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的课堂才能“沉浸”

2017-02-14 18:05陈曙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默读课堂

陈曙光

[摘 要]目前,阅读课堂上表现热热闹闹,课下学生的收获却甚微。因此,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沉静的课堂氛围,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让学生多默读。静静的默读,能让学生读得动情、思得深远、说得精辟,实现感知与内化和谐、欣赏与感悟共生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默读;沉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30

曾经参加一个教研活动,课堂上各抒己见的讨论、声情并茂的朗读、别具匠心的汇报……结果,学生课堂上表现热热闹闹,课下却收获甚微。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有“读”。著名教育家窦桂梅老师就曾呼吁“语文课堂要给学生一个默静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也就是营造一个静静学习的‘场”。因此,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沉静的课堂氛围,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更要让学生默读,在沉静中思考、感悟,从而沉浸于课堂、收获于课堂。

一、沉静的课堂,因倾心而读得动情

目前,阅读教学的一个误区是曲解了阅读的本质和内涵,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只注重朗读而忽视默读。不少教师片面地追求“书声琅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高潮酝酿的环节。

朗读和默读是相辅相成的。默读是“披文以入情”,用眼看、用心想,学生渐入佳境;而朗读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默读是朗读的基础,朗读是默读的表现,两者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学生读中思、思中读,才能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情感。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最后的姿势》有四处重要的环境及场景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教师提出“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请默读课文,画出第二段中描写环境及地震场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这样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学生默读品味,深深感受到地震来临时情况的危急;在朗读中自然读出了那份紧张,读出了谭老师在紧张中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舍己为人,读出了对老师的敬意。

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一味地读读背背,除了那苍白的慷慨激昂的腔调之外,能读出什么真情?能悟出什么意义?只有将朗读与默读进行有机结合,读中悟、悟中读,学生才真正走入文本之场、文本之境,让自己的心跳与文章的“心跳”和谐共振。

二、沉静的课堂,因凝神而想得深远

(一)学文前默读,促推信息捕获

学生凝神默读课文,是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课堂的讲解、问答、议论等,不过是一种走过场而已。因此,学文前必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行文脉络、情感基调。默读是整体感知最有效的途径,一般安排在初读课文的环节。

苏教版第十一册《最后的姿势》一文,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这个姿势蕴涵的是一个教师的爱与责任,质朴感人。针对文章的情感基调,在初学课文时教师就提出要求:沉下心进行默读,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画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描写谭老师动作的句子,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时,学生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圈画批注,深入地思考、品味,为下面重点感受“爱与责任”奠定了理解和情感基础。

(二)解疑前静读,实现真切感悟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疑难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如,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学生提出问题:“第三自然段为什么具体写了谭老师上课的一个片段内容?”这个问题确实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课上教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引导学生静心默读,找出课文中与这一部分内容相呼应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默默研读的场面。学生们神情专注、自主探究,随后各抒己见。“谭老师给学生讲述‘人生的价值那段话,是他的‘言传,既是他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也为下文写他的‘身教——在危难之际做出的抉择埋下了伏笔。”“谭老师的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一贯的,这与他的人生追求、对学生的殷切期盼密切相关。”学生的感悟非常精彩,也非常到位,教学难点因为充分的默读思考后的讨论迎刃而解!

在疑难处不妨“放一着,退一步”, 引导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叩问文本,这样学生就会进入“自求得之”的“忘师”境界。

三、沉静的课堂,因会意而说得精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仅仅提供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是不够的,还应该努力让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静心默读,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揣摩、咀嚼、品味,打通语言的壁垒,熔解“表达”与“吸收”的隔离层,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

教学《最后的姿势》时,教师深情地描述:“四十个小时前,他正为亲爱的女儿梳洗打扮,早早地来到学校上班。三十二个小时前,他正为学生们讲课。三十一个小时前,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个学生。现在,他已经永远离开了人间……你有什么想对谭老师说的吗?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组织好语言写下来,让读者为之动容。”课堂一阵沉默,只有哗哗的翻书声和沙沙的写字声。不一会儿,一句句感人的话语倾吐出来:“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你离门口最近,一个箭步就能逃离死亡。但是,在生死攸关的一刻,你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我们永远记住您的英雄壮举。”“大灾有大爱!谭老师,你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住了砖块和水泥板,你用伟大的师德呵护了四个学生,你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谭老师,你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你更是一位尽责的老师!你身教重于言教,你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而融会贯通,运用语言。阅读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默读是读者和作者跨时空的无声对话。只有当学生静下心来,静静阅读、默默思考,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的心灵,与他们融合,心灵上才能有所感触,从而产生个性化的感受。

四、沉静的课堂,因潜心而觉得美好

默读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人在快速阅读的时候或在大声朗读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字的意思;而默读,则能潜心专注,边读边记忆,边读边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朱子读书法》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默读,给读者架起了理解文本的桥梁,让读者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喜怒哀乐,心灵如雨后青山般的澄净、明朗、舒适。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朗读,更要追求有效的默读,使得课堂上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课堂上,几十个孩子在静静地读书,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偶尔小手翻动书页,偶尔用笔画过纸页,这种读书境界真的很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验品味。读已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静静地读更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法宝。只有在沉静的课堂里,学生才能沉浸其中,实现感知与内化和谐、欣赏与感悟共生目标……沉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厚实的课堂。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默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谈小学蒙古语文新课程阅读、朗读与默读教学的评价内容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