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芽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效应

2017-02-15 19:34刘中良��郑建利��高俊杰��杨元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商品率农艺性状马铃薯

刘中良��+郑建利��+高俊杰��杨元军��+刘芳+孙哲+田昌庚

摘要:以早熟马铃薯整薯及不同芽位的薯块为试材,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和鲁引1号出苗期均以小整薯处理最早,较其他处理提早2~7 d;早大白和鲁引1号株高均以中部切块处理最高,分别为31.35、16.03 cm,而早大白和鲁引1号茎粗以顶部切块处理最大,分别为9.85、13.65 mm。早大白和鲁引1号鲜薯产量均以中部切块处理最高,分别为36 941.85、28 421.42 kg/hm2;早大白商品率以小整薯处理最高,为87.77%,顶部切块处理最低,为63.90%。鲁引1号基部切块处理商品率最高,为8515%,顶部切块最低,为70.17%,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商品率

中图分类号: S532.01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8-0122-02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蔬菜、食品及工业原料等多用途经济作物,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适应性强、分布广等优点,在国外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马铃薯是当今世界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1]。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5%以上[2]。马铃薯在解决人们菜篮子工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产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种薯大小、质量、土、肥、水、气候及管理技术等。王玉明等研究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抗病性和增加产量[3]。宋娜等研究发现,在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达到70%,施氮量 135 kg/hm2,马铃薯产量最高,达54 187 kg/hm2[4]。何桂芳等研究表明,高氮中钾处理的平均单窝质量和大薯块单窝重均最高,产量也最高[5]。秦舒浩等研究表明,全膜双垄垄播马铃薯产量较传统平畦不覆膜种植方式增产86.8%[6]。范世杰等研究结果则相反,试验还发现绿肥聚垄栽培方式比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更能提高鲜薯的产量[7]。关于水肥土、栽培管理技术等对马铃薯产量的研究报道甚多,但关于种薯芽位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不同芽位的早熟马铃薯种薯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芽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栽培技术制定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4年3—6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内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土壤为棕壤土。选用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和鲁引1号为试验材料,种薯由山东省泰安市种子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顶端优势为基准划分,顶部、中部和基部,薯块设4个处理:S1(对照):小整薯;S2:顶部切块;S3:中部切块;S4:基部切块。切块质量(50±5)g,3次重复。每处理小区面积5 m2,株距0.25 m,行距0.6 m,3月3日种植,4月15日测定形态指标,6月3日按小区单收计产,并以薯块质量50 g为标准划分大中薯和小薯,分别称质量,其中大中薯为商品薯,商品率=大中薯鲜质量/薯块总鲜质量×100%,小薯<50 g、50 g≤中薯≤100g、大薯>100g[8]。其他均按常规管理。

1.3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 6.5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芽位种薯对早熟马铃薯出苗期的影响

不同芽位的种薯对出苗期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早大白、鲁引1号出苗日期均以顶部切块最早,较其他处理提早2~7 d;出苗率早大白以S1处理最高,为97.06%,其次是S3处理,为96.97%;鲁引1号以S3处理种植最高,为96.97%,早大白S4种植出苗率最低,为87.87%,而鲁引1号为S1最低,为93.94%;鲁引1号S1处理整齐度一般,其他处理表现整齐。

2.2不同芽位种薯对早熟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看出,早大白不同处理间株高差异不显著,其中以S3处理最高,为31.35 cm;鲁引1号整体株高比早大白矮,S1与S2、S3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S3最高,为16.03 cm,S1处理最矮,为4.13 cm,S3比S1处理高11.90 cm。

2.3不同芽位种薯对早熟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顶部切块种植比其他处理出苗提早了2~7 d,这主要和种薯内部内源激素引起的顶端优势有关[9]。王庆美等在甘薯上的研究也证实了块根不同部位(顶、中和尾部)各种激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块根顶部的激素含量最高、生理活性也最强[10]。杨晓玲等研究表明,马铃薯块茎发芽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增加,且在块茎发芽过程中POD活性下降,可有效减少酚类物质及IAA的氧化,促进芽的生长[11]。对于内源激素促进马铃薯发芽的报道较多,但主要是针对于薯块,尚未对各个部位进行细致的研究。本试验中2个品种株高均以中部切块种植为最高,这可能与生长类激素的分布和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关。刘春生通过对几个马铃薯品种块茎不同部位的淀粉粒度分布进行研究,发现其淀粉粒主要分布于中部位置,为芽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物质,利于植株长势旺盛,产量提高[12]。种薯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及营养物质对马铃薯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采用中部切块的种薯种植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刘春生研究淀粉粒主要分布在薯块中部,在发芽过程中随着淀粉的分解,更利于薯芽生长,为芽壮芽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于根系生长,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12]。本试验表明,中部切块种植的种薯产量最高。早大白和鲁引1号产量分别达到了36 941.85、28 421.42 kg/hm2。本试验结果与龙国等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以马铃薯新品系9907-16为试验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整薯种块种植产量最高,达到28 437 kg/hm2[13]。叶加贵等通过对东农303和克新2号研究也证实了同样质量的切块和小整薯,切块种植的产量比小整薯种植分别增产14. 27%和19. 58%[14]。马铃薯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但要种薯提前出苗,更要促使苗壮,以便生长发育良好,改善农艺性状,达到增产的目的[15]。

参考文献:

[1]Fabeiro C,Martín de Santa Olalla F,de Juan J A. Yield and size of deficitirrigation potatoes[J]. Agric Water Manage,2001,48:255-266.

[2]朱聪. 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7):11121-11123.

[3]王玉明,刘茂,李志平.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试验[J]. 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3):147-149.

[4]宋娜,王凤新,杨晨飞,等.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3):98-105.

[5]何佳芳,孙芳,孙锐锋,等. 不同氮钾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钾素吸收的影響[C]. 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95-99.

猜你喜欢
商品率农艺性状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沼肥对苹果园提质增效的作用研究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提高秋季池塘养殖青虾商品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