇。

深入阅读霍俊明的诗歌,我们能发觉他是一个善于探索从个体经验到自然以及神性之境过渡的诗人,并且他能够在探索的过程很好地完成这种过渡。他有深厚的涵养,而且深具通过语言来打通诗与外在自然以及现实和超现实的诗人禀赋,当然这也让我们见识到他诗歌先天所具有的那种优越性。如果用一个表述来为其诗歌最终的精神之路作一个预判,我的选择将会是:经由自然冥想而抵达无限宽广的神性。

赵目珍,青年诗人,批评家,现居广东深圳。

猜你喜欢
白象神性松针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松针扫把
一头白象
春·遇见
耙松针
白鹤
松针是另一种时间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