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习惯语”

2017-02-18 20:26文/邹
快乐语文 2017年7期
关键词:气死不争气差点

文/邹 师

不能忽视“习惯语”

文/邹 师

学习语言,了解语言习惯很重要,比如下面几组句子,你从语法角度去解释很难说通。

1.(1)这道题太难了,我好容易才找到答案。

(2)这道题太难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答案。

2.(1)他们还是小学生,难免会犯这类错误。

(2)他们还是小学生,难免不会犯这类错误。

3. (1)他太不争气,差点把我气死。

(2)他太不争气,差点没把我气死。

4. (1)操场上好热闹。

(2)操场上好不热闹。

5. (1)演魔术的同学本事真是了得。

(2)演魔术的同学本事真是了不得。

上面各组句子中的两句话都差了一个否定词,可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具体而言:“好容易”与“好不容易”都表示很不容易,“难免”与“难免不”都表示很难避免,“差点”与“差点没”都表示就差一点没有达到某程度,“好热闹”与“好不热闹”都表示很热闹,“了得”与“了不得”都表示很不同寻常。“不、没”等否定词的出现,为什么没有改变词语的意思呢?同学们或许没想过这个问题,待真正被问到时可能会说:“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这个回答并不是敷衍,吕叔湘、朱德熙等著名语言学家就曾针对这个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说它是汉语的语言习惯,属于“习惯语”。既然是“习惯语”,由大家约定俗成,在一般情况下确实没有解释的必要了。倘若真要细究起来,将会涉及说话人的语气、心理状态和对表达对象的感情等。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说“好容易”和“好不容易”的时候,你的语气、感情等是不是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区别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组意思不同的句子加深体会:

(1)作业不多,我好容易就做完了。

(2)作业很多,我好不容易做完了。

上组中(1)句的“好容易”和(2)句的“好不容易”能换着用吗?显然是不行的。如果你熟悉汉语语言习惯,轻易就能分辨出来。

语言习惯真的很重要,同学们在学习语言时,万不可忽视对“习惯语”的学习。

猜你喜欢
气死不争气差点
差点100分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不争气”的眼泪
请你悄悄地批评我
后悔
妈妈的肚子不争气
不争气的人
差点忘记了
差点忘记了
差点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