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讨

2017-02-16 19:00张倩
采写编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盈利模式

张倩

内容提要:数字出版已成为传统科技期刊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在转企改制的大方向下,直接面对市场的科技期刊社也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融入数字出版的浪潮,拓宽经营渠道。本文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而散的状况,以江西省有色行业期刊为例,提出了通过对行业内部分期刊强强联合,建立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并提供多元服务,以获得复合型盈利的构想。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盈利模式;数字出版平台;开放存取

一、数字出版背景解析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期刊走上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6年1月发布了《第 37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通统计报告》[1],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 12 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 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已基本完全替代了传统功能手机,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所占比例提升至 90.1%。相信随着未来Wi-Fi覆盖率的提升、4G网络的成熟,为网民提供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之后,我国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间将继续增长[2]。普及的完善的网络环境、网民数量的增加、上网时间的延长,都为数字出版提供了最佳的契机,也成为传统期刊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2011年5月,中央《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2012年,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展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388种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转企改制,占总数的96.5%。变身企业之后,没有了财政支持,赢利成为报刊社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3]。而纸质媒体普遍萎缩的大环境,使这些改制之初的报刊社举步维艰。在此环境下,传统期刊学习融入数字出版的浪潮,逐步向数字出版进行转变,并最终把握好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对于传统期刊社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契机。

二、传统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现状

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中,绝大多数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传统科技期刊的经济来源,一方面是主管主办单位的补贴,另一方面则是依靠发行、广告费用,还有一部分期刊是依靠版面费等经济来源生存。期刊社原本从上级主管主办单位获得的补贴取消后,绝大多数的科技期刊因专业原因,受众群有限,因此不可能有足够大的发行量来支撑维护期刊社、编辑部的运营,作为很多科技期刊盈利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费,受各种因素影响,也在不断缩水。所有这些都迫使传统科技期刊不能继续坐以待毙,必须寻找出路,数字出版领域是可行出路之一。

目前,常见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有以下几种:(1)与平台运营商和技术提供商合作。这是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种模式,即由平台运营商或技术提供商建立公共数据库,传统期刊社与之签订版权合同,向其提供期刊数据,按照点击量、下载量等,由平台运营商支付版权费用。(2)自建网站。这种情况近年来也越来越普及,但是由于技术和人员的问题,绝大多数期刊的自建网站还停留在简单的网页阶段。近半数的科技期刊自建网站不能提供全文功能,即使提供了全文阅览,也难以通过全文下载或广告实现盈利。(3)开放存取(Open Access)。开放存取是一种相对新兴的形式,其旨在提供一个学术论文分享与交流平台以供作者发布学术成果、读者获取最新信息[4]。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数字出版模式,传统科技期刊社受到观念的束缚,普遍仍只是将纸媒上的内容简单地搬到新的电子媒体上。虽然这些电子出版模式在技术和出版模式上相对于传统纸质期刊而言,已经做出了重大突破与改进,但最终只是按照原版、原样、原更新频率在互联网或者手机上重复呈现而已,忽略了互联网和手机平台本身固有的特性,服务与运营均是沿用传统出版的思维模式,缺少根本性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算不上真正的数字出版,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所盈利也只能算是纸质媒体盈利模式的延伸。

笔者认为,实质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出版发行的流程均是在网络环境下直接进行(图1),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出版不受地域和稿件篇幅限制、审稿编辑开放性强、出版时效性强、印刷发行可按需进行等优势。

(一)国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成功案例分析[5]。以《生物化学杂志》(JBC)在线出版系统为例,该杂志创刊于1905年,由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其作者和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印刷版采取国际通行的A4开本,每期页码常常达六七百页之多,仅专职编辑就有100多名,因此订阅费也十分昂贵,2001年非会员的年订阅费达1750美元。同时,JBC还对作者收取版面费。2001年,每篇論文的版面费是65美元,如果论文中出现黑白插图,还需收取制图费20美元,彩色插图则需增加300美元的费用。超大容量和高额的订阅费,限制了该期刊文献信息的传播以及其在生化领域影响力的提升,因此该刊于1995年开始在线出版。通过多年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在线出版系统,包括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录用论文预览版,过刊检索,邮件提醒,定向推送等在线服务功能。在线出版系统完善后,一年的在线版订阅费是275美元,大大低于纸质版的订阅费,因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生物化学杂志》作为全球范围内率先进行在线出版系统开发的科技期刊,无疑是成功的。在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更多地是依赖互联网出版商来实现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加工和互联网出版,即使实现了盈利,也主要是由诸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科技、龙源期刊网等互联网出版商获得,期刊社从中得到的回报微乎其微。

