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键:中考体育实现升级才是真

2017-02-13 14:51
教育 2016年46期
关键词:体育考试升学考试成绩

体育成为中考科目,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教改尝试。当时的做法,有的是把体育成绩作为初中升学录取的参考,有的是以30分左右的分值计入中考总分。由于当时基于“考体育,是为了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而不是用分数来卡学生升学”的设计思路,所以最初的中考体育,在考试项目选择上采取了“简便、可测、易得分”的基本原则,很少考虑体育考试的科学性,存在先天的不足。

当然,也正是最初体育考试的设计坚持了“考比不考好,练比不练好”的最低要求,从而保证了近30年来中考体育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也为今天体育考试的“再出发”奠定了基础。但新的中考体育制度和地位的确立,必然给中考体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行性提出新的挑战,一些原有的突出问题若不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新的考试制度的建设。

一方面,体育考试的设计应当科学、系统,应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现其身体素质状况和身体机能,这是确立考试权威性的基础。体育考试考什么?体育考试是否应当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实施全面系统考核?就目前情况看,中考体育考核的主要是简单的身体素质和有限的技术技能,还缺乏对体育考试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另一方面,以往的中考体育被称为“地位考试”,解决的是“考不考”的问题,中考体育制度的存在和巩固是重点,考试项目、考试难度均没有严格、苛刻的要求。在实际考试中,80%—9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优秀水平。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没有因为体育考试对学生升学产生大的影响。一句话,中考体育难度不高,设计简单。

也有少部分地区采用过程考试和终结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但所谓的“过程性考试”仅仅是起到了督促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基本上所有学生都不受过程考试成绩的影响。事实上,各地的过程考试成绩基本上以满分“奉送”给学生。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主要看最后中考体育的统一测试成绩。因此,新的考试设计,体育是作为“主科”考试,其甄别和选拔性的功能评分将被强化。

另外,以往中考体育项目的选择和评分标准,主要来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难度低,区分度不高,与中考体育应具有的“甄别和选拔性”评分在性质上有很大区别。同时,由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会被作为升学的依据,所以在男女得分的均衡上有明显缺陷。如女生在仰卧起坐项目的得分远远高于男生在引体向上的得分,容易出现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的“不公平”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初中生群体中,病、残、弱等特殊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以往的做法是以权威部门证明为依据,这些学生可“免体”“免测”,并以总分60%-80%的比例计入升学总分。这些办法是否可以延续,会不会引发新的“不公平”,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系中国教科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体育考试升学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德国小学的语文和体育考试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211381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bilateral falcine meningiomas in central gyrus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