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龙形连环捶

2017-02-15 18:43马琳璋
少林与太极 2016年1期
关键词:左臂右臂屈膝

马琳璋

龙游水中如同鲸,翻江倒海破浪行。

冲空翻跃身腾起,搜骨之法最为能。

龙形属阴搜骨能,左右跃步用其功。

两手穿花加起落,两腿抽搜要贯通。

1.轻步站

[盘练]

练习开始,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松静自然,上中下无一处呆板僵硬之处。然后左肩领前,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后。左足五趾向前,右足掌五趾向右方。两足前虚后实,重心在右腿上。身体中正而不偏不倚。左肘护左肋,左手掌掌心向内,虎口撑圆向后,五指揸开,大拇指向左,其余四指斜向下,置小腹前;右肘护右肋,肘尖后顶,右手掌掌心向里,虎口撑圆向前,五指揸开,大拇指向前,其余四指斜向前下方,贴在右胯前上方。两肩要松,沉肩坠肘,含胸拔背,頭顶项竖,下颔内收,闭唇叩齿,舌顶上腭,两眼向左前方前视(图1)。

[要点]

所谓轻步站,是轻松站立的意思。任何拳术都要放松,不放松就不能很好地用于实战搏击,《拳谱》:“沉肩垂肘两手绵”即是,心意拳更是如此。

[作用]

此势为心意拳的开首准备势,可以变化为一切,或打或顾,或进或退,随心所欲,万法从此开始。所以,练习此势时一定要全身放松、虚灵顶劲。

2.熊出洞

[盘练]

接上势,全身警起,缩束合一,心意合一,精神集中。站立时要左腿屈膝,脚掌向前,五趾抓地,足心含空。右脚掌也斜向右前方,五趾抓地,足心含空,两腿均微屈膝。左臂屈臂坠肘,左掌由左胯前上起,掌心向下,掌心要内含,虎口向右,五指揸开,大拇指向右,其余四指向前,从右臂弯内向前抓戳出,然后落下,掌心里含,五指下垂,虎口也向下,放在小腹丹田部位。右手掌由掌心向里,虎口向左,五指揸开,向上抓出,然后再在左掌前抓时从左肘下后搂,屈臂成肘,肘部护肋,掌心内含,五指自然揸开,大拇指靠胸,其余四指向前,成抓取势,置胸前膻中穴处护胸。头要上顶,下颔里收,闭唇叩齿,舌顶上腭。两眼要毒,眼光向前方视去,有“熊儿观天非观天”之态(图2)。

[要点]

在心意拳中,鹰为阳,熊为阴;鹰为打,熊为顾;鹰为攻,熊为守。故称鹰熊者,是为英雄。但熊威猛,其力大无穷,所以,其动是以守为攻。此势是心意已经发动,可攻可守,可进可退。意谓我有大熊之身。竖项垂肩含千钧之力,可以两肘护肋,两手护心。站立后手尖、鼻尖、足尖在一个立体平面上,为三尖照。其目前视,有“熊儿观天非观天”之态。

3.青龙缩身

[盘练]

接上势,身体突然下降,两腿均盘屈,向下坐盘,左腿在前在上,右腿在下在后,左手掌向右肩头推去,掌心向右,五指揸开向上,右手掌五指揸开向左膝盖外插去,掌心向左,五指揸开向下;头顶项竖,闭口叩齿,舌项上腭,眼向前方看去(图3)。

[要点]

《六合心意拳谱》中说道:“缩展二字一命亡。”这个势子,就是心意六合拳的缩字。身体的屈伸,可以锻炼身体屈伸有度,掌握快速便捷灵活敏捷的身法。

4.金龙升天

[盘练]

接上势,身体突然从下向上伸展,同时左脚向前一步,右腿跟上成左几步。同时,左臂向上伸出,手掌心向右,左臂屈臂手学掌心向左臂贴去,掌心向里,五指揸开向左:右手掌扶住左臂肘弯处,助左臂向上挑出,五指扶住右臂肘弯内侧。头顶项竖,闭唇Ⅱ口齿,舌顶上腭,眼向前方看去(图4)。

5.龙形裹横

[盘练]

接上势,右脚上前一步,落地后五趾抓地,左腿跟上,用膝盖顶进右膝弯内处,成高鸡步;身体右转,右臂下垂,前臂放平,掌心向上,五指揸开向前;左臂也下垂,用手掌扶助右臂肘弯内处,随身体向右转动:头顶项竖,下颔内收,闭口叩齿,眼向右看(图5)。

[要点]

《拳谱》中说道:“鸡腿、龙腰、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这是心意拳的身成六势。又说:“练拳不练腰,必定艺不高。”因此,在这里,练习龙腰是心意拳重要的一环。

[作用]

心意拳的主要发力在腰和背后的脊柱,所以,练习龙腰很重要。它不光是力和发劲的主要地方,而且也是人类练习内功的主要势子。腰的前面有丹田,背后有肾脏和命门,这是练习内功的重要部位。特别是肾脏,它是先天之本,肾好一切都好,因此,练习龙腰是关键的。

