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2017,在滨江快乐创业、幸福生活

2017-02-22 06:33中共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
杭州 2017年1期
关键词:滨江高新区人才

詹 敏 中共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

滨江2017,在滨江快乐创业、幸福生活

詹 敏 中共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

杭州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综合排名第六位,2015年8月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高新区(滨江)又完成了一份满意的答卷,G20峰会讲好了滨江故事,创新驱动实现了全年红,预计实现GDP875亿元,增长13.5%以上;财政总收入235亿元,增长17.7%,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增长26.2%,产城人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被新华社报道称为全国区域发展的第三代样本,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全国8个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计划序列。

2017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和“十三五”规划全面铺开的关键之年,高新区(滨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区第五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推进三次创业,全力加快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加快全域城市化、景区化,加快城市国际化、智能化,加快生活便利化、品质化,全力打造中国方案浙江样本的滨江精华版,让新老滨江人在这里快乐创业、幸福生活!

高新区源于经济转型,为产业而生,因创新而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高新区(滨江)的历史使命。如何让辛苦的创业过程变成快乐的事情、让创新在高新区(滨江)持续迸发,是高新区(滨江)一直坚持在做的事,也是今后必须坚定干下去的事,是高新区(滨江)推动产业报国的责任担当。

快乐创业就要营造好环境和氛围。要弘扬“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滨江创业文化,支持创新者再创新、创业者再创业,更要鼓励创业失败者再创业。要紧盯科技创新,依托创新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水到渠成的创业。要围绕支持创新而改革,营造适应创新、引领创新的政务环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创新中心。

快乐创业就要确立主导产业。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是滨江现有的优势主导产业,必须继续巩固发扬、做大做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还要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等新领域、新产业,打造新蓝海,努力形成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两轮驱动。

快乐创业就要打造合适的平台。第一,“滨江就是一个大孵化器”,是一个大平台,要乐于建苗圃、做园丁,努力让优质种子在滨江合适土壤中发芽、成长、壮大,扎根在滨江,从滨江走向世界。第二要建好生态创意城、物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和奥体博览城五大平台,成为城市和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要建好专业化的特色园区,形成产业集聚的园中园。第四要建好孵化器、众创空间,要鼓励孵化器、众创空间多元投资、专业管理、集群发展,2017年计划新认定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13家,在孵企业1300家。

詹敏在滨江区第五次党代会上作报告

快乐创业还要有科学的服务理念。一方面要顺应人才新动向,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一重要位置。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坚持引进和培育两条腿走路,持续深化“5050计划”,“把人才搞得多多的”;要针对人才的个性需求,解决好人才子女入学、优质医疗、文体生活等具体问题;要启动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探索研究国际学校问题。另一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精准扶持企业,“差别化,才能精准化”,当好“店小二”,绝对不能见什么客人都上一样的菜。对人才,要按照个性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对初创企业,要首先解决场地和天使投资的问题;对成长性企业,要大力支持产品应用和市场开拓,鼓励先研发后建楼;对领军企业,要大力鼓励技术创新衍生发展、模式创新融合发展;对总部经济,要特别关注企业的新领域新业务。

滨江区源于农村变革,为城市而生,努力让生活更美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是滨江的大情怀,如何让这座城市有温度有记忆,成为人们不愿割舍的“心头好”,让新老滨江人在此安心是高新区(滨江)必解的课题。

幸福生活就要有绿色宜居的美丽环境。一流高新区必须有一流环境,要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全域景区化,形成富有特色的科技新城形态。要坚持城市留白,实现科学、有序、高效开发,形成“不空不实”的城市形态。要彰显滨江的自然禀赋,开工建设白马湖景区二期,完成冠山公园一期,努力让城市处处能见山见水见公园,让人与自然紧密融合。要强化城市建筑美学,加强城市第五立面和天际线等规划管理,摒弃千篇一律的“火材盒”,让城市建筑的现代感和江南特色在滨江融合。要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消除劣五类水;加快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留住城市的记忆。

幸福生活就要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就是竞争力,必须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改善教育环境,乐于将一切资源向教育倾斜,全力打造全市最优教育强区。推进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老年人教育和社会化培训体系建设,打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区。要研究推出办学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全年要完成钱塘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建设,并开工建设4所学校(幼儿园)。

幸福生活就要有完善的公共配套。加快推进医院设施建设,完成西兴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形成与浙医二院、省儿童医院、武警医院等大型骨干医院功能互补、优质均衡、多元发展的医疗体系,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健康滨江”。运营好医养护一体化的阳光家园福利中心,大力推进社区托老养护中心建设,让老有所养老有优养成为现实。要完善一流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地铁和江南大道地下快速路、萧闻路、江虹路跨铁立交等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无线滨江”建设,让高质量无线覆盖成为滨江的标配。

幸福生活就要有贴心的社会服务。加大商业服务供给侧改革力度,满足市民的多元消费需求,建成龙湖天街、星耀城二期并开业,启动实施安置小区商业业态规划,让更多人消费在滨江。建立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体制,发挥好区内各类场馆和中小学文化体育场馆作用,引进和开展各类群众文体运动和赛事,让“运动、艺术、科技”元素不断充实滨江居民的生活,让“大妈学跳舞、大伯学健身”成为新风尚。推出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社区组织建设,让社区小区成为令人温馨的大家园。

猜你喜欢
滨江高新区人才
人才云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高新区“三十而立”——高新区成全省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45公里滨江贯通,上海市民收到最赞新年礼物
美丽的滨江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