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体系的演进与规律

2017-02-15 17:17谢小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演进规律

谢小平

摘要: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選择有效的城市化路径,构造合理的城市体系至关重要。以省区为分析单元,将各省区不同规模的城市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通过首位城市率和城市集中度等指标量化各省区城市体系的结构,并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仍然表现出一种城市数量众多,但集聚不足的局面。从首位城市的角度看,各省区表现不一;从城市集中度的角度看,各省区的城市集中度大体上表现出一种更为分散化的特征。因此,存在着一条沿着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演进;规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08

1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选择合理的城市化路径至关重要。关于中国的城市化路径,历来有大城市重点论和小城市重点论之争,主要围绕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率展开,在实际政策执行上曾导致一些困惑(刘鹤,2012)。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类城市共同构成了城市体系(Henderson,2005),如果仅从单个城市的规模来调控城市体系的发展与建设,可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周一星,1992)。因此,城市化路径的选择应当放到城市体系优化的视角下来考察(Henderson,2010)。

本文以省区为分析单元,将各省区不同规模的城市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通过首位城市率、城市集中度等指标量化各省区的城市规模分布,并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力求探寻我国城市体系演进的相关规律,为我国城市形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我们依据相关文献,对有关城市作相应界定,为下一步的量化分析奠定基础;接下来,我们围绕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问题展开论述;在分析完首位城市问题后,我们从整体上对中国体系的演进规律进行了考察。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2城市的界定

要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与趋势,首先要界定城市。从经济含义看,城市是经济活动集聚的地理单元(Fujita et al.,1999;Fujita and Thisse,2002),通常的做法用人口规模在一定阈值以上的地理单元来定义城市,通常使用的截断点(cut-off point)是5万及以上城市居民(Eaton and Eckstein,1997;Black and Henderson,2003)。根据这一标准,本文对全部的县、县级市和地级市进行了截取。数据来源于2001至2010年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根据上述定义,如果在一个地级市、县级市或县的行政区划内,其城市居民数达到5万以上,则将其看作是一个城市,低于这一水平则不计入。

为避免数据不足问题,本文将各个省区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这样,我们能构建较完备的数据集并进行统计分析。值得说明的是:(1)北京等直辖市较为特殊,其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都市区”,因此,我们不考察此类城市。(2)按照我们的城市定义,西藏等省区的城市数都较少,一方面,城市数量过少意味着这些省区尚未形成完整的城市体系;另一方面,下文需要使用城市首位率、城市集中度等指标来刻画近年来各省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和趋势,过少的城市数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分析中去掉了这4个省区。

表1列示了各省区的城市体系概况。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城市居民数逐渐增加。这是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结果。第二,城市数在增加。按照定义,城市是经济活动集聚的地理单元,因此,城市数的增加意味着集聚点的增加。第三,在多数省份,城市的平均规模是上升的。这也是经济活动集聚的表现。这意味着城市的集聚经济逐步得以发挥。

3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

首位城市指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在城市体系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个问题是:从绝对规模上看,各省的首位城市是否过大?王小鲁和夏小林(1999)指出,规模在100万到400万之间的大城市净收益最大;Au和Henderson(2006a)的研究则表明,我国的最优城市规模大约在250万到380万城市居民之间。基于此,我们对各省历年的首位城市做了分类(表2)。从标准1看,各省首位城市的规模都在100万人以上,2000年,只有大约1/6的省份首位城市的规模在400万以上,2009年,这类城市的比重增加到1/3以上,过度集聚可能逐渐成为问题。从标准2看,2000年,过半省份的首位城市都是集聚不足的。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省份的人口进一步涌入其首位城市,因此,2009年,更多省区的首位城市进入了适宜的区间,局面有所改善,但已有超过三成省区的首位城市已进入了规模过大的行列,值得注意。

第二个问题是,首位城市的规模相对于其他城市的规模是否过大了?经验表明,在一个地区发展的早期,优先发展个别大城市是有利的;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高度集聚的城市成本变得过高,这时,城市体系会走向分散(Hansen,1990;Henderson,2003)。城市首位率可用于这里的分析。它指规模最大城市的居民数占全部城市居民的比重(Ades and Glaeser,1995;Black and Henderson,2003),衡量了首位城市的相对规模。表3给出了各省区城市首位率的概况及其和部分已有研究结果的比较。

