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会之际 人书俱老
——梁生平及行书创作研究

2017-02-13 23:02张孝玉
书画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龙文书论书法史

文_张孝玉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颍州区书画院院长

通会之际 人书俱老

文_张孝玉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颍州区书画院院长

清代中期,梁的书法与书论在中国书法史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后学者留下宝贵经验,在书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本文以梁的生卒及书风入手,分析研究关于梁的相关问题,分章节考其生卒年份,介绍其生平、书风演变、书学理论等。

梁;生平;书风;书论

其一,以张龙文先生为代表的“生卒年不详”说。此种观点始见于张龙文所著《中华书史概述》(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版),尔后大陆学者刘恒著《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杨宪金主编《中国传世书法》(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黄惇等合著《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陈振濂主编《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版)等史学专著或书法作品集中,均沿用了“生卒年不详”说。

除自己潜心翰墨外,梁 还积极热心地提携后学。《承晋斋积闻录》中多处提到了教诲后学的经验之谈,《执笔论》更是叙述了梁本人向循理书院生徒教授笔法的前后始末。包括邓石如未出名时,他也曾受到梁

约稿、责编:秦金根、金前文

猜你喜欢
龙文书论书法史
Relativistic Hartree–Fock model and its recent progress on the description of nuclear structure*
Free-boundary plasma equilibria with toroidal plasma flows
论本科教育中书法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宏观构建、精微解读—《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读后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隋唐五代书论
元朝书论
宋朝书论
明朝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