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7-02-15 17:40刘瑞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博士后研究生

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过程的具体化,属于具体实践活动的层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趋同。文章从学科梯队建设、学科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学科条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比较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学科梯队;学科队伍;学术文化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涵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学术交流和基地建设等方方面面的要素。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了无数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区域农业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撑。因此,对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科梯队建设方面

学科建设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有些学科没有正式聘任的带头人,学科无人组织。学科和学科带头人考核机制落实不够。多数学科带头人社会影响力不够,威信不高,宏观掌控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亟待提高。有些学科成员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不够合理,多数学科队伍学历偏低。学科人员交叉严重,研究理论分散,有些学科人员偏少。对青年学科成员培养力度和机制不够完善。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引进、培养高水平学科人员的奖惩和竞争机制,不利于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教学基础工作量过高,影响人才引进。

1.2 学科研究水平方面

学科团队意识薄弱,申报科研课题较分散,很难形成合力。科研项目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能合理分配给年轻教师独立开展相关研究,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少,研究成果特别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科研奖励、学术专著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较少。很多奖项是项目主持人独立操作,缺乏学校的有效支持。新学科科研经费少,阻碍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学科研究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筹措能力不强,有些学科研究方向凝练不够,稳定性较差,人员构成不甚合理。有些导师和研究生联系较少,影响科研成果获得。知名专家对青年教师科研关心不够,不能有效协助青年教师独立申请和开展科研工作。纵深科研项目偏少,研究成果不大。教学任务繁重,基础工作量限制严重,教师没有时间和经历开展科学研究。缺少教学和科研的有效换算方式,影响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科研管理和重视力度不够。很多学科成员,特别是青年教师,由于时间、经费、研究成果等原因参加学术交流机会很少,人文社科类学科表现的尤为严重。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数量和质量少。

1.3 人才培养能力方面

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层次不均,独立实验能力差,研究生素质有整体下滑的趋势。个别学科没有对应的本科专业,招生困难,生源不稳定。研究生培养实验经费少且无实习经费。导师在招生方面自主性较差,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教学和科研素质、责任心和事业心有待大力提高。缺少加强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有效机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分布极不均衡,农学门类生源严重不足。缺少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由于研究生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导师经费有限,研究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偏少,甚至没有。由于研究生经费紧张,硕士研究生实验课开出率低,影响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能力。研究生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1.4 学科条件建设方面

大型仪器设备没有良好的共享环境,没有真正实现共享,管理不到位。缺乏具有多功能教学实习基地和承担国家科技攻关的科研基地。有些学科实验室面积不足、空间小、无办公场所、无实验室、无基地。许多学科均缺少研究生学习交流场所。高精尖仪器设备偏少,利用率不高,管理不善。文科类学科经费投入较少,有些科学仪器设备老化陈旧,应及时更新换代。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较少,现有的科研平台作用发挥不好,管理不到位。科研用房分配不合理,有些农学门类优势特色学科科研用房嚴重短缺,有些学科科研用房不够集中,难于管理。缺少各类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外文电子图书资料订阅数量偏少。

2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2.1 开展创新团队建设

学科创新团队是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以及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立起来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对学术前沿问题以及学校现有优势特色研究方向或重点发展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建设创新团队旨在通过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倡导团队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成果。其主要任务是争取并承担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培育和产生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优秀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以及创新人才群体,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与质量。

2.2 加强学术文化建设

加强对博士后人员的管理,把博士后工作作为引进和造就学科学术带头人、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由专人负责对博士后进站、出站、博士后基金申请、日常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强化博士后在站管理和中期考核,突出合作导师责任,重点提高博士后质量,体现博士后在学科建设中高层次人才作用。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建立联系,聘请国内外专家及文化团体来校讲学、交流、访问,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举办博士后论坛等精品学术讲座,扩大学校学术影响。开展博士后服务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一线,服务基层,增强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调动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个精品和亮点。组织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通过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视野,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鼓励教师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自身文化背景优势,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使者,促进学校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2.3 深化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是为满足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职能需要,依托学科、专业或特定领域发展起来,具有学术凝聚力的教师组织形式。是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一支政治思想好、学术水平高、业务素质硬、创新能力强的学科队伍,增强学科建设活力,全面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旨在建设学科梯队,凝练学术方向,汇聚学科人才,创新学术成果,构建学科体系,快速提升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增强学科竞争力,营造拔尖人才快速成长、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所长的良好氛围,建立学科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4 加大学科资金投入

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的多少始终制约着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学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不足又会导致学科发展。这就需要从各级领导部门争取到大量的学科建设的经费。同时,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要细化下去,保证资金投入的利用率。另外,要鼓励各个学科积极地扩展资金的来路,与外界积极地谋取合作的机会,注重科研成果和使用应用推广的联系等等。通过规划资金使用和扩大资金来源的双管齐下策略,有效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保证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刘瑞军(1982-),男,河北省唐山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为学科建设。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博士后研究生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