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馆”的构建与坍塌:从进化论角度看《茶馆》

2017-02-12 08:22罗君艺
文学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进化论茶馆老舍

罗君艺

新“茶馆”的构建与坍塌:从进化论角度看《茶馆》

罗君艺

在社会主义新改造的背景下,《茶馆》描写了三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深刻的主题,折射出老舍努力求新求变的政治焦虑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诠释。本文以进化论的视角分析《茶馆》,从文本对其中进化论观念的构建和断裂两方面进行分析,看到其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

茶馆 进化论 构建 坍塌

在1949年以前的近现代社会,茶馆是个北京市民世俗生活不可或缺的地方,它不仅满足了下层民众喝茶解渴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社交聚会、表达自我和观赏娱乐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要。进入1950年,《人民日报》刊发了主题为“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的讲话。政府开始对老北京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力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北京。改造之后,新茶馆由老百姓们满足精神需要和文化需要的场所变为国营的食堂。不但数量减少,它的功能和之前相比也大大缩水。茶馆这一蕴含意义远远超过其自身功能的场所在新中国面临了极大的去留变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以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身份回国之后,被纳入了当代体制,开始创作的被动转型,包括《春华秋实》、《西望长安》、《青年突击队》等一系列话剧都属于配合时代潮流和政治建设的命题作文。相比沈从文等创作力明显衰退的作家,老舍算得上高产,但他对自己的这些作品显然谈不上满意。直到在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的号召下,老舍才开始转向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题材,而《茶馆》就是其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一.简述进化论

开宗明义,狭义的进化论指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广义来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作为一个基础和框架产生了各种理论,比如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新达尔文主义等等。由于近现代世界文明史中,进化论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融合,因此作为本文研究视角的进化论指的并非狭义上的进化论。简要来说,进化论是一种由旧到新,由坏变好的历史必然发展过程和规律。

就如同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到:“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接近于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①时间作为一种客观自然存在本身是无意义的,但放入进化论语境解释时就被赋予了人文色彩。以时间作为衡量进化的标准,进化论揭示了历史的线性流动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赋予了历史和文明“进化”的意义,并将“进化”与“进步”挂钩,将社会发展指向美好的未来。

二.新“茶馆”的构建

新“茶馆”在老舍的作品中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主题和形式两个方面。

1.构建新主题

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老舍认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决计要用小人物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不去直接写政治,而是“侧面地透露一些政治消息”。并明确表示写这个戏的目的就是通过写这50多年的变迁,用它来“葬送”那“三个时代”。②具体来看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在清朝末期,国家运数将尽,守旧势力却卷土重来,太监娶老婆、穷人卖儿鬻女、爱国者遭逮捕、洋货涌入市场的现象无所不有。而裕泰茶馆却依然热闹。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左右逢源;其他人物有的提笼架鸟,有的卜卦算命,有的玩蝈蝈玩古玩。第二个时代是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社会陷入水深火热,难民街头随处可见、乱兵抢劫无法无天,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把茶馆后院改良经营为公寓。第三个时代是日本投降后中国陷入内战,风烛残年的王掌柜再一次改良,甚至引进了女招待以支撑场面,而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依然难逃流氓特务霸占的结局。一向都怀着良好期待、苦苦挣扎的中国人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2.构建新形式

老舍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喜剧形式来塑造人物和编排情节。但这种喜剧中的幽默调侃是服从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进化论的诠释。对于假丑恶,老舍的幽默调侃毫不留情地直指要害,刀刀见血;比如第二幕里,吸毒成性的唐铁嘴洋洋自得地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儿福气还小吗?”可耻之极也可笑之极。而对于虽具有一定真善美成分,却属于旧时代而注定要被淹没在历史前进车轮下的人和事,他在指出这些人和事的本质弱点时也包裹着温情和叹息。别林斯基曾说,“当不合理显得合理而压倒合理的时候,喜剧性就含有悲剧性了。”黑暗腐朽的旧社会注定要毁灭,但它在遭遇灭顶之灾前所暴露出来的滑稽丑态却被老舍敏锐地捕捉为喜剧素材。