(二)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综合目前较为成功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经验,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从支付费用方来分,可分为读者付费、作者付费、第三方付费3种模式。(1)读者付费,即由读者支付费用以获得期刊数据资料。这种模式目前是最为普遍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同时也最接近于传统纸质期刊的盈利模式,只不过读者支付费用后得到的是电子内容,而不是纸质期刊;获得的内容可能是订制的,而不是正本订阅。(2)作者付费,即数字出版期刊向同意发表其论文的作者收取论文处理费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部分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国外比较常见,目前我国部分科技期刊采取了这种盈利模式。据调查,这种作者付费的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师和科学技术人员中接纳度还算比较高,能接受的单篇论文发表费用的价格在300~800元之间。(3)第三方付费,即科技期刊数字资源内容提供商向读者免费或低价提供内容,也不收取作者的数据处理费或发行费等,期刊的主要利润来源于第三方付费,如广告商或平台赞助商等。这种付费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术期刊,因为学术期刊刊登的是严肃、严谨的学术论文,受众专业面窄小,不太容易吸引广告商,尤其是社科类学术期刊。但笔者认为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平台是可以在第三方付费盈利模式上大有作为的。这三种方式并不冲突,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综合实施。

从盈利方式来分,又可以分为版权盈利、服务盈利、广告盈利、终端阅读盈利、会员制盈利等模式。(1)版权盈利模式,即依靠所发表论文的版权来盈利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向读者收取费用。(2)服务盈利模式,即在数字出版平台提供发表、下载论文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向用户提供相关增值服务项目,如教育培训、技术咨询、资料搜集、会议交流等。(3)广告盈利模式,即通过在数字出版平台上植入广告链接,或直接进行广告发布的方式,获取一定的广告费。尤其是科技期刊,其内容虽窄,但由于实用性强,因此相关行业、专业内广告针对性也强,因此相对更容易吸引广告商。(4)终端阅读盈利模式,即开发相关的终端阅读软硬件,并以此进行盈利。这种方式对传统期刊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要求较高,因此实行起来有一定难度。(5)会员制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实际上是借鉴了目前最为流行的会员制形式,平台受众(包括作者、读者、广告商等)可以通过注册不同级别的会员享受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而数字出版平台的运营者,则通过收取会员费用来实现盈利。同样,上述几种模式不存在冲突,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综合实施。

当然,所有上述盈利模式的实现都建立在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出版平台基础之上。而一个完善的数字出版流程的建立,需要强大的技术、人力和资金支持。这对于我国传统的只拥有一到两本杂志的科技期刊社而言,是不切实际、不可行的。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而散的现状,很有必要从宏观上对既有资源进行整合,使科技期刊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强强联合,打造出独立的专业化内容运营平台,从而实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数字出版流程,并最终实现盈利。在下文中,笔者拟根据江西省有色行业科技期刊的现状提出一套整合方案构想,供大家商榷探讨。

三、关于江西省有色行业期刊组团建立数字出版平台的初步设想

江西省是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的重要基地,其铜矿、金矿、钨矿等都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以铜冶炼为例,江西省不仅有全国铜冶金行业的最权威的冶金设计院——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07年已改制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走向国际工程公司模式);还有全国最早也是最大的铜冶炼企业江西铜业公司,其下属的贵溪冶炼厂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铜冶炼厂,目前其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二;还有为冶炼技术提供理论支撑的高校科研力量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这些资源使得江西省成为有色领域的重要基地,因此江西省也拥有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有色行业科技期刊,例如《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铜业工程》、《江西冶金》、《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等。这几份科技期刊都属于有色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内容各有侧重,在国内有色行业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均未形成强有力的优势地位。目前,这几本杂志无论是出版内容上还是经营上都是各自为政,难免陷入学术期刊的同质化、劣质化泥潭,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此类科技期刊要想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应结合其鲜明的工科期刊的特点,系统分析数字出版转型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对其进行数字出版准确角色定位,设计建构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字出版模式。

