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发展学生历史思维

2017-02-18 12:57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朱益林
中学政史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火花高中历史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朱益林

问题探究,发展学生历史思维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朱益林

问题探究法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结合教材所学内容,为学生设定一定的问题,使得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逐渐养成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有效发展历史思维。接下来,笔者将从任务驱动、激荡火花、建构体系这三个层次入手,谈一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开展问题探究,使学生们发展自身历史思维。

一、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也不尽相同,学生们学习和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现象,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发展思维,主动探究相关知识,提升学生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内容时,先带领学生们熟悉了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逐步发展,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学生们对这部分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采用提问题,从而进行任务驱动的方式,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并有效引导学生们对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我向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如此快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最终的失败呢?《天朝田亩制度》包含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有哪些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学生们结合这两个问题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在书本中找出答案。

二、多元互动,激荡火花

高中历史学习不能够只依靠课堂听讲和一个人的钻研,还需要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开展多元互动,也只有通过多元互动讨论,才能够更深层次地探索相关历史知识,激荡出历史思维的火花。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提供给学生们一个开展多元互动讨论的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身意见,从而激荡思维火花。

例如,我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不仅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探究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还要求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学生们在小组内探讨完毕后,我又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其他学生在听取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总结,并采用辩证思维去看待其他学生的发言,做到在激荡思维火花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生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学会了全面地思考问题。

通过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多元互动交流的平台,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性,还能够广泛拓展学生们的知识外延,使得学生们明确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们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激荡思维火花。

三、归纳迁移,建构体系

高中历史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学生们若是零散地进行记忆,肯定会十分吃力,学习的效率也比较低。针对这一现象,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们及时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迁移至其他知识点,使学生们形成知识网络图,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时,先为学生们讲解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们了解了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并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推进以及历史功绩。在学生们大致了解了这部分的内容后,我要求学生们将有关辛亥革命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汇总,尤其要求学生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不仅能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链接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们建构起历史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运用问题探究法进行高中历史相关内容的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将诸多历史事件有效地串联起来,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历史知识网络图,进而形成缜密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火花高中历史
持久的火花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桑德斯镜头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钱穆《国史大纲》“洪杨之乱”平议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历史课堂教学视角的选择与实践——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