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N”的构式义分析

2017-02-10 16:46张颖心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析

摘要:本文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探讨网络上出现的新构式“小+N”,认为 “小+N”的构式义浮现就是“N所指的对象在言者心中的主观评价”。“小+N” 最主要的构式义是表达舒适的生活状态,也说明“小”在构式中体现的主观色彩大多为开心、轻松和悠闲。其它的构式义还有获得成就后的欣喜、表达宠爱某个人或宠物、体现负面情绪、自我鼓励等。

关键词:构式语法理论;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总会出现一些创新的用法,这些用法逐渐流传,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广泛出现在日常交流中。本文关注的这一类新兴的词语,例如“小麻将”、“小酒”、“小工资”等等,不同于“小猫、小狗”,这些词皆为构式词语。在构式结构中,词的意义并不等于各部分意义总和。例如,“小+猫=小猫”,但“小+酒≠小酒”,这类词语用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状态非常合适,就是因为这样的构式词产生了特定的构式义。那么“小+N”的构式义都有哪些呢?

二、“小+N”的构式义分析

“小”本身并没有主观色彩,但是与一些名词连用时,它就承载了言者对这个名词所指的事物的主观态度。例如,一般认为,小的东西比较可爱,招人喜欢,“小”在通常情况下给人舒服的感觉。例如有“喝小酒”这样的表达,却没有人说“喝大酒”。这里的“小”体现出言者赞美、羡慕、愉快的主观色彩,“小”原本的语义逐渐被虚化,在构式“小+N”中,“小”就反映了人们对“N”所指对象的认知与体验,这种主观的认知就将构式义呈现了出来。因而,构式义的浮现可以理解为“名词所指的对象在言者心中的主观评价”。

上段将“小+N”的构式义概括为“N所指的对象在言者心中的主观评价”。既然是主观感受,就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可能是现在的感受,也可能是对未来的幻想。这种体验带来的结果是源于内心的主观感受,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本文将该构式的构式义大体分为五类。下面将对每一类进行举例分析。

【1】坐在酒吧里,听着驻唱歌手沙哑的声音,刚进来还不适应,慢慢发现,喝着小酒,听着小调,或许那就是忙碌中的闲适,晚上的乌镇真的很美。在这个例子中,“小”承载着言者对“喝酒”的惬意之情和开心愉快的主观感受。喝酒本身是个中性或带有贬义的词语,例如喝酒误事。然而“喝着小酒”却是褒义,体现着喝酒怡情的舒适感,结合这句话的前后语境也可以看出,言者是“忙碌中的闲适”,并且很喜欢乌镇这个地方,可见他心情很好。

【2】去年我兼职赚了我的第一笔小工资 、灰常开心,然后元旦快乐,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朋友们新的一年开开心心撒!赚了工资、获得了成绩是人们在生活中取得的成就,两个词语本身就令人开心,而“小”更是体现了人们获得工资或成绩时的欣喜之情。此外,“小”也表达了谦虚并不张扬的意味,在人们获得“小成绩”后,在高兴的同时下次继续努力。

“小”与表达恶称的名词连用,会让原本表达厌恶的词转而变为昵称,表达出说话人对某个人或宠物的宠溺与喜爱之情。这些词语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完成了从坏到好的转变,甚至转化成了别样的昵称词组。不过,有些词像小心肝、小大人、小鲜肉,并不是“小”与恶称连用,但也表达出宠溺与喜欢。【3】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身体健康,赚钱的毛起赚,继续读研的祝你成学霸,上班的一切顺利,早早也要健康成长。新年快乐,我的小冤家们~“冤家”和“坏蛋”本是恶称,然而“小”有可爱的意思,表达出喜爱之情,“小+恶称”这种的构式变完全没有了恶称的味道,翻身变为了“昵称”。

【4】是的,大道理谁都懂,小情绪却难以控制,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小”字是“情绪”在说话者内心所释放的一种主观评价,根据下文所说,这里的“小情绪”是一个难以控制的,表达人心情不好的词,故而“小”在这里体现了言者心中的负面情绪。

【5】找到新年新目标,燃起了斗志!燃烧吧,小宇宙!现实生活中的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无法用“小”来修饰,这里的“小宇宙”似乎有矛盾之感。然而这里的宇宙并非是平时所指的宇宙,而是言者的自我喻体。将“小宇宙”理解成说话者,构式义就很容易理解了,即内心追求能量爆发的状态,是一种自我鼓励的正能量。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加油吧小宇宙”这样的词,都是在进行自我激励。

三、结论

本文先从“小”的语义演变入手,分析出“小+N”构式义的浮现就是“小”与名词连用后产生的主观色彩,因而将此过程总结为“名词所指的对象在言者心中的主观评价”。通过举例论证将构式义大体分为五类,分别是舒适生活状态的主观呈现、获得成就后的欣喜、表达宠爱某个人或宠物、表达负面情绪等。这种构式在网络平台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不仅出现在口语中,而且被用到了一些文学作品中,对这种构式的研究有利于创新语言的用法的发明。

参考文献:

[1]董艳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5(2):142-152.

[2]刘国辉.构式语法的“构式”之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作者简介:张颖心(1993–),女,汉族,河南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