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让小学语文复习课鲜活起来

2017-02-16 02:39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沈灵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8期
关键词:温故错字古诗

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 沈灵琳

温故知新,让小学语文复习课鲜活起来

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 沈灵琳

关注我们的复习课,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在上面一厢情愿地“一讲到底”,嚷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无可奈何地“一听到底”,听得云遮雾罩。要不就是学生埋在练习题、测试卷中抬不起头来,之后就是教师从头至尾地评讲,学生马不停蹄地记录。于是乎,教师感叹“复习课难上”,学生抱怨“复习课没劲”。怎样才能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复习课的模式,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让我们的小学语文复习课鲜活起来?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并且添建一层新的楼房。复习绝不仅仅是“温故”,它更应指向“知新”。它不应该是简单机械地巩固旧知识,而应该是对知识的重新认识、建构、融合和提升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具,情感与价值观相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一、变“重复学习”为“自主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形成一些思想认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语文的复习不是“炒冷饭”式的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而是对知识的重新认识、建构、融合和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从教师那里摄入有效的、能够形成思维能力的成分。

例如在复习课前,教师可以预先设计自主复习表,让学生在自主复习时整理归纳。如在六下第一单元自主复习时,我将四篇课文根据景色特点、语言精妙、构思精巧三方面制作成表格,让学生进行整理,复习六上古诗文时,我将本册的四首古诗根据整理易错字(字音、字形、字义)、背诵古诗写写名句、想想大意、说说主题、分分类别等几方面制作成表格,让学生整理复习。复习课中为学生编制一些自主复习表格,具体就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整理本单元或本主题相关类别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复习、小组交流、展示补充,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二、变“照本宣读”为“情景互动”

设计问题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在学生进行深刻体验之后,不失时机地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互动、交流、碰撞,以实现多元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认识。所以,我们要通过设计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使其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知识的拓展者、情感的体验者,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枯燥乏味的背诵、复述,通过情景的创设也能趣味盎然。如在六下第一单元复习中,我将一些教学活动安排到“做一回小导游”的情景之中,请学生们唱一唱《长江这歌》这首诗,为游客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三亚的落日、烟台海的四季之一、双龙洞的空隙或内外洞等),为喜欢的景点设计一份广告词,最后结合《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介绍家乡的一个景点。有了情景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旧知得以温故,而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在悄然提升。

低年级还可以想办法创设一些故事情境,把他们吸引过来。如二下第四单元的复习课,我在课的伊始给小朋友们一封狮子大王的信,接着在狮子大王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分别闯下了四个关卡:“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辨”、“我会说”。把枯燥乏味的字词复习题一道一道融入故事情境中,他们在趣味盎然的闯关游戏中巩固了字词的音形义。我想,低年级的孩子会很喜欢这样有趣的复习课的。

三、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

在复习课中,教师往往热衷于以教师为中心,将复习课上成新授重播课,将复习课上成考试课、评讲课,力求将题型讲全、知识点讲透,相信多讲多练,熟能生巧。其实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不仅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且逆反心理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复习的质量。所以,在复习课中要注意精讲,切不可贪图“量”多,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讲的“质”。通过对一个问题的“精讲”,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复习应指向学习方法的习得。

以六上古诗复习课理字词环节为例。六上的四首古诗分别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我在学生自主整理了四首古诗中的易错字后,引导学生根据古诗中这些易错字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同音异义字”(工、功……)、“通假字”(“元”通“原”、“无”通“勿”……)、“古今异义字”(“妻子”、“青春”、“白日”……),最后引导学生明晰方法:同音字要明义;通假字须关注;古今义细分辨。从这堂古诗复习课中我们归纳出了复习古诗中易错字词的方法,精讲一个问题,掌握一种方法,从而使学生会解决一类问题。

四、变“零敲碎打”为“系统勾连”

语文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复习课是要将平时所学的零碎的、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复习时,要根据考试的范围、要求和复习目标,按知识板块指导学生系统勾连,融会贯通。

每单元安排的课文相互之间都是很有关联的,如复习六上第一单元时,我把它们的主题概括为“我爱大好河山”。在交流了四篇课文的景物特点之后,我提问:这些景色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作者是如何利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具体的呢?通过交流,同学们找到了《三亚落日》和《烟台的海》在写作方法上的相同之处,那就是用精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景物写活了;而《记金华的双龙洞》则通过准确地表达自己游玩时的内心感受,也能突出景物特点。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篇课文在构思上的精巧之处。同样是写景的文章,写作顺序是各异的;写烟台的海时,不仅写景,还写了人,“景”与“人”交相辉映,赞颂了烟台的海的壮丽,人的勤劳能干;而叶圣陶在游览双龙洞时,不仅交代了游览的顺序,还隐藏着另一条线索(溪流的路线)。可见,作者们的构思是多么严谨与巧妙啊!通过横向的联系、比较 ,同学们不仅品味了精妙的语言,领悟了精巧的构思,更习得了写景文的写作方法,提升了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

“温故”是基础,“知新”是目的,在课堂中只有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才能点亮学生思维,让小学语文复习课鲜活起来,让“温故”“知新”兼得!

猜你喜欢
温故错字古诗
易错字 来提醒
“拟古诗”之我见
错字在身边
新闻研究的“温故”与“出新”
温故2018
60秒找错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60秒找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