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皮影产业升级的思路与出路

2017-02-21 21:26张祥宇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7年1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传统

张祥宇

皮影,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孕育出的传统民间艺术,将戏曲类和窗花、剪纸等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绝大多数的皮影手艺人,以父辈传子辈的形式,将皮影传承下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放弃了这门手艺,皮影濒临失传。然而,国家政策对传统文化的支持,让皮影的发展看到了一丝曙光。

本文以皮影的色彩为切入点,对比传统皮影以及现代皮影,以产业的角度,研究皮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将“互联网+”的概念融入皮影行业的发展方向,让互联网带动皮影行业的发展,让皮影产业升级。

一、皮影的历史

关于皮影的发展历史有两种,一种是:皮影艺术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这就是说在距今2000多年前即有皮影戏了。传说在汉武帝刘彻时,因其爱妃李氏夫人过早去世,帝思念不已,时有齐人少翁言能至其神,于是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帝居他帐遥望。见有好女如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仿佛是夫人之像。另一种说法是以目前能查阅到的文字史料为依据,认为皮影戏是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发明兴起的。前者以推理而立,后者以史料为据。

二、当代皮影

当代皮影的派系主要以地域划分,从北疆的黑龙江到南海滨城,从川陕、青海到青岛,台湾,都有皮影戏的表演活动。皮影戏在我国北方一般被称之为,“皮影戏”,在南方一般称之为“影戏”、“影子戏”。然而各地区又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如山西称皮影戏为“纸窗戏”、“皮娃子戏”;陕西称“牛皮娃娃影”、“隔帘说书”;甘肃等地称皮影戏叫“兰州影”;黑龙江一带称之为“东北影”;青海地区称皮影戏为“灯影戏”;湖南、湖北则称之为“影子戏”;到了江、浙一带称皮影戏曰“皮囝囝”;而广东、闽南则称之为“皮猴子戏”或“竹竿影”;在辽宁一带称皮影戏为“辽南影”,而在唐滦一带称之为“驴皮影”、“唐山影”、“乐亭影”、“滦州影”等等。1

皮影戏的唱腔大多结合当地流行的唱法,比如唐山皮影经常使用唐山的评剧唱腔;青海境内的藏戏皮影队,专门用藏话演出皮影等。纵观全国的皮影艺术,从唱腔以及造型两方面来看,陕西皮影以及唐山皮影在这两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唐山皮影,如附图所示,除了传统的皮影戏之外,开创了“荧光皮影”这一新的皮影戏种,在传统皮影的基础上,用荧光颜料为皮影上色,上演了如《飞天》、《观世音传奇》、《三岔口》等作品,在国内外荣获诸多奖项。

“荧光皮影”又被称作“黑光皮影”,与传统皮影不同的是,幕布不再是白色,而变成了黑色,皮影的颜色也不再拘泥于五种,而是添加了很多其他的顏色,比如说紫色、深蓝色、浅蓝色等,让皮影戏更加丰富。同时,现代皮影戏的唱腔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比较多的形式是“多对白,少说唱”。

三、皮影+

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将皮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或者产业相结合,扶持皮影行业,让行业升级。

(一)、皮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

1、皮影+芭蕾

“皮影+芭蕾”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一个80后的皮影艺术团率先进行了这两种艺术相结合的尝试,让观众耳目一新。在“天天向上”这个节目中,这个皮影艺术团为大家展示了《喜舞迎春》这一芭蕾舞剧目,不同的是,表演者是一个影人儿,诸多在传统芭蕾舞中不能够展现的舞蹈姿势,在这个剧目中得以展现,而皮影戏也不再局限为地方戏这种平民化的戏种,与芭蕾的融合让皮影戏更具有观赏性。

2、皮影+舞蹈

在某一年春晚中,一群唐山的老太太为我们带了一个舞蹈《俏夕阳》。在《俏夕阳》中,这些老太太将皮影模仿得惟妙惟肖,除了在形态上进行模仿以外,在色彩上也沿用了传统的皮影颜色。表演者身着红色、绿色的服装,背景红、黑、白交替出现。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的撞色,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印象深刻。

3、皮影+影视

第一部电影在1895年上映,而皮影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可以说,皮影是最早的幕影娱乐形式。皮影与影视的结合已经有很多成熟的例子,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影、电视剧等,前人都有过尝试。

《猪八戒吃西瓜》、《武松打虎》、《铁扇公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英战吕布》等,都是以皮影为元素的国产老动画。国外也有了类似的皮影动画,与国产动画不同的是,国外的动画多以影子来表现人物,人物的动作跟木偶更加类似,布景多以剪影的形式展现。

张艺谋曾经拍了一部电视剧,《活着》,改自余华的同名小说,以皮影为线索,将男主人公的一生串在了一起。皮影戏对于那一代的人来说,就像是动画片对于我们,是童年不可或缺的快乐。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快乐的记忆,给男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一丝慰藉。

