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电网设备检修计划策略

2017-02-10 23:58靳淑玲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电网建设风险控制

摘要:多地区的电网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运行和检修的配合,所以城市中电网大部分的迁徙加大了电网建设的风险。文章针对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来制定检修计划,以电网的风险控制为基础,从而做出正确的检修计划及战略策略,对减少电网设备的安全事故和用电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风险控制;电网设备;检修计划;用电风险;电网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15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4.07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的电网设施相对来说发展比较缓慢,电压负荷的逐渐增大加深了地区电网的风险问题。而且多地区的电网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运行和检修的配合,所以城市中的电网大部分的迁徙,加大了电网建设的风险。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电网设备的检修计划,从而保证能够使电网的运行产生可靠性,这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检修计划是电力系统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电网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发展作用,所以我们要保证电网设备的顺利运行,从而给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影响。

1 电网设备检修计划概述

相比较现在还不成熟的电网设备检修计划来看,传统的检修计划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自身的缺点,从而极力地提高设备本身的优势,提高设备运行功效,以此能减少电网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降低风险,从而保证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从大范围的检修来看,现阶段的检修计划还包括对新设备的采购、新技术的运用和电网的转移等,这些都是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说,电网设备的运行和检修计划是一个复杂且多目标、多制约的计划过程,具体还应该考虑到以下五个因素:(1)电网运行的风险。系统或母线功率平衡,大幅度地限制和约束线路和变压器容量的正常运行;(2)停电操作的风险。对电网开关的重复开启,加大对电闸的用力操作可以使电网的运行风险增大。相同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检修同一个电网设备,而且检修的时间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这样可以保证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3)设备检修周期。由于测试和定期的对电网进行检查等,我们要及时准确地在一定时间内对电网进行检修,不可超过规定的检修时间范围;(4)新工程和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不能影响正常的电流运行,避免发生停电现象;(5)还有其他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如电网市政的迁改和保供电等,都是导致设备重复停电和加大电网风险的影响因素。

2 电网进行设备检修策略的研究意义

2.1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电网设备的运行好坏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也受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保证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及时地发现电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进行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延长使用时间,延续寿命。这种及时地对设备进行检查还能大幅度地提高电网设备的质量和运行效率,加大电网设备的质量保障,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正常及可靠性。

2.2 推进智能电网工程进程,实现高级资产管理

智能电网是我国现阶段使用率较高的电脑系统,它通过对电网的资产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高级资产管理。短期来看,它对电网的日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长远来看,智能电网更加注重对资产的管理。所以说,有效地对电网进行设备检修是保证电网设备正常使用的关键性环节,能够及时地获取最新信息,从而高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修状态,大幅度地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对电网资产实现优化利用。

3 设备检修与电网运行之间的辩证关系

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备的损坏和故障,这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而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关系,处理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检修和故障做好调节及规划,而各种检修过程都是在此故障的基础上处理这一矛盾的。设备发生故障之后的检修过程叫做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检修费用和设备后续的使用费用,但是却对设备日后使用的风险产生影响,所以在现代的电网设备检修中很少应用到这种检修方式。另一种检修方式就是定期检修,根据设备的使用周期和使用频率对其采取的检修安排,这种检修方式有一定的保守性,不能及时地发现设备的损坏率和使用程度。而状态检修就是利用检修和故障这一矛盾进行的检修方式,为了避免这一矛盾的产生,精确地检测到了设备的故障地点和故障原因,有效地对设备的检修和设备的故障起到了调和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仅仅考虑到了设备自身的运作性能,而忽视了对设备间的关联和电网运行产生风险的考虑。此外,就是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设备检修和运行计划策略之间产生的联系,分别体现在:一是内在关联,不同的检修和运行策略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无论是设备的可靠性还是设备的负载能力等都决定着设备的检修和运行规律等,所以说,适当地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可以有效地加强设备的可靠性和设备性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运行时间;二是内部关联,对于需要检修的设备的排列方式的运行顺序,都对电网的运行质量产生影响,待检修的设备集内元素间有功能上的联系,也有捆绑式的经济利益上的管理,所以从不同的角度上看,该集内元素不同的组合也会随着抵御能力的变化有不同的变化,显示出随机性的关联。

4 设备检修安排计划原则

对于处在偏远地区的电网区域来说,如果进行设备检修,就要考虑到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运行风险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三点控制原则:

4.1 提高供电可靠性

事实上,对电网设备进行检修,其实就是为了通过对电网系统的运行加大安全性及可靠性,所以在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检修时,就要完全处在电力脱离的状态,极大地削弱了电网的内部结构,会对电网系统产生断电的现象,容易失去电网的可靠性,在进行电网设备检查时要及时地考