6.龙形遮月

[盘练]

接上势,右臂屈臂向上抬起,然后用右臂从胸前向上绕过头部把肘尖向右点击,掌心向下,五指揸开向上:左手用掌扶住右肘尖,掌心向右,五指揸开,用虎口卡在右臂肘尖:头顶项竖,闭口叩齿,舌顶上腭,眼向右肘尖看去(图6)。

[要点]

当左臂屈臂成肘时,一定要从胸前往上,用小臂在头部环绕一圈。其实,这个动作乃是心意拳的顾法之一种,可以格开对方的来手,并用肘尖顶击对方的胸部。

[作用]

当对方用拳向我打来时,我可以屈肘把来手划开,并用肘尖顶击敌方的胸部。

7.龙形避月肘

[盘练]

接上势,左脚向前上一大步,屈膝成弓步,右腿在后跟上用膝尖顶进左膝弯内处,成左鸡步,左臂再屈臂成肘,肘尖向前,随进步继向前方用肘尖顶击出,右手握掌,握住左手腕部,虎口向下:头顶项竖,闭口叩齿,眼向前看(图7)。

[要点]

此势一定要快。一旦绕过对手的来拳,我则以迅雷不及掩耳和雷霆万钧之势趁机击打对方。

[作用]

此势是心意拳的短打势子,因此,出手要快,右臂环绕的圈子不能太大,否则又有失控的可能。俗话说,宁挨十拳,不挨一肘。在拳术中肘打的力度大,而且敌方防不胜防。

8.青龙探爪

[盘练]

接上势,左脚上前一步,脚掌落地后屈膝,右腿跟上,用膝盖顶进左膝弯内处成左鸡步,同时右手成掌,掌心向上,准备向前抓出,左手也成掌,掌心向上,五指揸开向上:头顶项竖,闭口叩齿,舌顶上腭,眼向前看(见图8)。

[要点]

此势要做到心意拳的“七疾”,疾即快。要手要疾,脚要疾,进要疾,退要疾,眼要疾,身法要疾,意要疾。真是一疾无有不疾。而且要“意占敌先”。出手要狠毒,所谓手要毒,眼要奸,这是心意拳的又一大特点。

[作用]

当上势用肘击敌人胸膛时,敌人必然要含胸,我出其不意上前用爪抓击敌人的心窝。此势的用法与猴掏心相似,可谓是异曲同工。

9.二龙戏珠

[盘练]

接上势,左脚向前上一步,落地后屈膝,右腿跟上,用膝盖顶进左膝弯内处成左鸡步,同时,右手掌握拳下拉,到腹部护腹部丹田处,左手握拳上顶、拳面向上;头顶项竖,闭口叩齿,舌顶上腭;眼向前看(图9)。

[要点]

此势是下拉上顶,上与下的对称练习,其实发劲在腰部。

[作用]

假设敌方用拳向我打来,我可以用右手将敌方的来手向下捋下来,同时左手拳向上顶击敌方的下颔。

10.小龙形

[盘练]

接上势,身体向左转,右脚向前一步屈膝,左腿跟上,用膝尖项进右膝弯内处成右鸡步;两臂向上抬起,左臂屈臂,手掌反掌心向上,五指揸开向右,右臂也抬起,屈臂手掌心向下,两掌有相抱之势;头顶项竖,闭口叩齿,舌顶上腭,眼向前看(图10)o

[要点]

此势又名翻江倒海,在其迎敌时多变。

[作用]

敌方来拳,我可上托敌手,进步用肘迎击敌方,有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功用。

11.火龙捉珠

[盘练]

接上势,右脚继续向前上步,右脚落地后屈膝,五趾抓地;左腿跟上,用膝盖顶进右腿弯处成右鸡步,同时右臂屈肘,肘尖向前,掌心向下往头项抱去,五指揸开向后;左手掌往右大臂内靠去,用五指扶住右大臂,左手和小臂横在胸前。头顶项竖,下颔内收,闭口叩齿,舌项上腭,眼从右小臂旁向前偷视(图11)。

[要点]

此势初看起来与虎抱头一势差不多,其实,这个势子也是用头打人的势子。心意拳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星打人,因此,它的发劲仍然在腰。

[作用]

当敌方处于防守时,我则手抱头而进,用肘尖打人,头部向前助力。

12.龙调膀

《心意拳谱》中有歌诀曰:“龙从云兮又从风,乘云腾雾游天空。忽然缩骨节节通,身小可如绣花针。”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其实龙无真形,它只是传说中的动物,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我们都自认为是“龙的传人”。心意拳也是以龙为庞然大物,没有什么可以与之对抗,在心意拳中龙在身体缩小时可如绣花针,伸长时又可横空于宇宙。因此《拳谱》曰:龙有缩骨之法。在实战中神龙见首不见尾,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其变化莫测,奥妙无穷。盘练龙形就是锻炼人的腰部,因此,练习龙形是以腰为轴,以腰送力,手随腰动,全身整齐如一。龙形的力量有抖弹,有灵性。故《拳谱》说:“起如风、落如箭,打倒他,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赶日月不放松。”