然而,对皮影与影视结合的剩余价值开发不足。在每一部迪士尼动画片上映之后,迪士尼乐园里都会加入这部动画片当中的人物形象,同时开发其大大小小的衍生产品。从家纺到玩偶,从手机游戏到玩具,多产业线的支持,让迪士尼的产品火遍全球。相比之下,我们对与皮影的开发明显不足。一部皮影动画的开发,除了能够带来票房的收益,在对皮影的开发上,可以进行的更加深入。皮影具有更强的互动性,虽然制作工艺复杂,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很容易进行皮影表演,具有趣味性和欣赏价值。

4、皮影+油画

在20世纪出,就有人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旨在结合中西文化,让中国的艺术走向世界,很多艺术家也进行了尝试。

油画是具有很强的西方艺术色彩,在《皮影情景》中,作者将皮影、京剧、古文字结合在一起,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

皮影与油画的结合也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二者的融合,将成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

(二)、皮影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很多产业极力将传统文化融入本产业中,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传承文化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1、皮影+服装行业

我们可以从一些国际红毯上看到,很多中国女星将中国传统文化“穿在”身上,青花瓷、皇后凤袍,甚至是传统东北花袄,很多传统元素给设计师灵感。在此,对传统文化的雅俗不置评价,仅就服装行业融入传统文化之举,加以评论。

皮影融入服装行业的先例我还没有找到,如果将皮影逐步融入“衣、食、住、行”之中,让皮影艺术除了具有观赏性,还具有实用性,想必是会成为皮影产业发展的一大突破。

皮影的色彩绚丽,极具有民族特色。除了使用大红、大绿的搭配,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外,镂空、光影的运用更能体现皮影的特色,也能够增加服装的层次感,体现中国太极中“虚虚实实”的意境。与京剧脸谱的结合,与窗花、剪纸的结合,给皮影更多的内涵。皮影中的各种元素,都可以给设计师以灵感,若能运用得当,必能带来新的“皮影热”。

如皮影与传统刺绣相结合,除了能够作为装饰品以外,刺绣与服装行业的结合,也让刺绣这一艺术传播范围更广。皮影中有很多元素可以给设计师灵感,但是,也需要制作者的细心,才能够真正地创造价值。

2、皮影与家纺

现在很多皮影以其传统形式,出现在很多旅游景点里,或者是作为特定人物肖像,成为创意礼品之一。但是,其主要功能,还是装饰。

我们不难看出,如刺绣、京剧脸谱等元素,融入到家纺行业中,加入这些元素的家纺制品,在同等材质的情况下,价格都有所提升。

皮影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如果能够融入家纺制品中,不仅能够增加家纺的观赏性,也能让皮影具有实用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互联网+”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旨在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扶持传统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已经结合了很多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购买电影票,选择合适的场次、自己喜欢的座位,省去了排队买票的麻烦;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订餐,甚至是看病。互联网逐步将人与服务直接的联系在一起,将互联网和皮影链接在一起也再不是痴人说梦。

联想手机等一些手机品牌,都举办过UI设计大赛,这些比赛中,都有一些与皮影相关的设计。通过将皮影融入手机UI设计,可以看出,无论是将皮影完整的使用,还是将皮影中的部分特性进行选取,皮影正在逐步向人们的生活回归。

由Keyloft LLC开发的《功夫轿子2》,如图2所示,融合了中国独特的皮影戏风格和中国著名的古画“清明上河图”,荣获多项国际APP大奖。

国内外也开始出现了很多融合了皮影元素的网络作品,如影子动画、影子舞蹈等,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进行传播。

同时,皮影已经逐渐成为创意礼品的热门选择,皮影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人物的设计,不再是传统的生、旦、净、末、丑,普通人物,明星演员,动漫英雄,都可以进行雕刻,上色。传统手工皮影的制作工艺较为烦琐,通过现代化机械的制作,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驴皮、牛皮等,让皮影更易储存和流通。通过互联网的便利,为消费者定制独一无二的皮影,这样,不仅在北京,在全球各地,都能拿到屬于自己的皮影。

四、结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许许多多的工艺逐步被历史淘汰,被人们遗忘。皮影经历了2000多年的沉浮,从黄泉贵胄的玩物,到平常百姓的舞台,在皮影的传承过程中,也记录着中国的兴衰历程,在这2000多年的演变中,皮影也逐步的融合了很多艺术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皮影造型考究,颜色艳丽,唱腔多变,能够很快地融入百姓的生活,洋溢着朴素的民间生活情趣。因为极强的可塑性,让皮影流传至今,也正是因为这种可塑性,增大了皮影的产业升级可实施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前人大量的智慧,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不忘本,不因盲目的追求流行文化,而丢掉已有的经典。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传统
我们来演皮影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皮影戏
月光皮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老传统当传承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