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写作》课程建构与基本概念梳理

2017-02-15 18:34张小虎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结构思维

《结构化写作》课程是基于社会发展与大学生适应市场对职业化人才能力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新型应用性课程。论文概述了《结构化写作》课程的基本内涵、设计思路,并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与规范,以便推进《结构化写作》课程的开发与建构进程。

【关键词】结构;思维;结构性思维;金字塔原理;结构化写作

1 《结构化写作》课程概述

《结构化写作》课程作为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新开发的核心课程,通过结构性阅读与结构化写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与结构化写作的意识,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与结构化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结构思维写作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清晰地阅读与思考、快速有效的写作水平,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沟通、表达、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的人。

《结构化写作》作为一门正在开发与建构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快速思考、能够理清写作思路进而快速形诸于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结构性思考与结构化写作的能力,帮助其将来工作高效、生活清爽、表达有力,最终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对职业化人才能力发展的需要。

2 《结构化写作》课程设计思路

《結构化写作》课程以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相结合,灵活使用“课堂内外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将理论性知识、案例分析、资料阅读、写作实践,融会贯通于授课环节与学习过程之中,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合作意识。《结构化写作》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有效构建写作思维框架,形成结构化写作路径,并能够清晰的表达写作思路、逻辑缜密的说服他人。《结构化写作》课程以名著导读与结构化阅读导入,以“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考力”与“思维导图”的内容与思维训练为主,适当补充“沟通与演讲”、“妙笔生花的秘密”、“跟秋叶一起学做PPT”、“写作高分指南”等国际知名著作的内容, 为课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训练技巧。

《结构化写作》课程根据本科学生小班授课和高职学生合班授课的不同情形而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本科学生授课具体实施如下:授课的时间限制在两天集训式进行,主要以教师引导、小组协作、个人及团队作品演示等方式完成。结合课堂集训和课外作业,教师每讲述一个环节,学生应完成“学生学习手册”规定设计的相应内容,并在课内课外,由学生和教师相互评估的方式完成。在教学过程中,侧重训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演示演讲能力。课程结束后,经过学生自评、互评后,提交“学生手册”,作为本课程期末考核的依据。高职合班授课鉴于学生数量较多等因素,课程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以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团队作品演示等方式为辅助,结合Tronclass在线小作业及相关互动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课程结束后,提交老师布置的课程大作业,结合考勤及平时课堂表现和在线小作业成绩作为本课程期末综合考核依据。

3 《结构化写作》课程基本概念梳理

每门课程的开发与建构都有它建构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 《结构化写作》课程也不例外,作为一门新开发的适应市场对职业化人才能力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性课程,只有对其建构课程的逻辑起点及其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梳理和规范,才能开发进而演绎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那么这门课程究竟有那些基本概念呢?

3.1 结构·思维·结构性思维

结构可以说是万物之本。大到宇宙星系,小到颗粒尘埃,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结构,结构构成了世界,人们通过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与体验。那么,什么是结构?结构是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或合理排列,“结构”所关注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思维世界里,人们也同样通过对思维结构的认识和把握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与体验,认识其中的规律与美。那么什么是思维?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的反映。进一步理解,思维就是大脑对人的感知方式输入的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最终在大脑中形成认识,或表达出来的一种过程。

明确了结构与思维的内涵,那么,什么是结构性思维?从字面上看,结构性思维由结构性和思维两部分组成。既然“结构”是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或合理排列。“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的反映。而“结构”所关注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那么把两者结合起来便形成公式:结构性(有序搭配或合理排列)+思维(客观在人脑中的反映)=结构性思维(客观在人脑中有序搭配或合理排列的反映 )。因此结构性思维的概念就是客观的事物在人脑中有序搭配或合理排列的主观反映。

综上所述,拆解关键词是一种下定义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可能不太严谨。我们不妨从理性的角度将其定义为:结构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序思考, 从而更清晰的表达,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2 结构化写作·金字塔原理

只有具备结构性思维能力,才能结构化的表达和写作。结构化写作是指人们在从事写作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序的思考,从而更清晰的思维,更有效的写作的表达方式。我们通常在思考、表达与写作时,希望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如何才能组织语句顺序、搭建框架结构,做到逻辑清晰?答案就是运用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源于金字塔原理,是最能清晰地展现这种写作思路的有效方法。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与表达方式,其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训练写作者关注挖掘受众者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与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写作的标准结构。金字塔原理能帮助写作者达到写作效果: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让读者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并且记得住。作者写作时搭建作品的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参考文献

[1]王琳,朱文浩.结构性思维[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

[2](美)芭芭拉·明托 金字塔原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作者简介

张小虎(1967-),男,陕西省富平县人。现为西安欧亚学院副教授。

作者单位

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猜你喜欢
结构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