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理性精神的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

2017-02-18 12:57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中杨玉林
中学政史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生会理性精神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中 杨玉林

高中生理性精神的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中 杨玉林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为了解当前高中生在新时期的理性精神状况,笔者编制了《三门峡市一高学生理性精神调查问卷》,对高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950份,收回有效问卷932份,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问卷设计了12道题目,为了让学生无所顾忌、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令调查数据更真实有效,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技术统计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绝大部分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能够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展现人生智慧。69.21%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92.17%的学生认为应该对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64.4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健康成长的作用非常大,63.20%的学生不信仰宗教,相信科学,54.83%的学生对宗教有损国格的行为非常愤慨。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48.71%的学生首先会想到国家利益,46.89%的学生会有所兼顾;在买东西时,发现收款员多找了自己钱,82.51%的学生会马上把钱还给收款员;当捡到别人钱财时,49.14%的学生会积极寻找失主,44.10%的学生会主动把钱财上缴有关部门;借别人钱物后,96.14%的学生能按时归还;考试时看见别人作弊时,有91.52%的学生会保持平静心态继续答题;在如何看待中国明星加入外国国籍问题时,60.41%的学生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他们的个人自由;78.76%的学生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以上情况表明,同学们的思想素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有些高中生的理性精神仍不尽如人意,个别学生缺乏科学精神,趋向务实化、功利化,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不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调查数据看,仍有4.29%的学生不认同马克思主义,26.50%的学生觉得无所谓;2.58%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对在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5.2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开展;30.4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健康成长的作用一般,5.0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健康成长的作用非常小;21.78%的学生信仰宗教,15.02%的学生半信半疑;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还有4.40%的学生首先想到个人利益;在买东西时发现收款员多找了钱,14.81%的学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是否退还,2.68%的学生还会拿钱马上走人;当捡到别人钱财时,6.76%的学生会留着归自己;考试时看见别人作弊时,有3.65%的学生会找机会自己也作弊,还会有4.83%的学生看看别人的反应,再做决定;在如何看待中国明星加入外国国籍问题时,28.33%的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他们缺乏爱国精神,11.2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8.26%的学生认为人的价值是获得大量的金钱和社会地位,12.98%的学生没有考虑过。

二、培养高中生理性精神的对策

理性精神即对理性的追求与坚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立、辩证、批判的品质和行为特征。理性精神的养育在于培养有思辨理性的公民,它关系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和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然而,人的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活动中形成、在过程中内化、在引领中提升。

1.营造生活情境,激发理性思维。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创新课堂模式,营造生活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情境的主体,把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真实地联系起来,既能轻松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又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巧妙地回答、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规律的客观性”时,让学生在理解哲学原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凸显学科特点,唤醒理性认识。

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一般原理,这些原理能够运用到各种不同的现实生活细节中。在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学生听了多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了解了多少原理和命题,而在于教师要升华教材知识,引导学生把握其中蕴含的理性精神。以生活与哲学为例,哲学合乎逻辑的推理和经得起批判的检验滋润我们的理智思维,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既是理性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素养,所以我们要通过哲学教学引导学生领悟哲学理论蕴含的反思意识,理解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质,唤醒理性精神。例如,在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笔者引用了犹太人的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豆子卖不出,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以后就可以卖豆芽;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成豆苗卖豆苗;豆苗卖不动,可以移入盆中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可以移入土壤中,几个月后就可以结出许多新豆子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前途是光明的,天生我才必有用;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通过自我奋斗,才能达到追求的目标。

3.引导辩证思维,促进理性思考。

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应将课程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让学生在经历中形成素养。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在思辨活动中形成辩证思维,做理性思考者。辩证思维是用整体的、全局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等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辩题:观点一,抵制“洋节”;观点二,引进“洋节”。思考:你赞成哪种观点?依据是什么?这样的辩题充满辩证思维精神,引发学生的思辨。学生畅所欲言,思维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教师再进一步点拨,促成学生的思维升华:对待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不应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应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以活动为载体,提升理性精神。

除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这个主阵地,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升理性精神。一要全盘考虑团委学期工作,安排主题多样的国旗下演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行和修养操守等。二要创设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有利环境,如文化墙的打造、校园标语的设计、校园广播的内容选取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三要通过《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教学,渗透辨是非、明善恶教育,培养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四要通过班会或个别谈话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荣辱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五要引导学生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入手,不断自省,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使他们在人格上不断迈向自我完善等。

注: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行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CJYC16091230。

猜你喜欢
学生会理性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以榆林学院为例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拿出精神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