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时代价值

2017-02-13 16:40刘妍
山东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在儒、释、道等学说的熏陶下,“仁爱”、“慈悲为怀、追求善报”、“救助他人、以强扶弱”的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主要特征。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慈善文化所包涵的这些慈善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拒绝道德冷漠;促进分配公平,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升人们社会责任感、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慈善理念;价值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畅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立了专门官职来施予惠政,如《周礼·地官》记载:“司救,……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富剧增的同时也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财富分配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时,慈善作为第三种分配方式,在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传慈善文化作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文化基石,在当前社会建设方面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性善的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儒、佛、道三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我国传统的慈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我们既能找到儒家倡导的“仁爱”思想,能感受到佛教宣扬的“慈悲为怀”,还能找到道家所言的“积德行善”。正如民国年间大慈善家熊希龄所言:“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俗者,莫不由于儒、释、道之学说所熏陶。”②基于儒、佛、道三家对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仁爱”为核心的慈善理念。儒家慈善思想以“仁爱”为中心,并贯穿于慈善发展史的整个过程。从儒家的观点来看,善即为仁,而仁就爱人。“仁”字在《论语》中曾出现了109次。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将其提出的“仁者爱人”纳入了道德情感和伦理规范,为构建古代慈善思想奠定了根基性的理论依据。③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观,并对“仁者爱人”提出了更深刻的探讨。不仅提出人性所固有的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还将“仁”与“爱人”推衍至非血缘关系层面,即“仁民”、“爱物”、“泛爱众”。这不仅使“仁”成为普遍的伦理原则,而且使“仁”体现为一种含有多层次的“爱”的道德要求。

其二,慈悲为怀,追求善报的慈善理念。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其所强调的因果报应、大慈大悲和普度众生等教义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影响,逐步被大众所接受,并渐渐融入了传统慈善思想之中。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在梵文中,“慈”含有友情和纯粹的友爱之情,“悲”为哀怜、同情之意。《大度智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即慈心是希望帮助他人获得快乐,悲心则是希望帮助别人解除痛苦。佛教还提出的因果报应论,即“果报论”,佛教认为:“业有三报:一现报,现做善恶,现受苦乐。二生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果。三后报,或今生受业,过百千生方受业。”④这种教义不断渗入到社会伦理生活,使人们因惧怕来世受苦受难,开始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自我警省,广结善缘,积善成德。道家思想中的善恶报应思想与果报论基本相似,其在道家经典也得到反复的申述,如“施恩布德,世代荣昌”、“积功累仁,祚流百世”、“人行善恶,各有罪福,如影随形,响之应声”等等。道教从善恶报应论出发,认为人的今世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而今世的善恶行为不仅在自身的遭报应,而且对后世子孙也产生影响。可见,不论佛教宣扬的“果报论”“大慈大悲”,还是道家的“善恶报应”“承负说”,都极具威慑力的规范着人们的善恶行为,不仅逐渐的扎根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之中,还进一步充实了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

其三,救助他人,以强扶弱的慈善思想。救助他人是怜悯之心的外化的行为表现,是传统慈善理念的又一个重要思想特征。如《礼记·大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⑤当然,在论及救助他人的慈善理念,也必须要提到墨家的“兼爱”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基于乱世之时提出的治世之道,他认为天下大乱皆起于不相爱。同时,墨子还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⑥,每个人都应该竭尽其能的践行“兼爱”理念,从而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兼爱”的社会。

二、 发扬优秀传统慈善文化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拒绝道德冷漠

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包含以强扶弱,救助他人的慈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基于怜悯之心的外在行为表现。在人性慈善的影响下,人们做不到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更无法承受良心的追问与谴责。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迅速起飞的同时,多元文化思潮也随之而来,如西方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再加上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强烈趋利性,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出现了偏差。不可否认,一些西方的思想如功利原则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功利原则的泛化必然削弱人文精神。⑦在面对问题时,将个人的私利放在首位,而将道德良知抛在脑后,一时间道德冷漠、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问题充斥在整个社会环境中。人们原本所固有的“仁爱”之心被掩盖,甚至迷失了方向。⑧例如,2011年在广东发生的“小悦悦”事件,2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此事在国内外都造成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开始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18名路人对小悦悦的视而不见?当前道德的发展方向为何与经济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甚至滑坡至如此冷漠的境地?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呼吁人们的道德良知,使反对道德冷漠成为人们的共识,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是伦理性的文化,其所具有扬善性饱含着正能量。借助传统慈善文化的力量,积极引导我国当前道德建设,弘扬人文精神,拒绝道德冷漠。

三、 发扬优秀传统慈善文化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三种分配方式,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由市场和政府进行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外,还有第三次分配,“即在道德力量作用之下的收入分配,与个人的信念、社会责任心或对某种事业的感情有关,基本上不涉及政府的调节行为,也与政府的强制无关。这就是说,这是在政府调节之后,个人自愿把一部分收入转让出去的行为”

⑨。这里所指的道德分配,主要是通过慈善来实现的。

中国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正在经历着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但其内部各个阶层的发展并不均衡,社会弱势群体仍占据相当大的部分。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其所面的生活困难等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仍需要社会力量来补充。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在现场营救和震后灾区家园重建方面,各种慈善公益组织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此之外,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贫富分化成为当前中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这也使得人们由于贫富差距导致的对立和不满情绪正在慢慢形成,并随之产生了一种“仇富情结”。例如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对“您认为在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通过正当手段致富?”的问题,仅有5.3%的人回到“有很多”,“富人的钱,干净吗?”成为了公众普遍的疑问。⑩有些社会底层的成员为了发泄对富人和对社会的不满,有时不惜采用暴力手段袭击富人,或者破坏富人的财物,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的和谐有序是建立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良性互动,感情融洽的基础上的。然而,当前贫富阶层之间感情上的对立、阶层上的紧张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倡导富人应该帮助穷人,并承担更高社会责任,即为富者仁的价值观。这对于在社会范围内树立健康、理性的财富观,并唤醒富人的责任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富人可以通过道德调整即慈善的方式,自愿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转让出去,用于帮助有困难的弱势群体。这既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分配公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社会的仇富情结,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 发扬优秀传统慈善文化有利于提升人们社会责任感、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教育将是我国今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个社会要进行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中所有公民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公民应不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还应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自觉担当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源自其自身的道理信念,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外化自己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对于提升人们社会责任感、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有很多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是一种性善文化,它倡导和鼓励人们能够身体力行的多做善事,关心爱护他人,以强扶弱,救助他人。

事实上,这种慈善理念已经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人们内心根深蒂固,只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使之将其内心的认同和社会环境相统一。此时,一些具有慈善性质的道德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每年的3月5日的雷锋纪念日,在社会上广泛掀起学习雷锋精神,在生活中多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浪潮。又如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共计有170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这个数字不仅是历届奥运会之最,也是中国单次赛事或展会招募志愿者之最。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之中,人们在在积善行善的同时,更容易激发其道德良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进一步理解和接受现代公民意识。

[注释]

①转引自周秋光,曾桂林. 《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②周秋光主编.《熊希龄集》下册[M].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③莫文秀、邹平、宋立英.《中华慈善事业思想、实践与演进》[M].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④ 尚海、傅允生主编.《四大宗教箴言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316页.

⑤《礼记·大同》.

⑥ 《墨子·尚贤下》.

⑦ 周中之.《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价值及其理论建构》[J].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

⑧ 刘妍.《慈善的分类与道德价值导向》[J].东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⑨厉以宁. 《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9页.

B10高红,李雪卿. 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慈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 20141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