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袋评价在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

2017-02-16 17:24陆蒙娜

陆蒙娜

摘 要:文章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探讨电子档案袋评价在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实效问题。结果表明,研究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总体持积极的态度,这种评价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研究生课堂;档案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44-03

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利用电子技术帮助档案整理者用多种形式对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1],为展示记录者专业成长和能力的作品与反思提供了一种多媒体环境[2]。最早采用档案袋评价法(portfolio assessment)的教育研究實践是196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零点项目(project zero)”[3],之后它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国。如今,在国外,电子档案袋已经成为诸多课堂的教学和评价中心[4],对电子档案袋的研究也在国外进行得如火如荼。国内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对电子档案袋的教学实践仍不多见,相关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5]。同时,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电子档案袋”发现,大部分已有的研究都关注电子档案袋系统在中小学及大学的各类学科中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然而对其在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和实际效用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与普通中小学和大学课程不同,研究生课堂更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在这点上,将电子档案袋应用于研究生课堂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杭州某高校内了解电子档案袋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研究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态度和看法,并在问卷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旨在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电子档案袋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在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实效,从而为电子档案袋在国内研究生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杭州某高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在读研究生。为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研究对象要求充分了解电子档案袋的定义,以及电子档案袋的制作要求、流程和目的。因而研究对象缩小到一部分接触过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研究生。他们有部分制作过电子档案袋,有部分尚未制作过但已在课堂上学习过如何制作电子档案袋以及相关制作要求和制作目的。问卷一共发放55份,回收了48份,回收率为87.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研究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态度和看法,并运用SPSS 16.0对研究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所用问卷改编自LIROLA & RUBIO(2009)的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问题,用于了解研究对象的年级、性别、专业、电子档案袋制作经验、电脑操作熟练度。第二部分是23个问题,用5个等级的里克特量表测量,探究学生对于电子档案袋作为评价工具的总体态度、电子档案袋对他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影响。为防止受访者产生惯性思维,笔者还设计了反向问题。最后,这23个问题的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05,高于0.7,说明问卷的一致性信度(Reliability)较高。KMO值为0.776(p< 0.05),满足因子分析条件,保证了问卷的效度(liability)。第三部分为一个开放性问题,用于调查他们是否会推荐将电子档案袋应用到其他课堂中去,及相对应的理由。研究者还随机选取了8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用于更深入地探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优缺点。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学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应用在研究生课堂中的态度,以及不同态度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本文试图回答以下3个问题。

问题1:学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在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持什么态度?

问题2: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对学生的专业和通用能力有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3:电子档案袋制作经验、电脑操作熟练度、专业知识收获和通用能力收获是否能有效预测学生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

(四)数据分析

我们利用SPSS 16.0录入数据后,通过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计算问卷的信度,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按因子归类。对个人访谈内容进行赋码归类,结合问卷数据探讨学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总体态度。通过计算问卷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探索学生在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上的收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5个维度分析问卷数据,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的态度

通过对问卷里克特量表问题的描述性统计得出,学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总体上持积极态度。为更深入地探究学生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及其原因,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并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赋码整理。最后,笔者将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优点归为以下4点:(1)提供自省机会,培养批评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2)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效率;(3)有利于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4)方便保存和随时查

询。就其缺点而言,受访学生提到以下几点:(1)过程太过费时;(2)评价标准难以确定;(3)评价范围不够全面。多名学生反映,尽管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有助于全方位培养他们的个人能力,但是制作太过费时,并且这种评价模式标准不一,会造成不公平的评价结果,而且电子档案袋并不能用来反映学生的全部情况,因而这种评价方式的评价范围不够全面。学生反映,虽然电子档案袋有不少缺点,但是他们总体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这种积极的态度还反映在问卷调查的开放题中,除去不做回答和持中立态度的学生外,被调查的对象中选择将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推荐到其他课程的学生和不想推荐的学生占比为3∶2。

