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任由培训机构“绑架”学校

2017-02-18 07:28顾明远
教书育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绑架普通班特长生

顾明远

不能任由培训机构“绑架”学校

顾明远

校外培训机构确有存在的必要,但也要加以整顿。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推进素质教育,不应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

不久前,在某市与几位小学校长座谈,校长们向我诉苦,说学校都被培训机构“绑架”了,几乎全市的小学生都在课后上培训班,参加小升初的竞争。我觉得奇怪,小升初不是就近入学,不用考试了吗?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竞争?校长们告诉我,虽然小升初不用考试,但有一个口子,即可以招收少量的所谓特长生,于是家长们都想通过特长生的渠道进入所谓的优质学校。另外,民办中学不受区域限制,可以跨区招收优秀学生,也造成考试竞争。再有,许多优质中学都设有实验班。这种实验班是在学生进校以后,通过考分定的,成绩优秀的上实验班,一般的上普通班,实际上是过去快慢班的翻版。

一位家长告诉我,必须让孩子上补习班,否则到初中被分到普通班,学校对普通班不重视,没有好老师。培训机构就这样乘虚而入,“绑架”了学校,“绑架”了家长,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搅乱了素质教育。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破解培训机构“绑架”学校的困境。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出台一些政策,抑制教育的无序竞争。

首当其冲的是大力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教育竞争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子女进入优质学校,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教育均衡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教育恶性竞争的难题。

同时,要堵住优质学校招收特长生的口子。为什么普通学校就不能培训特长生?开这个口子还是教育不均衡思维作祟,认为优质学校才能培养特长生。特长生不是揠苗助长出来的,而是凭着个人的天赋和从小培养兴趣爱好以后逐渐形成的。就像鲁迅90年前在北师大附中的演讲《未有天才之前》中所说的,培养好花,先要有泥土。恶性竞争的生态环境中,是培养不出天才来的。

此外,初中学校应取消以成绩优劣而分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但用成绩来分班,会给普通班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而给实验班的学生造成优越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可以用选课制的办法来因材施教。学校当然可以设立实验班,名副其实地开展某方面的实验研究,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实验班,而不是变相分高低班、快慢班。

师德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有个别教师不认真上课,让学生去上校外补习班,对这样的教师要严肃处理。

其实,学校也可以在课后开展多样的课外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抵消学生去培训班的枯燥学习。现在教育部门规定,小学一般在下午3点半钟就放学。放学以后学生到哪里去?许多家长尚未下班。学校应把孩子管起来,组织一些孩子喜爱的活动,包括特长生的活动。但有些地方教育部门为了不增加老师的负担,补贴经费让学校到外面请辅导老师来校辅导。这就难为了校长,到哪里去请校外辅导老师?校外有那么多合格的老师吗?我弄不明白,我问校长,为什么不能请校内自己的老师来辅导?回答说,因为不能给本校老师发补贴。这种政策让人不可思议。

校外培训机构确有存在的必要,但也需要加以整顿。有些特长生需要特殊的培养训练,某门学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需要个别辅导,但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推进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应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

总之,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转变教育观念,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学习,采取多种举措,破解培训机构“绑架”学校的困境。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绑架普通班特长生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
港书商亲笔信让“绑架”谣言不攻自破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消除体育特长生考前过度心理焦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