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7-02-16 01:24黄国慧
名师在线 2017年15期
关键词:蚯蚓松鼠生字

黄国慧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江苏苏州 215028)

《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国慧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江苏苏州 215028)

本文选自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一年级学生对科学童话并不陌生,通过学习,学生不难得知花生的生长特点,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其他植物的特点,初步培养观察的兴趣。但对于小松鼠的情感变化,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阅读来体会了。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随文识字;情境体验

一、教学目标

第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读准生字,会写“松、很、果、以、冬”等五个生字;第三,理解文中“自言自语、结果了没”等短语的含义;第四,初步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点,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第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读准生字,会写“松、很、果、以、冬”等五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点,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课前晨诵(《静夜思》《江上渔者》《村居》)。小朋友们太棒了,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猜猜它是什么?(花生)(2)你们喜欢吃花生吗?可不,小松鼠听到消息,它就急急忙忙要来——找花生。①松:指名说识记方法。师范写;②果:出示古文字,释义。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③学生书写。④投影反馈,提示写字姿势。(3)指名读课题。小朋友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指名说。(4)小结问题: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果?它是怎样找花生果的?最后它找到花生果了吗?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笔者以谜语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很容易就能解开谜语,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随后,笔者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让学生对阅读有期待。

2.字词先行,多种方式读词语

带着这些问题,先听老师读课文。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奖励大家闯关游戏。第一关(摘下来、钻出来、结了果),指名带读;第二关(绿油油、黄灿灿)指名带读,引导学生积累ABB式的词语;第三关(睁大眼睛、自言自语)指名带读,相机正音,引导学生积累ABAC式的词语。

接下来,出示三关词语:①带拼音,小老师领读。②去拼音,指名读。③师生配合读。设计意图:读句先读词,读好词语,以闯关形式更能激发学生成就意识,带着这样的体验再来读句子,学生的热情很高。

3.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过渡语:小朋友们真棒,奖励小朋友们跟着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果吧!

(1)教学第一、二自然段

教师引读,指导学生读。

①指名读:花生真多呀;真好看;多美呀。②来,小朋友们看,这就是(出示图片)绿油油的叶子。真绿呀,阳光一照,叶子好像要冒出油来了呢。你还能想到绿油油的……学生自由说。③花生不光叶子美,它的花儿还要美呢!阳光下,这花——黄得怎么样呀?黄得像金子在闪闪发光。下面这是(出示图片)黄灿灿的小花。大组合作读。你还能想到黄灿灿的……学生自由说。老师也有几幅图要送给大家,黄灿灿的……出示图片。④指导朗读:读出花生叶和花的美。⑤你知道这是什么呀?可是小松鼠它知道吗?⑥蚯蚓它知道吗?它怎么说?指名读,朗读指导:蚯蚓很有把握的语气。⑦男女生读:女生当小松鼠,男生当小蚯蚓;师生配合读:女生当小松鼠,男生当小蚯蚓,老师读旁白。⑧引读: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知道这是——花生果。想着以后能吃到美味的花生果,心里怎么样呢?⑨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我会想等花生结了果,我_________。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⑩小松鼠也有着自己美好的愿望呢,它想……出示句子:“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谁来做一只心里乐开花的小松鼠?

(2)教学第三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小松鼠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生,它的心理别提多高兴了,它是怎么做的呢?指导长句朗读。②解释:结果了没有(有没有结果)。③那它找到花生果了吗?从哪里知道的?指导长句停顿。④瞧,这个“直”(加红)是我们的今天要学的生字。我们学过的哪个字跟它很像呀?出示“真”,你怎么区别它俩呀?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⑤引读:“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引读:“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有看见一个花生果。”⑥这样的结果,它想到了吗?真是出乎意料,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此刻,你的心里会感觉怎么样呢?⑦带着感情,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小松鼠的心情,读好这句话,读出小松鼠的心理变化。

(3)教学第四自然段

播种,开花,结果,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为什么没有看到花生果呢?小松鼠有满脑子的疑问,难怪它会感到(奇怪),瞧它的表情。

①它在对谁说话?这就叫自言自语。②教学生字“言、语”。言:出示古文字,释义:下面是“舌”字,上面一横,古人认为言从舌出。语:言后来演变成了言旁。指名说识记方法。语的右边也是一个字“吾”,是我的意思,我说的话就是“语”。③同桌互读。

(4)教学第五自然段

小松鼠自言自语地话,有人回答了。①这话是谁说的?②这条蚯蚓是怎么回答的?③谁来做这条蚯蚓?④师生配合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角色体验来读文章;随文识字,让学生更好地读通课文;指导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5)拓展延伸

①现在小松鼠知道花生果藏在哪儿了吧?②许多植物的果实是长在泥土里的,你们知道吗?指名说。相机介绍萝卜、芋头、土豆、山芋、荸荠等。

(6)生字教学

松、很、果、冬、以。①指名说共同点。②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③生描红,仿影。提示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④投影反馈。

五、教学反思

低年级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在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后,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笔者设计了谜语激趣导入、闯关游戏、角色代入、随文识字、师生共读等环节,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边学。较好实现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会认读本课生字,初步了解了花生等植物的生长特点。

当讲到对“结果了没有”的理解时,笔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结果了没有’?”这个问题让学生不知所措,没人敢举手。后来,我换了一句话:“‘结果了没有’是什么意思?”还是有些小朋友答不上来。于是,笔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来说:“看花生结果了没有意思就是说看花生有没有——结果。”(适机出示PPT)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自言自语”时,笔者就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这个词语的含义。播种、开花、结果,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却为什么没有看到花生果呢?小松鼠有满脑子的疑问,嘴巴还不停地说着什么!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适机提问:“这话,它是对谁说的?”小朋友们很快就说出来(对自己说的)。笔者随后就予以解答,自己跟自己说话,这就叫自言自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工作,老师要扮演各种角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只有认真研究课标,细致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情,才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最后,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后,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其他植物的特点,学生不难找出生活中常见的生长在泥土里的植物。课的结尾,让学生静心写字,在书写中感受汉字之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更好识别形近字、同音字,还需要我们多方探索。

[1] 郑伟.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开放式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3).

黄国慧,女,安徽省广德人,研究生,优秀副班主任。

猜你喜欢
蚯蚓松鼠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小松鼠
“害羞”的小蚯蚓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松鼠
画蚯蚓等
松鼠
松鼠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