从跨国比较角度来看,我国平均的城市首位率比国际平均水平低,但比欧盟和美国高(表3)。这可能源自以下原因:其一,这可能是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政策,或者是要素流动受限等政策因素影响的结果(Au and Henderson,2006);其二,由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较早,大城市较多,摊薄了首位城市的人口比重。

Henderson等(2000)指出,对那些中等大小国家,按照收入水平的不同,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优城市首位率,偏离这一水平会损失效率。在低收入国家(年人均收入110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4900美元)和高收入国家(13400美元)中,最优的城市首位率分别为015、0.25和0.23。无论是用上述哪一个标准来衡量,集聚不足和集聚过度都同时出现在我国各地区的城市体系中,具体见表4。

4对城市体系的整体考察

上面的分析探討了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规模问题。要从整体上地探讨城市体系的结构与演进,需要使用赫芬达尔指数等指标(Wheaton and Shishido,1981;Henderson,1988)。其具体的测量方法是各个城市的居民数占全部城市居民数的比重的平方和。当城市居民全部集中在一个城市时,取值最大;当城市居民均匀地分布时,取值最小。

表5列示了各省区城市集中度的概况。从地区看,西部地区的城市集中度总体较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从时间趋势上看,从2000年到2009年,大多数省份城市规模的赫芬达尔指数下降了,也就是说,各省的城市规模分布变得更为均匀了。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组内平均值来看,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什么样的结构变化导致了城市集中度的下降?参考张涛和李波(2007)以及王小鲁(2010)的做法,我们将城市按照规模大小划分为以下几类:小县城(人口<20万)、小城市(20万≤人口<50万)、中型城市(50万≤人口<100万)、大城市(100万≤人口<200万)和特大城市(人口≥200万)。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规模城市在数量和规模结构上的变化。

从表6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从城市数量上看,规模较小的城市最多,且比重最大。2000年,仅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县城数就占了城市总数的75%左右,到2009年,尽管较大规模城市有所增长,这类小县城在数量上仍保持增长。第二,从平均规模上看,小县城和中型城市的平均规模有所增加,但其他几种规模的城市则略有减少。同时,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上,城市规模表现出扩大的趋势。第三,从城市居民流动的方向看,在考察期间,城市居民主要是向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流动的。2000年,居住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的城市居民数占全部城市居民数的41.90%,200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8.32%。其中,特大城市增长最快。2000年,特大城市的数量只有16个,城市居民数占比为1482%;到2009年,其数量翻了一番,居民数占比也在原有基数上增加了一半以上。因此,城市集中度的降低,可能是新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出现摊薄了原有大城市的居民份额所致。从赫芬达尔指数和城市居民数在1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数之间的相关性看,两者的相关系数是-0.4479,也支持上述论断。

5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体系仍然表现出一种城市数量众多,但集聚不足的局面。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从首位城市的角度看,各省区的表现不一,集聚不足和集聚过度的情况同时存在。从变化趋势上看,对于那些期初城市首位率较低的省区,其城市居民倾向于进一步往首位城市集中,而那些在期初时城市首位率较高的省区的情况则相反,其城市居民倾向于往其他城市扩散。第二,从城市集中度的角度看,各省区的城市集中度大体上表现出一种更为分散化的特征。这种由城市规模分布从集中走向分散的趋势主要是靠新的大城市、尤其是新的特大城市推动的。从不同规模城市的状态转换上看,这些新的大城市主要是由中小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成长而来。也就是说,存在着一条沿着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发展的路径,这样的发展将摊薄原有大城市的份额,这种路径将导向一个更为优化的城市体系。

参考文献

[1]Ades, A.F. and Glaeser,E.L.Trade and Circuses:Explaining Urban Gian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1):195227.

[2]Black,D.,J.V.Henderson.Urban evolution in the USA[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3(4):343372.

[3]Eaton,J.,Eckstein,Z. Cities,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France and Japan[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7,27(45):443474.

[4]Hendrson,J.V.Urbanization and growth[J].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5,(1):15431591.

[5]Henderson,J.V.Cities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0,50(1):515540.

[6]亨德森.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政策问题与选择[J].比较,2007,(31):119.

[7]刘永亮.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9,(7):6973.

[8]陆铭,向宽虎和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6):325.

[9]万广华、朱翠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6):106116.

[10]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2032.

[11]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2229.

[12]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32138.

[13]张涛,李波.关于我国城市化相关问题的研究[J].比较,2007,(31):2032.

猜你喜欢
演进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