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造有效教学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

2017-02-18 12:57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李栋平
中学政史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资源探究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李栋平

“互联网+”打造有效教学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李栋平

一、目标定位:简洁明了

“互联网+”时代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和教学思维,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追求。在有效教学中,“有效”和“教学”是对立统一的,体现了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统一。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共同构成了有效教学的三要素,也是有效教学的本质特征。其中,有效果指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设计相统一,有效率指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符合一定的比率,有效益指的是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统一的程度,从而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整合发展。

因此,我在《市场配置资源》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解释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能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能分析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基本知识。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

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科学表述,从三个维度阐述,简洁明了,层层推进,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体现了“互联网+”在推动课堂有效教学方面的作用。

二、内容呈现:碰撞思维

“碰撞”体现了“互联网+”在课堂上的重要影响,正是由于“互联网+”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深度融合,才告别了思想政治课一直以来的枯燥与乏味,带来更多的思维碰撞,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思维的重要方面。

在新课导入上,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课前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票证,并列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引入新课。这种导入简单而质朴,但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符合当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

于是,在教学环节上,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活动1 微课探究,夯实基础。看微课,读教材78页漫画。思考: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试对这些方式作出利弊比较。

活动2 通过微课学习,结合教材79页内容,理顺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利与弊,并在白板上尝试构建市场配置资源运行机制图表。

活动3 小组合作,探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市场秩序的关系,理解市场规则的含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并结合课文81页内容,合作探究市场失灵的表现,区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完成随堂练习“连一连”。

教学活动设计中,笔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对于一些小组经过探究依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平台上进行组间解决,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生成的乐趣,极大提升了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拓展升华:意犹未尽

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学生带来了精彩和富有个性的板书小结,经过小组全体同学在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各小组都设计出了风格别样的知识框架体系,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提升不可或缺的一面。

在“互联网+”新常态下,教师只有全面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更为高效,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注:该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陇原名师”工作室专项课题(GSGB[2015]MSZX080)《“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课资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