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历史素养,打造历史学思课堂
——学思课堂模式下的历史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2017-02-18 12:57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刘丽丽
中学政史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思乡土课本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刘丽丽

提高学生历史素养,打造历史学思课堂
——学思课堂模式下的历史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刘丽丽

本学年,我校提出了推行学思课堂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提出“通过‘学思’课堂改革,实现教师运用学科思想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的目标;实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学生的学科思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的总体改革目标。我校历史教师在学习和研究中形成共识:历史教师应在处理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和办法,以适应打造我校历史课堂的需要。

一、阅读历史课外书,撰写历史小论文

每年的高二第一节历史课,老师讲了学习世界近现代史的目的后,要求学生在课后看一些有关世界史的书,并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他们写的小论文有:《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四星上将——巴顿》《纳粹枭雄——戈林》《诺曼底登陆》《决战中途岛》《太平洋战场》《精确的突中伏击》《战争尾声——布拉格战役》等。一位同学写的《大西洋战场·上篇》达6800字,参考了《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海军空战》《二次大战著名统帅》《从将军到总统》《二次大战三巨头》等书。有的学生关注海湾战争;有的喜欢兵器知识,自己制作了不少舰船及其他兵器的模型。他们写的小论文虽然稚嫩,但从选题上可以看出,学生们喜欢历史,关心时事,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少年壮志。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历史贴近现实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从组织课堂讨论开始的。我们组织讨论“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为什么没有像德、日那样成为法西斯专政的国家”等问题。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选择与课本内容有关的题目,自己看课本,看课外书,找材料,再到课堂上演讲。学生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课很新颖,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让历史贴近现实,联系实际,一些复杂的问题则由老师作专题讲座。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课生动活泼,把课本知识学活了,真切地感觉到历史贴近了现实。让学生参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引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三、加强东营乡土史的教学

东营是孩子们的故乡,他们都深爱着这片土地。对学生进行乡土史的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2011年的高一年级开始,我们把乡土史的内容分解到各册教材中去。在进行乡土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从报纸杂志中收集有关资料,要求学生每人参观一处名胜古迹,写简介和观感。这样,学生就能够把课本知识和形象的历史文物结合起来,真切地体会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

四、改革考试方式

通常的考试都是闭卷笔试,一张试卷一份标准答案。由于试题和答案出自课本,死记硬背也就成为学生应付考试的主要办法。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考试的方法也在改革。2011年12月,高一历史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解释和说明历史的能力。另外,教师根据学生负担过重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出了两份程度不同的试题,A卷的复习范围较窄,试题相对容易;B卷的复习范围较宽,试题相对较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试卷。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卷,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全部选了B卷。我们认为,考查学生的成绩主要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的一次考试。期末考试各科都要考,学生负担重,不能让学习有较多困难的学生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来,应该让每个学生在期末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

这一切仅仅是开始,不少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在现有情况下,怎么把素质教育、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我校学思课堂构建进行有效结合呢?就我们的体会而言,改革最大的阻力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在于习惯势力对我们的束缚。这需要观念的转变,要不断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我们要继续努力,发扬开拓、创新和改革的精神,使我校的历史教育和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的历史素养有较大的提高,积极打造我校历史学思课堂。

猜你喜欢
学思乡土课本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运用“让学思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乡土中国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