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音乐课堂教学的真谛

2017-02-13 15:17杨梅
教育 2016年46期
关键词:音乐课音乐课堂

杨梅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节好的音乐课,就要使学生主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身心共同参与,共同体会,共同体验,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五行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吻合,其特点是由以往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教师也由原来的主角转为配角,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真正实现了课改要求中的“四个转变”——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转变评价方式和转变教师角色。这种教学新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

五行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依据,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法,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音乐课也从“教师导向”逐渐走向“学生导向”,不断从音乐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了一些适合学生的生本教学新模式:

点石成金的“独立探究”模式

生本教育模式中设置了“课前五分钟”,课前五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每天走上讲台的同学在课下都要做充分准备,这样就能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发挥学习自主性,在全班同学评价、打分,从而为小组加分的过程中,参与者对下一次活动有了更强烈的期待,对“听众”而言,激发了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使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所教年段的不同,课前五分钟是不一样的。低段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每一单元的主题相关的歌曲、故事、启示,复唱前面学过的歌曲;高段则听赏经典流行励志音乐。

课前五分钟根据某一课题收集资料进行活动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第三单元难忘的歌时,教师让学生收集与歌曲相关的故事并自学这些歌曲或者与之类似的歌曲。这时他们有的讲诉小英雄王二小、雨来的感人故事,进行五行德育的学习;有的会演唱与之类似的歌曲,有《歌唱二小放牛郎》《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

课前五分钟听赏流行音乐 在高年级适当播放积极向上的、受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或唱一首流行歌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禁止这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带来了很多好的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相信自己》等, 这些歌曲,不仅学生喜欢,而且内容也很健康,刘欢的《从头再来》、周华健的《风雨无阻》、成龙的《问心无愧》都能激起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们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让学生自己寻找他们喜欢并且有健康意义的流行音乐,让他们自己介绍音乐和共同分享音乐,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课前的五分钟若利用得当,长此以往,学生就积累了很多课本以外的音乐歌曲、乐曲和德育学习,从中得益非浅,使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朽木生花的“小组合作”模式

个人展示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充分体现了人人争当课堂主人的理念,但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产生问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共同探讨,没有探讨,没有互动,就不存在和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就是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起来,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合作互动,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润物似水的“生活中的音乐”模式

关注学生整个生活世界,赋予音乐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音乐,并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新课程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新课程认为,学科内容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新课程生活化的要旨。因此要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用为乐曲起名字、编故事的方法,抒发独特感受与见解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听音乐取名字、听音乐编故事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表达对所听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为乐曲起名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用画、舞、颂、奏等多种形式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感受与鉴赏音乐时,可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自我表现力强的心理特征,边听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对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官体验对音乐进行联想、绘画、讨论发言、表演等,使他们好动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各显其能:能画者则画,能舞者则舞,能说者则说,能奏者则奏,扬长避短,充分表现自己。然后再让学生完整地复听一遍音乐,使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用生活中的物件自制打击乐器,让学生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节奏、音长,培养合作意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真正做到全班和谐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才会使他们享受鉴赏音乐的无穷乐趣。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教学手段交织进行才能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

热情如火的“展示交流”模式

生本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表现自己的欲望,如果自己的表现能得到别人的承认那将得到极大的满足。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实课前五分钟的展示也体现了“展示交流”模式,让个人走上讲台,展示个人的风彩,在台下同学的赞许中,获得自信,个人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意识。除了在课前五分钟体现展示交流外,音乐课堂的唱歌课型中,笔者还运用了展示交流模式来教学:音乐课里,发声练习很重要,不能任由学生“爱怎么唱就怎么唱”,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喊歌”的现象。制止喊歌,培养美好嗓音,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校园需要美的歌声滋润,音乐课堂需要美的歌声支撑,为了让学生用美的歌声唱歌,笔者让学生个人或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和评价,及时监督、提醒、纠正。创设这种环境,授予舞台,给予机会,监督学生在舞台上用美好的嗓音来歌唱,提倡“轻声歌唱”,唱出纯净的歌声,从而杜绝了全班齐唱而出现那种“喊歌”的现象,让音乐课堂充满美妙的歌声等。

“积土成山”的积分制考评模式

音乐素养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在平时积累每一个“音符”才能奏响美妙的“乐曲”。而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因此,应结合五行银行采用指向学生平时积累的积分制考评体系,音乐课考评方式应该是学生的平时积分制和期末成绩的综合。

平时积分制(占总成绩的50%) 一是学习用具:每节课的学习用具带齐的小组每人加一颗五行星,没带齐学习用具的学生少带一样扣一颗五行星,该生所在的小组不奖励也不扣分。二是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的个人或小组奖励一颗五行星,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提醒三次以上的学生扣一颗五行星,该生所在的小组不奖励也不扣分。三是回答问题:课堂回答问题发言积极,答对的加一颗五行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超过三人的小组加一颗五行星,多次回答问题的同学不重复加分。四是课堂展示:对本节课学习的歌曲能够上台展示表扬的个人,经过集体评价优秀的加一颗五行星。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需两节课,第一节课教师先引导学生把所学歌曲全部复习了一遍,然后小组讨论考试的形式、选用的曲目等。第二节课采用讨论通过的考试的形式进行考试。经尝试后发现课堂纪律变得井然有序,台上的同学认真、大方。台下的同学守纪、有礼,一次音乐考试就像一次班级音乐会,老师就像评委在下面观看表演,并即时给每个节目亮分、点评。

积分制考评模式的实施,让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得到五行星。音乐课实行了积分制以来,课堂纪律好多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合作意识加强了,后进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对音乐课也有了信心。每节课上学生、小组之间比纪律、比五行星,班级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

以上是对五行音乐课堂模式的宏观论述,下面是对一节五行音乐唱歌课教学模式微观论述,主要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点石成金的独立探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把新旧知识进行结合和升华的作用。

第二步,木本水源,导入新课。利用律动、音乐故事、游戏、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三步:水碧山青的小组合作。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音频或视频、老师范唱等方法,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冲击,并在多次聆听后自学歌曲,可通过小组讨论、互帮互助或求助老师等形式,让学生由不会到会,做到水碧山青。

第四步:激情似火的展示交流和组内竞争。每个小组就学习歌曲分别进行展示,进行组内互评、他评和师评。

第五步:簸土扬沙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根据所学歌曲的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伴奏或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实践证明,五行音乐课堂教育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有其得天独厚的功效。教师也应彻底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的空间和自由还给学生,而学生一旦在教师的支持下主动地学起来,则将成为一支极其宏大的创新力量,更是明天的创新的力量。它又会大大促进现今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笔者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在课堂上再实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五行教育理念,并形成新型育人观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音乐课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