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都怕住高楼

2017-02-15 18:07杨萍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彭先生平房二老

杨萍

在北京工作的彭先生今年终于买了新房,为了孝敬父母,他将二老从乡下接来享享清福。可是刚过了几天好日子,二老便吵着要回老家。父亲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待在房间里,变得无精打采;母亲则是性情大变,动不动就发火,抱怨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拗不过两位老人,彭先生只得将他们送回乡下,“父母年纪大了,冬天不想让他们自己添柴烧炕,城里有暖气有电梯,他们怎么就不懂我的好意呢?”

城市里的楼房越建越高,直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困难。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生活更容易受高楼影响。对于老人住进高楼的种种不适,有人用“高楼综合征”一词来概括,即长期居住于城市的高层闭合式住宅里,引起一系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异常反应。这种病症在离退休后久住高楼的老年人身上尤为明显,其常见症状是:四肢无力、脸色苍白、体质虛弱、消化不良、适应能力差、不合群等。

高楼综合征主要缘于情绪问题。住惯了平房和小院的老人,冷不丁住进高楼,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便会减少,和邻里之间的交往十分不便,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各种不适,尤其是心理上。此外,高楼也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加上空气相对稀薄,容易加重某些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等。

从表面上看,高楼综合征并不严重,经常被忽视。然而,近年来老年人因孤独、压抑丧失生活信心而自杀的现象不断增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实,只要老人在出现高楼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后,积极调节便可消除隐患。

首先,要调整居住环境。老人的房间尽量别采用蓝、灰等冷色,多用橘黄、玫粉等稍显明快的颜色;室内要多养些绿植、花卉,点缀居住环境,有条件的还可以养几只宠物;阳台和窗户要注重透光,时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其次,要走出去。不管是住在平房还是高楼里,老人都要养成经常活动的好习惯。家是休息的港湾,不是囚禁人的牢笼,情绪的好坏源于内心,而不是楼层的高低。老人要认清这一点,多参加社会活动,例如跳广场舞,到楼上楼下的邻居家里串串门等,不喜热闹的老人还可以去看看电影、逛逛博物馆。

最后,子女要多陪伴老人。不一定非要手拉手和父母坐在一起聊天,有时子女一通电话都可能为老人打开心结。与老人沟通时,子女要多听少说,让老人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即使老人罗嗦、反复说着一件事,也别表现出不耐烦。平时可以多组织家庭聚餐,叫上兄弟姐妹、孙辈或是邻居一起,给老人提供与外界沟通的机会。需要提醒的是,聚餐时不要让老人做好饭等着自己回去,尽量与老人一起做,增加互动感。

猜你喜欢
彭先生平房二老
“楼房”与“平房”
红军后代走遍大江南北寻太爷爷画像
郑性二老阁:尽得南雷烬余,规模仅次天一
Brain teasers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
平房仓空调设计及热像仪应用报告
《二老堂诗话》版本源流考论
盾构长距离下穿老旧平房的施工技术
这个星球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