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了,东北人没“猫”起来,玩上了

2017-02-22 05:56马晓成
新农村 2017年1期
关键词:冬泳松花江江面

□马晓成

冷了,东北人没“猫”起来,玩上了

□马晓成

2016年12月21日是冬至。从21日开始,北方的人们将开始数着日子,度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数九寒天”。冰雪是大自然的独特馈赠,一到冬季,大自然就会用一支神奇之笔,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画出晶莹剔透的画卷。在吐口唾沫就能冻成“钉”的天气里,东北人是不是都“猫”了起来?其实并没有,大家正热闹着欢乐着呢!

冬泳——倍儿爽

夏季奔涌向前的松花江水,在寒冬的封印下一副宁静姿态,任凭人们在它的身上行走。然而,一群寻求刺激的哈尔滨人却不甘于让冬季的松花江陷入沉寂。

已经年过五旬的哈尔滨市民禹晓峰扑通一下子钻进了江面上的冰洞中,不一会儿,他的同伴们也相继钻进了冰水之中,引得围观的人们一阵呐喊。这样的场景禹晓峰早已经习以为常。

说现在的哈尔滨滴水成冰并不为过。江边的灯柱、栏杆早已经挂满了冰柱,如果没有冬泳勇士们在水中劈波斩浪,凿出的冰窟窿不一会儿就会被薄冰覆盖。“刚出来或许有点冷,但是一跳进去就知道什么叫做爽!”禹晓峰说。

依照国际惯例,在温度低于11摄氏度的水里游泳,都可以称为冬泳。但在哈尔滨松花江的天然水域里,温度早已经跌破了这个标准。也正因此,凿冰成了冬泳爱好者们每天的准备工作之一。

“没冻实的时候用杆子凿,天冷到一定的时候就用铁质的‘冰穿子’凿出泳池来,这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冬泳爱好者刘仁福说。

据了解,1983年哈尔滨市就成立了冬泳协会,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等地,同样有许多冬泳爱好者。

与冰凌激荡,不仅展现了冬泳勇士们的强壮身体和过人意志,也感染了许多游客。来自河北的游客白云松说:“在这种冻到骨子里的天游泳,真的让人特别佩服,看他们游泳让我都有了冲进去的冲动,这感觉一定特别爽!”

冰球、雪地足球——心有多大,“体育场”就有多大

在绥芬河北海公园的冰面上,王世锋刚刚和伙伴们踢了一场雪地足球赛。没有专业的裁判,没有规则的球场,甚至连球门都是用摆在地上的冰块来标识的,但这些都没有成为一场雪地足球赛的障碍。

“我们现在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就会一起踢一场。随意,没有拘束,我们就这样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玩多了会让人上瘾。”王世锋说。

热爱运动的侯坤是哈尔滨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工,夏天游泳、打篮球是他的主要活动内容,而到了冬季,江面、室外冰雪乐园便是他工作之外最常去的地方。“这已经是我第五年玩冰了,也是第二双冰鞋。”

找块空地,找个时间,不必在乎硬件条件,冰雪和低温并没有阻挡东北人运动的脚步。东北的冬天,心有多大,“体育场”就有多大!

老游戏——不变的东北记忆

啪,啪,啪,一声声长鞭响起来,在冰封的松花江江面上,一个个“冰猴”嗡嗡地转动,老人、孩子奋力抽打着,江面成为一个巨型的运动场。

“冰猴”是东北人对冰上陀螺的称呼,在东北不同的地方,“冰猴”的名字也不尽相同。人们要在光滑的冰面上用鞭子不断抽打“冰猴”,让它保持转动。

于顺大爷今年已经60多岁了,一天都得玩上四五个小时。“动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冷了,每天都来玩,一天都不落。”和于大爷一起玩的老伙计大概有30多人,玩时间最长的已经有近十年了。

“小的时候就玩,可那时候是没别的东西玩,只能玩这些‘冰猴’、铁圈。现在是观念变了,更是把它当做锻炼身体的形式。以前大都玩木头做的,现在的‘冰猴’大多是金属的,重量大,玩起来健身效果更明显,而且作了修改,边转边响,比传统‘冰猴’更有意思。”于大爷说。

这样一个传统又简单的游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人们的生活。在于大爷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许多小朋友也在像模像样地玩着这个老游戏。

在黑龙江,“冰猴”是许多传统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一个。冰天雪地的时候,几乎在黑龙江任何一个公园里,冰爬犁、雪爬犁、雪地风筝这些项目都会带来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

更多欢乐,敬请亲自开启

随着气温的逐步走低,黑龙江等地的冰雪季正渐入佳境。

不久前,“冰城”哈尔滨向海内外发布了127项冰雪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以期做大做优今冬旅游市场。

许多体育项目,不亲自参与其中,往往难以真正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很多东北特有的冬季体育项目尤其如此,其中的趣味和魅力是图文难以传达的。想要体会有多欢乐?快快穿起羽绒服,背起行囊,来黑龙江打几个“出溜滑”,摔几个“腚墩儿”,你一定会爱上这里!

猜你喜欢
冬泳松花江江面
松花江
冬泳,勇敢者的游戏
可爱的红嘴鸥
取水隧道修复工程江面深井降水施工技术
爱上冬泳身体健
松花江緑石硯
冬泳
超声强化混凝处理冬季松花江水有机物的研究
冬泳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