虑到电网的设备安全运行,从而有效地降低运行风险。

4.2 减少重复停电

设备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由于供电不及时会忽然产生供电下降的效果,而且重复停电就会对电网的运行和操作产生巨大的风险,从而降低用电可靠性。所以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安排计划的同时,一定要减少重复停电的现象。

4.3 提高检修效率,发挥经济效益

停电的次数越多,就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尽量地减少同一个设备的检修次数,检修安排尽量合并到一起,以此评估检修安排的优劣,提高检修效率。

5 检修计划前的准备

5.1 设备分类

为了高效地对电网设备进行顺利的检修,可以将供电设备进行以下四种分类:

5.1.1 线路,通常包括线路本体、避雷器、电压互感器和耦合电容及阻波器等线路设备。

5.1.2 间隔,包括各种使用开关、闸刀和电流互感器等。

5.1.3 主变,包含主变本体和主变避雷器等一些与主变直接相关联的设备。

5.1.4 母线,包括母线、母线电压互感器和母线避雷器等。

5.2 设备合并

针对上述的设备,通过电网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共同进行检修的设备进行联系,合并的原则有以下四种:

5.2.1 当线路停电时,两侧的隔壁开关机线路之间的设备需要进行停电检测,一旦一方的线路变压线接线,那么组合变压器也会配合停电检修,该侧的变压器以下的母线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也应该配合进行停电检修。如果一侧为内桥,单母分段接线的变电所,则该变电所高压母线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等都需要配合进行停电检修。

5.2.2 当线路停电时,所有依靠此电路所使用的电网设备都需要配合其进行停电检修。

5.2.3 而变电站的内部工作,进行进线停电时,要按照上述的两个原则,线路也应该进行停电检修。

5.2.4 变电站内部的工作,需要进线开关停电时,就不需要线路停电,所以该线路没有T接,也要按照两个原则,线路也应该进行停电检修。但是如果线路有T接,则这个线路可以正常运行。

5.3 风险评级

事实上,电网设备的检修评估属于电网风险评估的范围之内。风险在范围内发生的概率、负荷产生的轻度和电压厂站的数量和重要程度都是评估的依据。有效地将多种评估风险综合值结合成单指标值,用这种方式来表示风险的大小,从而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

而根据风险的程度大小,可以分为一星级至六星级六种。其中一星级是较低的风险因素,而六星级则是最高的风险因素,也被称作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因素。在我们日常的风险评估中,大多不考虑四星级以上的风险因素的设备检修工作。

5.4 检修计划的编制

由于风险评估的存在,对电网的设备进行停电检修计划的编制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5.4.1 编制检修初步计划进行汇总,包括设备预测、定期检查、大程度检修、工程和迁改等检修工作内容。

5.4.2 通过对设备的分类而进行的电网停电计划合并,从而通过仪器进行检修,在合格的检修设备中实行有效的计划编制。

5.4.3 有效的评估需要通过检修的设备,从而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对设备的检修和电网修复后的网架结构、设备负荷指标、线路及变压器的容量限制等,同时相应的确定电网使用设备的控制评估风险级别。

5.4.4 通常来说,检修设备具有高风险,就要通过停电的时间长短来适当地调节设备检修计划,以此来确定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最低风险和最可靠的运行模式,以此编制出最佳的电网检修计划。

5.4.5 计划后期的滚动更新。定期对电网设备进行检修时会遇到不可忽略的影响,比如新发电站的建设和电网系统的重置等都会影响电网设备检修的风险控制。所以为了避免电网检修风险的发生,我们应该及时且定期地对电网进行检修安排和实时地进行计划更新,通过实时地对电网发生的状况进行检查,从而正确地编制电网检修计划,以此能够减少额外状况的发生。这样我们就能够保证电网设备的检修计划顺利的实施,保证供电的正常运行。

6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电网检修工作发展得还不是特别完善,所以在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前进方向。对于检修程度不是很高的电网设备来说,通过人工就可以进行检修,从而实现检修计划安排。而对于安排较大的电网来说,检修的设备数量较多,就需要在大量的可行性检修方案中进行选择,以此降低风险程度,从而使电网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文颖,谢昶,文晶,王佳明,李静.交互式输电网检修计划多目标决策方法[J].电网技术,2013,(2).

作者简介:靳淑玲(1970-),女,宁夏人,供职于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研究方向:电网运维。

(责任编辑:小 燕)

猜你喜欢
电网建设风险控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