(二)电子档案袋对学生专业与通用能力的影响

本文中的专业能力指的是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具体能力,如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由于这些学生被要求用英语制作并展现他们的档案袋,受访学生表示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此外,运用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课程是语言学方法论,学生均表示电子档案袋的制作帮助他们巩固了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有助于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本文中的通用能力指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能力,而非仅局限于某门课程中获取到的专业能力。问卷数据显示,电子档案袋的制作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工作效率、自我反省、自我评估,批判性思维,独立性思考,以及收集、整合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體现在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能力上,相较于前面提到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这两方面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更为抽象但同时更为通用。

简言之,电子档案袋制作有助于提升他们专业知识层面的专业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层面的通用能力。电子档案袋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工具,还有益于提升学习者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三)独立变量对学生电子档案袋态度的预测

据前人研究发现,学生对电脑的熟悉度会影响他们对电子档案袋所持的态度[6-7],那么其他因素如电子档案袋制作经验,专业知识收获和通用能力收获是否能预测学生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上述4种独立变量的整体组合是否能有效解释学生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为此,本研究采将问卷数据分为5个维度:“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电子档案袋制作经验”、“电脑操作熟悉度”、“专业知识收获”、“通用能力收获”。第1个是因变量,而后面4个是自变量。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这4个自变量能否显著地预测(解释)学生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

本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满足误差呈正态分布以及误差和预测变量不相关的前提假定(图1)。预测变量与因变量显著相关(表1)。强制回归结果显示预测变量中通用能力收获对学生的电子档案袋所持的态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表2),R2 为0.706,即“电子档案袋制作经验”、“电脑操作熟悉度”、“专业知识收获”和“通用能力收获”构成的组合能解释学生“对电子档案袋态度”70.6%的变异。表2显示,“通用能力收获”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Beta=0.767)。这说明通用能力收获越大的学生对电子档案袋的态度越积极。标准化回归方程为:0.767*通用能力收获 + 0.079*专业知识收获 + 0.013* 电子档案袋制作经验 + 0.045*电脑操作熟悉度。

三、结论

电子档案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因为它促进了评价、教学、学习与课程的融合,同时它更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践[8]。本研究不仅对电子档案袋作为一种课堂评价模式的实际应用做了调查和分析,还希望给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教师提出参考意见。根据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笔者建议:(1)教师在布置电子档案袋制作任务之初,需要给学生详细且明确的指导,以减少新任务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感。(2)教师要发挥电子档案袋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作用,鼓励学生个人、学习同伴一起参与到电子档案袋的评价过程中,而不是继续延续传统的教师个人“独裁”式评价模式。(3)教师要制定出详尽的评价标准,否则评价结果便会过于主观,造成不公,适得其反。(4)电子档案袋制作平台可以多样化。最好是使用可以及时共享的平台,如网页,这样便于同伴间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及时的监督。但如果条件有限,可以用幻灯片、word文档作为电子档案袋的载体等,这样同伴和教师评价可以放到课堂上进行。最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提出什么样的制作要求,评价内容是什么,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摆脱标准化统一考试的束缚,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评价模式也促进了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Barrett,H.Create your own electronic portfolio [J].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00,(7).

[2]MacDonald,L.,P.Liu,K.Lowell,H.Tsai & L.Lohr. Graduat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ortfolios[J].TechTrends,2004,(3).

[3]李新平,张红梅.基于电子档案袋的英语学习多元评价 系统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7).

[4]Lirola,M.& F.D.R.Alcalá.Studentsbeliefs about portfolio evalu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learning outcomes to develop EFL in a Spanishcontex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2009,(1).

[5]卢强.E-portfolio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J].中国远程教育,2010,(12).

[6]Aydin,S.EFL writers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oward f-portfolio use[J].TechTrends,2014,(2).

[7]SIU,F.The incorporation of e-Portfolios into five EFL courses-barriers encountered in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y[J].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2013,(2).

[8]Nunes,A.Portfolios in the EFL classroom:Disclos- ing an informed practice[J].ELT Journal,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