笔者跳出单个杂志的层面,在江西省期刊出版的层面上对这几个期刊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如果能集各家主管主办单位的技术力量之长,综合各个杂志的影响力,建立一个江西省有色行业期刊数字出版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色行业“在线学术平台”,必定能够在众多有色行业大专院校、勘察设计院所、工程公司、厂矿企业、机械制造等相关企业中找到更有针对性的受众群体。具体的设想如下:

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或企业用户,可以注册为“在线学术平台”的用户,向网络平台投稿,通过平台编辑人员初审后发给评审专家,通过同行评审的稿件可以根据作者意愿、稿件内容和质量发至平台内所属的相关期刊,限期选用。若作者愿意“OA(开放获取)出版”,未被期刊录用的稿件可在OA平台发表,发表的文章注册DOI号。论文在平台以专栏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个平台在不改变纸本期刊结构的基础上与网络两条腿走路,网上投稿审稿,纸本出版与网上发表可同时进行。

在这个构想里,有这样几个特点:

(1)结成出版联盟的期刊,各自纸质版并不影响其独立出版,但是平台编辑统筹规划,依据内容更有效地调配栏目文章,使几个期刊均能立足于自身特色,互补互助,做强做大。同时,审稿不通过的论文,给予在数字出版平台OA发表的机会,使一部分研究内容有争议、内容质量稍显不足但又有一定借鉴价值,且作者有强烈发表意愿的论文能够以开放存取的形式发表,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参阅交流。

(2)建立更为权威的评审专家库。这几家期刊依托各自的主管主办单位,都有强大的审稿专家库。不同专家库的成员各自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在现阶段各自为政的状况下,几家期刊经常会出现交叉送审的现象。如果能组成出版联盟,审稿专家可以有机地结合、组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权威评审专家库,专家库直接由数字出版平台关联管理,审核效率和质量会有明显提高。

(3)OA出版的文章注册DOI号。DOI号是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是数字对象唯一性的“身份证”号码。这可使OA出版的论文具有可识别、可追踪的身份代码。

(4)可以整合几个主办单位的优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知识数据库。在保证出版内容质量和专业权威的数据库内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如内容检索、資料查询、技术交流、技术咨询、广告宣传)。在用户使用数据库和享受增值服务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步地为出版平台赢得口碑,进入良性的复合型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6]。

当然,这种整合多个期刊,建立数字出版联盟平台的构想,尚处于萌芽状态。由于几本杂志的主管主办单位不同,各个单位考虑掂量的利害关系也会有所不同,要将几本杂志进行优化整合,需要几个主管主办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因此落实起来会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省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中进行协调、沟通与引导。如能实现,这个数字出版平台将成为江西省出版行业的重要里程碑,也必将带动江西省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从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并获得盈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而散的状况,单凭某一两个期刊要形成规模化的数字出版平台是很难的。因此,笔者认为强强联合,形成规模效应,也是满足数字出版立体化配套资源(技术、资源、人才)的客观需求。尤其是对于受众面较窄的科技期刊而言,在转向数字出版,并企图获得盈利的过程中,有必要抓住期刊内容的特点和受众的需求,多种盈利模式同时进行,在确保内容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值服务,建立起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读者以及相关广告厂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达到通过数字出版获取盈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7-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l

[2] 中国报告大厅.2014年我国网民数量和上网时间统计数据分析[EB/OL].(2014-12-05)[2015-03-20].http://www.chinabgao.com/ stat/stats/39320.html.

[3] 李南.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后的思考[J].今传媒,2013(2):121-122.

[4] 谢起慧、汤书昆.当前阶段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854-858.

[5] 罗紫初、刘锦宏、代杨.网络科技文献出版利用与评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 邹琦.在线出版的典型盈利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作者简介:江西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杂志社有限公司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盈利模式
体育用品制造业盈利模式分析
汤臣倍健轻资产盈利模式研究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