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2017-02-16 10:11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六小陈志红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5期
关键词:王二小情境信息技术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六小 陈志红

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六小 陈志红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在快速提高。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发生了很大转变,信息技术的加入,让小学语文教学走出了盲目化与简单化的模式。

一、借助信息技术,补充历史文化信息

作为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以及学习方法的传授者,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必定多于学生。正所谓教会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片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针对课本内容寻找大量的资源,丰富个人见识。而这也加大了教师与学生的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这种不对称性会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越发不平衡。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就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成为学习内容与相关知识信息的掌握者,平衡好师生之间的信息掌握量。减小信息不对称性,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像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资源,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枯燥文字转换成为图片、音频与视频。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并以此丰富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理解学习内容。

比如在讲解《王二小》时,小学语文课本中关于王二小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语言简炼,并不能有效描绘出当时的历史情境,也不能使学生完全体会感受到王二小的英雄形象。与教师相比,学生不是很了解王二小的行为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深远意义。因此要促进教师与学生信息掌握量的平衡化,教师就要借助网络资源丰富小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并适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有关于民族英雄王二小的动画视频或者影视资料,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获取语文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同时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时间中利用信息手段更新个人语文学习行为。像在学习《王二小》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有关王二小的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带到课堂中与同学分享。让学生也成为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有益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能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更加紧密。

二、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听说读写教学平台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班级授课制实施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基本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下,一位教师要面向全班四五十个学生实施教学,教师需要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活动,向学生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并以此为凭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及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教师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其他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相互弥补与促进的关系,然而,受到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中有不同的收获。教育理论的快速发展,鼓励教育工作者支持小学生寻找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然而,在班级授课模式的大环境中,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很多教师会选择统一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学习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独立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通道,也让课堂训练方法日益灵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听说读写的训练平台,是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比如在讲解《回乡偶书》与《赠汪伦》这类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为学生配乐,然后学生在配乐中朗诵古诗词,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这样以声情并茂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又如在讲解科技性较强的说明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说明文内容主题相关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也让学生意识到说明文的重要性。又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学生写作素材不足的教学瓶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去搜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记录。从而使写作由难到易。

三、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形象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知文字、领会文字、理解文字、应用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学生而言,快乐的学习体验是最重要的。借助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优化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科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简单有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好课堂情境创设环节,让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氛围出发理解文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美感。

比如在讲解《独坐敬亭山》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李白作诗时所在的地点,展示当时的天气与风景,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李白,表达自己的感受。亦或是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作诗,然后再给学生展示要学习的内容。在形象的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在赏景过程中作诗,有利于语文课堂文学氛围的浓重化。又如在讲解《蝙蝠和雷达》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短片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散思维。学生融入科技氛围中,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很有利于情境教育作用的发挥。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认清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将学科特点与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精心制作,巧妙运用,一定会收到独特而又创新的效果,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的点缀与实用工具,让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达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王二小情境信息技术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舞台剧《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