三.新“茶馆”的坍塌

《茶馆》中被“葬送”的三个时代是三个历史发展的节点,都按照时间线索顺序前进。但是时代发展和场景变换的背后表现的却是人物与社会的衰变,而不是一种乐观的历史前进。历史变动不居,甚至有所退化。这无疑是反进化论的。《茶馆》展示的三个时代,晚清国家有难,民不聊生,茶馆却依然热闹;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茶馆仍可苟延残喘;战后的内战时期,社会陷入绝境。王利发没有了委曲求全和妥协退让的余地,不得不自杀。他们那些与进化论内涵一致的改良计划和行动,带来的却是“改良,改良,越改越凉”,最后一幕,三个老人历乱平生,却只能撒着纸钱埋葬自己。《茶馆》一开始就置身于一个腐朽的社会,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发展,社会非但没有进化向好的方向,反而一步步堕落,直至毁灭。这也和毛泽东1951年对《武训传》的批判如出一辙:“在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而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得他免于死亡。”③

算命、拐卖、流氓这些职业的世袭成为一种象征:新和旧并没有进化的关系,相反,新会将旧中的恶贯彻得更加淋漓尽致。老舍想要构建的进化的新“茶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历史的发展是恶性循环,并没有推动时代发展的力量。这不是和《雷雨》一样的个人命运悲剧,而是大背景下,社会历史裹挟所致的必然悲剧。正如一些当时对《茶馆》的批判指出的:“该剧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日益发展中的人民的力量,也就不可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给读者......显示的光明是如此微弱,希望是这样渺茫。”④

在鲁迅的心中有着一幅“终末”的心像——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都最终成为了供后人摩挲、叹息的化石。而《茶馆》也通勾画了一幅社会的末日景象。宗教的末日图景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类受苦,魔鬼横行,只求一死解脱。而几个老人为自己撒纸钱送葬送葬,这个富有深意的结尾实际上正是献给毁灭边缘的社会最后的挽歌。这一末日景象是根据文本逻辑推断出的,无疑于进化论背道而驰。而文学想象尤其是戏剧想象极强的现场性和当下性更是决定了《茶馆》所展现的历史具有的现在成分。在历史的链条上,它很有可能象征的是现在时,表现的是面向未来的预言功能,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曲折与坎坷。

四.结语

章太炎认为,不仅善进化,恶也进化;不仅乐进化,苦也进化。既然善恶、苦乐一同进化,那恶与苦的进化也可能超过善与乐的进化,而这时社会呈现出的便是退化状态。因此,人类社会不会达到“尽美醇善”的境地。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是一个随时间的不可逆转的进化而不断进步的过程,现代社会的观念、制度和物质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相反,它所蕴含和制造的恶较之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⑤因此进化不一定朝着进步的方向也可能是朝着退化的方向,万物的发展都是有进有退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对于进化论持保留态度的作家还有鲁迅和沈从文。面对坍塌的新“茶馆”,对于未来的想象有三种选择:一是将历史推入黑暗,比如鲁迅。二是选择回到过去,并将过去理想化,如沈从文的湘西神话。三是面向未来,创造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比如左翼作家的创作。而《茶馆》显然属于第一种,虽然也加入了一些有亮色的人物和情节,比如周秀花和大傻杨的数来宝“想要活命得上西山”“好八路,得人心”,比如康大力、康顺子和王利发儿子一家陆续投奔西山解放区,却无法改变作品的整体历史走向和预期,反而过于直白,陷入为意识形态歌颂的境地,造成了文本的撕裂。

【1】老舍;老舍的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老舍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12月。

【3】舒乙;《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老舍研究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4】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7】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俱分进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连欢欢;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3。

【9】孙洁;论老舍1956年前后的文学反思——兼及《茶馆》的写作准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

【10】孙洁;北京在老舍新中国时期文学创作中的隐现[J];当代作家评论;2012。

【11】林婷;经典的背后——再论《茶馆》[J];文艺争鸣;2003。

注 释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②老舍:《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③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④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⑤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俱分进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进化论茶馆老舍
《茶馆》
北平的秋
生物进化论与文学自然主义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达尔文与进化论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