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2017-02-13 10:22孙建荣
考试周刊 2017年6期

孙建荣

摘 要: 历史学科拥有异常丰富的历史资源,决定了它是一门需要大量阅读的学科。阅读是我们了解历史、感知历史、分析历史的基本途径,也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基本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更是今天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目前就历史教学来看,学生缺少阅读、不愿读书、不会读书、不善读书、不爱思考已成为阻碍历史教学改革的瓶颈。

关键词: 历史材料 资料整合 学习能动性

首先,不愿读书。表现在学生连作为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资源——教科书都不熟悉,对于单元引言、每课的引言、楷体字、教材配备的图片、黑体字、引用的名人名言或者材料,根本不细看,或者就没看,更不用说课后解析与探究、知识链接、自我测评、活动建议。即使看也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每次组织的大型考试中,出错最多的题目基本都是教材中的原材料或原始内容。

其次,不会读书。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习惯。学生对文本缺乏认真阅读、理解和质疑。我们要求学生预习,预习的时候标注,但学生只将认为重点的教材内容用横线画出,甚至将整段整段内容全标画出来。不会使用也不知道使用不同符号,如横线、曲线、着重号、框圈等进行区别,即便用了,使用的标示符号也不够规范、清楚。

再次,不善读书。我们在预习案中将教材问题化,进行了整合,但学生预习的时候或者总结自学检测、解析与探究答案时,往往从课本上找不出或找不准,不会分析教材内容,更不用说概括和总结。即使部分答出来,语言也不够精练、不准确、不会使用历史专业术语、不会找文中关键词或中心句。

最后,不会思考。虽然有的学生也看教材了,但是只是看了一遍,提不出但确实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疑难”的问题,对疑难“熟视无睹”。

尽管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但教材还是教学重要资源,首先要读懂教材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只要教材真正弄懂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基本达到了。至于拓展必须紧紧围绕教材适度拓展,或者相关知识、材料补充,目的是理解教材服务。所以读懂教材首当其冲。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文本材料呢?

全面把握,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自觉内化教材。要内化教材,提高教材利用率就必须学会做好笔记。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画符号,书旁写提示,本上写笔记。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学校提出学生的“三宝”之一的双色笔,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画横线,必须准确记忆的用双横线表示,三角符号表示关键性的字词,加问号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圈注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竖线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写提示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加解释写评语。还要让学生对教材内容阅读全面到位,指导学生完成对教材每一部分的理解和运用,包括引言、正文和课后练习。利用正文阅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通过课后“知识链接”等拓展知识面,丰富学习内容;运用课文每一个关键环节中设立的“学习思考”及在课后设置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反思阅读漏洞,发现疑难。

用好导学案。导学案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反映,将教材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指导,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另外可以提供材料,组织讨论和探究,适时启发点拨,及时评估矫正。编制反馈练习,设计课后延伸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变被动为主动,从“教”为重心转移到“学”为重心,通过“问题导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想读、细读、深读”。

整合归纳,动手设计知识结构或者思维导图,在自我总结中提升阅读能力。在系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对阅读内容重新整合与归纳,找出知识点之间、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同特点等规律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或者思维导图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整理和自我构建的有效手段,结合每节课导学案后设计的“我的疑惑”和“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本节内容,提升思维层次。

培养探究精神,在探究过程中提高阅读水平。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让学生有可能对历史进行直接探索研究。通过对原始材料的探讨和分析可以简化教材内容,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同时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文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历史视野,增长历史见识,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我们要立足课本,指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学生以后历史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