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特点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2017-02-10 16:41王莹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现代汉语特点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层出不穷,对人们的日常交流以及对现代汉语都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特点是传播速度非常快并且传播范围很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现代汉语;特点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当今网络时代下人们上网时用到的网络语言,起初只在虚拟网络上流行,后来慢慢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流传开来。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多地将时间放在网络沟通上,网络语言往往比生活中的语言随意很多,也有趣的多。一般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形式,它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病毒、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一些特殊用语,如黑客、电子商务、博客等;三是在网络交际(聊天室或BBS)中的常用语言或表情视觉符号,如菜鸟、美眉、香菇、蓝瘦、:)等[1]。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丰富化和随意化

网络流行语的来源相当广泛,形式上也丰富多彩。其中一些网络流行语是由英文直接音译过来的,例如:EXQS迷(excuse me)、因缺斯汀(interesting)、狗带(go die)、格瑞普(grape)等。还有一些是由现代汉语的发音音译而来,例如:香菇(想哭)、蓝瘦(难受)、驴友(旅友)等。有些人在网上聊天时往往打字很慢,于是许多人就用键盘上的一些特殊符号或者简单易打的同音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开始时这会被大家认为是错别字一类,但慢慢地大家也都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相当随意。

(二)趣味化和幽默化

网络语言现在逐渐走向幽默化,人们往往喜欢用一些轻松愉快的词来表示自己的情绪。现实生活中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往往通过网络世界来进行纾解,而使用越来越幽默的网络语言则成了他们自我放松的方式之一[2],于是“宝宝心里苦”、“内牛满面”、“鸭梨山大”等网络热词因此诞生。其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是采用反讽的手法来表达,但这从侧面也减轻了人们生活中的压力。

(三)简洁化和清晰化

网络上的语言相对与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来说比较简洁明了,人们在网上聊天时往往倾向于用最简明的话来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有些时候也会使用一些符号、数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比如“:)”、“666”、“高大上”等,这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往往更能表达出聊天者的心情。

三、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往往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它诙谐幽默、简洁明了,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现代汉语词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网络词语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一定的欢迎,但也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3]。

(一)对口语发展影响很大

相对于书面语而言,网络语言更多地被人们运用在口语交流中,口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面对面交流的特点,这与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但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是有一定范围的,说话双方必须处在同一语言背景下才能听懂相关网络语言。举个例子,如果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一位老人说“666”,这会使得对方一头雾水,并且另一方面也透漏这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不过随着网络语的风靡,现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也偶尔会出现相关语言。

(二)阻碍了现代汉语词汇的传播

当今时代中国网民大都集中在10–30岁,包含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研究生等,这些阶段都是人们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大家似乎更倾向于用这些语言来交流,慢慢的传统的现代汉语使用频率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这些非正规的网络语言,但有些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用在正式的场合。这些语言相对现代汉语来说都是“非主流”词语,说出来会显得粗鲁、轻浮,如果在网上偶尔用用来缓解气氛可以,但如果被大量地运用到现实对话中会极大地妨碍人们对传统汉语词汇的学习和传播。

(三)改变了词语原意

大多数网络词语都是从英文、现代汉语中演变而来的,有些是音译,有些直接引用了原汉语词汇。比如“香菇”,现代汉语中只是表示一种菌类,但是随着网络音译,“香菇”现在在网上的意思大多都是“想哭”,与原意有着天壤之别。

四、总结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影响,其中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有利有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网络流行语会逐渐消失,有些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段炼会慢慢被大家接受,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人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也应当有选择地运用,充分发挥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的双方优势,将中华文明继续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殷朝美.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D].江苏:徐州师范大学,2010.

[2]董方.网络流行语的衍生特点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4.

[3]张一南.从网络流行语看现代汉语新词汇的产生[D].辽宁: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王莹(1995–),女,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现代汉语特点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