下面是龙调膀的练法。

13.龙调膀左势

[盘法]

起首轻步站(图1)。左足向前踮步,同时右肩后拧,左肩领前,两手和臂胯自肩下垂,趁两肩转拧之劲,右肩顺势向后摆,身子亦随着下沉。于是左足越过右足竭力前进一大步,但脚尖必须向前微仰,此为“刮地风”腿:足跟沿地面而去,不可高提;要落地时脚跟必须先着地,然后足掌再向地面踩去,五趾抓地,脚心内含,如遇物然。右足在后,向前跟步,屈膝跟往前,用膝盖顶进左腿弯内处,落地后也屈膝成左鸡步;同时领左肩,身子向右拧然后转足,两肩松开,两臂继续微向右,两手松垂在右胯前后。头顶项竖,下颔里收。闭口叩齿,舌顶上腭,两眼向前看(图12)。

[要点]

此势为心意拳重要的势子之一,其动有踩步、龙腰、鸡腿、动意在内包含。应该是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的要义。在盘练时注意:此势不要提起腰际,不可挺胸耸肩,身子要始终保持蹲猴状态,宛如坐蹲矮凳一样,头顶项竖,下颔里收,含胸沉肩,腰往下塌,谷道上提,但是切忌臀部外突、胸腹前挺,要气沉丹田。初练时注意自然呼吸,呼吸悉听自然,目光向前看。

14.龙调膀右势

[盘法]

承龙调膀左势之势,右足向前垫步,同时左肩后拧,右肩前领,两臂下垂随即向左摆动身子,右脚落地后左脚向前跟步,用膝盖往前顶进右腿弯内处成右鸡步,二膝里裹,两足踵向外扭劲,同时,随身子向左转,右肩领向前,两肩松开,两臂继续向左盘,两手指垂于左胯前后,后手臂摆起动时须靠拢身躯,不要离身体太远,以免犯松散之病。头顶项竖,下颔里收,三尖要照,身腰蹲坐,眼向前看(图13)。

[劲意]

龙形以腰劲见长,柔而能刚,能屈尽绞缠之能事:观乎龙象之大而且笨,其绞缠之猛,足可折断凶虎肋骨而杀之,则其身腰之绞劲足足可见。拳术家象形取意练劲在于身,取龙拧扭之腰,以锻炼人的身腰肩尖。盘练时将龙形之灵性化为身法,而且意存丹田,不可存丝毫的拙力,两膀悬挂随势而摆动,如悬吊于肩下,故曰“龍调膀”。

故《拳谱》云:“右腿未起左腿随,左腿未落右腿追:虽然两腿并前后,不胜两腿并一腿。”意思是说:当右腿越过左足向前开一大步时,左足随即跟进半步。足根落地是为龙行步,定势后又如鸡步状。此势无论左势或右势,稳住后,身子要蹲踞,一足在前,一足在后,两膝微屈,后膝抵于前腿弯,两大腿交叠如前。膝与左右两胯成三角形。学者如于此肯痛下功夫,锻炼日久,不但身腰转动伸长灵活敏捷,两腿之力也同样增长,可以出乎常人意料之外。至于龙调膀之功,前足有如踩毒物之功,腰身或左或右,有拧挫之劲,前肩如向敌人身里紧靠就是钻劲,两膝里扣,两足根外拧,加以三尖相照,鼻尖、肩尖、足尖在一条直线上,则全身形成一片,实战搏击射人,进攻时好像劈尖的木楔钉入木质一般。故练龙形调膀时,肩尖要向前撞,有刺敌人之身之意;前足进踩,需带上撩劲;后足跟步要迅捷稳便;但是不能使身体向前倾摇。浑身力量向敌人一齐射入,犹如刀剑割物,刀剑愈薄,刀口割削愈利。

[用法]

此势为追敌人之身法、步法,为抡劲、小括之基础。功夫精湛者,遇敌闪避,则不出三步即将敌方袭住,乃“追风赶月不放松”的“如影随形”之术。身子蹲踞者,重心稳而靶子小。侧身矮步而以肩领前者,便于一经射入,展身而后起。手法之运用可在抡劲、小括二势。

[注意]

此势看似简单,实为锻炼武术家自身功力的重要势子,初学者不可忽视。久练之后,身体健壮而轻灵有神。

(编辑/高翔)

猜你喜欢
左臂右臂屈膝
What can you do?
春拂红墙
三个小动作练反应
我的右臂开着淤青的花朵
画中有话
蝴蝶仙女
王天海诗选
少林反擒拿法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步型篇)
独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