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意韵之美

2017-02-10 16:47王洁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意韵审美

王洁

摘要:《千江有水千江月》具有明朗高雅、清新脱俗的特点,细腻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台湾作家萧丽红用极具浪漫文艺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方水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用心感受到了独具一格的意韵之美。

关键词:千江有水千江月;审美;意韵

作为台湾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千江有水千江月》可以看作是一首传唱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歌曲,作家萧丽红通过描写蔡姓家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反映传统文化的风俗韵味和展现人性之美,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深和世间情义的珍贵。本文根据作家萧丽红的写作特点和塑造人物的方式,浅谈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意韵之美。

一、塑造灵魂展示意韵——突出人性美

一篇成功的小说是需要作者塑造灵魂的,萧丽红做到了,她在创造人物形象的时候真实而贴近生活,让人觉得温暖。许多情景都展现了人性,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感同身受。文化是可以传承给下一代的,小说的灵魂也同样如此。萧丽红用自己的文笔刻画了当时旧的封建制度,展现了传统观念的悲哀和黑暗,警醒了世人。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温柔、忍耐、互尊互敬,这些都是人性美的表现。

例如: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男人的权利至高无上,贞观的父亲曾经说过,“儿子不好,这是一家人坏,一家坏,一族坏。”,阿祖也说过,“女儿不比儿子,女道不同男纲。”,虽然当时的制度过于限制人的权利,但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却表现出很多人性之美,蔡氏一家族的互相包容、体贴,邻里乡情的互相关照等,都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沉淀。美丽的事往往都被人记住和喜爱,正是由于作者在小说里展示了很多的人性特点,故事才颇具动人心弦的意韵美。

二、构造情节表达意韵——突出情感美

《千江有水千江月》这篇小说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构造的故事发展情节有着特别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丰富了故事内容,给读者带来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现如今的社会扑朔迷离,变幻莫测,能有这样一本优秀的小说带我们重温浓厚的传统文化,感受情感丰富的故事情节,体会古典的艺术气息,是很有价值的。作者萧丽红构造故事发展的情节时,不仅仅描写了人物特点,还刻画了许多环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气息,让读者发现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

例如:小说中提到了农历七月初七过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炒油饭,搓汤圆;端午节的时候,家里的水缸里都要盛满新鲜的水,这代表着来年更吉利和圆满,而且刚过门的新娘要给小孩子准备馨香、鸡蛋。作者萧丽红还用独具特色的手法描写了仙境一般的“鱼塘月色”,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鱼塘月色,一水一月,千水即是千越”优美的句子散发着古典文艺的气息,透露出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美的特点,让人浮想翩翩,时刻沉浸在小说浓郁的名族传统艺术情景里,韵味十足。

三、结合背景回味意韵——突出现代美

作家萧丽红创作这篇小说时,以台湾嘉义市布袋镇为背景,以女主人公,也就是蔡氏的外孙女萧贞观为故事的主线,描述了蔡氏家族的生活,讲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这篇小说让读者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同样记叙了一大家族的曲折故事,同样具有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萧丽红在台北生活了十年,却始终心系家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文字的形式寄托到了小说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地是不可分割的,就算时光流逝,但历史不会被改写,人民的心愿始终不会变。作者在小说里描述的生活细节特别感人,展现了亲情的无私和爱情的质朴。虽然蔡氏家族是传统的大家庭,深受当时社会的礼数和制度所牵制,但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份和乐融融、幸福无比的家庭氛围,具有浓厚现代美的气息,把现代家庭平淡、朴素的生活风貌展现了出来,颇具现代韵味。

例如:在贞观努力学习准备考试的时候,大家都热情地给贞观送人参,大姨在晚上还悄悄地到贞观房间给她送“零花钱”,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家人对贞观无微不至的关怀。不只是家人,就连邻居乡亲都格外地热情。比如小说里记叙的一个情节,当贞观的外祖父看到阿启伯在瓜田里偷自家的瓜时,连忙把贞观带回房间,紧张得不得了,原因是阿启伯是隔壁的邻居,外祖父怕他被贞观看到而难堪。很多现代的人也具有这种品质,宁愿自己受伤也要保护好自己在乎的人,这种现代美的气质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

《千江有水千江月》寄托了作者对于美好信念的追求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水土,诉说了人世间美好的“亲情、爱情、乡情”,让我们看到世间美好的情感,感受到独特的意韵之美,回味深长。“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作者萧丽红带给读者的不只是一次心灵上的慰藉和洗礼,更是一场欣赏美的“美觉盛宴”。

参考文献:

[1]江曼.《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传统印记[J].北方文学,2015,(9):59–63.

[2]黄鋆鋆.泅渡于现代与传统间的闺秀——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与计文君《剔红》等的比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1):68–74.

猜你喜欢
意韵审美
论敦煌遗书中的丑女形象及其审美意韵
古雅意韵华安玉
古雅意韵华安玉[九龙壁]
浅见楷书意韵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