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最难将息

2017-02-22 00:44赵勇
人民周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补钙降钙素骨骼

赵勇

老人们时常这样说自己:人老了,不中用了。意思是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衰退,和年轻时相比,明显感觉做任何事情都力不从心了。确实如此,当我们老了,除了头发花白,皱纹满面,最先衰老的其实是我们的骨骼。而骨骼的衰老又是从骨质疏松开始的。

说起骨质疏松,很多人都会认为它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的骨骼代谢开始于幼儿骨储备期,一直影响到青年时代骨骼生长的顶峰期。骨质疏松确实更偏爱老年人、孕妇这些特殊人群,但这个悄无声息的冷面君,同样也会找机会靠近婴幼儿和青壮年,特别是那些经常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缺乏运动的年轻人。疏松,骨质不能承受之轻,它犹如时光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其中的无奈与痛苦。

骨质疏松症危害大

骨质疏松是一种关乎内分泌系统,表现在骨骼上的代谢性病症,特征为低骨量及骨组织中细微结构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类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很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首先,腰酸背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发生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会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疼痛通常沿着脊柱向四周扩散,患者一般会感到站着比躺着和坐着都要痛,特别是久站不动和久坐不动时疼痛会加剧。而且,夜晚疼痛感明显,清晨醒来时非常难受,白天疼痛会减轻。还有在弯腰、运动、咳嗽甚至大便用力时会感到痛感加剧。

其次,身长缩短、弯腰驼背是骨质疏松的显性症状。骨质疏松会导致人体脊椎变形,出现脊椎前倾、脊椎弯曲的状况,一般每节椎体会缩短2毫米左右。因此,很多老年人会发现自己变矮了,比年轻时明显少了几厘米。

再次,出现胸闷气短的状况。因为骨质疏松会导致人体胸廓变形,胸腔内的肺部因此而受到压迫,导致患者感到呼吸十分费力,上气不接下气。

此外,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人到老年,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骨骼会发生结构性变化,稍不留神就会发生骨折。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由于骨折后必须要卧床,故容易发生肺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异常。据国外报道,有10%~20%的病人在发病第一年内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健护理,定期进行骨骼检查。

早期预防方为上策

据统计,世界上每3个女性和8个男性中,就有1个患有骨质疏松症。遗憾的是,骨质疏松一旦发生几乎不可逆转,因此预防成为保养骨骼的首要任务。骨质疏松的病因至今仍不甚明了,通常认为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激素失调、钙流失、性别、年龄、遗传、药物和生活习惯等都可能是罪魁祸首。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与其病因相对应,防治方法主要有激素调节、补钙、加强锻炼等。同时,防治还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对症方法。

第一,调动激素对抗疏松。人老了,激素就少了,怎么补充呢?西医的方法是“激素替代疗法”,如注射、口服化学合成激素,补充雌激素,添加黄体素等,外加补充动物性激素如注射和口服胎盘素等。其基本原理是用外来的激素解决身体的需求,虽然效用明显但也带来很多隐患。中医在对待激素问题上,则主张补肾养骨。中医学明确提出了“肾主骨”的理论,认为“肾”与骨有着密切的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骨质疏松在中医范畴被称为“骨痹”“骨萎”“骨缩病”,补肾填精为其重要治疗原则。

第二,重视补钙。骨矿物质的80%~90%由钙、磷、镁等组成,骨代谢主要是钙磷代谢,其中又以钙代谢为主。绝经后女性如能补充足量的钙,就能够延迟与年龄有关的骨量减少。当然,在补钙的同时也应补充一定量的磷,因为磷也是构成骨骼不可缺少的元素,当血磷过低时骨吸收活跃,会影响骨矿含量。老年人如果钙摄入量足够而磷摄入不足时,钙沉积骨无明显增加。

第三,采取膳食补钙。蛋白质、氨基酸是提供骨骼有机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如蛋白质氨基酸过低摄取会影响骨基质合成材料氨基酸的供给。当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较高时,尿钙排泄增加,使钙的储存减少,导致需求量增加,所以在蛋白质摄入量增加的同时一定要加大钙的摄取量。德国营养协会规定成年人钙供应量为800~1000毫克/日,毫无疑问,人类最理想的补钙法是通过膳食来调节体内正钙平衡。然而,钙的存在十分奇特,它主要集中在各类石灰岩及人类难以食用的蚌壳、蟹壳、动物骨头及牙齿中。食物中除乳类外,其他含钙量普遍偏低。例如,每千克瘦猪肉含钙不足100毫克。尽管如此,牡蛎、虾皮、蚌、带骨鱼、豆制品都是国人很好的钙源。奶及奶制品中的钙最容易吸收,牛奶中钙含量最高,大约为100克牛奶含120毫克钙质,钙磷比例适当,可達到钙磷双补的作用,若每天饮用500克牛奶即可摄取600毫克钙质。此外,少吃盐和糖也有助于防治骨衰老。

第四,老年人补钙要特殊对待。老年人的缺钙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由于身体器官的老化以及钙代谢的紊乱,老年人不能用简单的补钙方法来解决缺钙问题。对于中老年,在保证钙摄入量的前提下,还必须保证一定量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由于维生素D和骨矿元素钙的供给不足,低蛋白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最后,坚持锻炼是关键。人们早就认识到骨骼发育程度和骨量大小与运动密切相关,钢琴家由于常年活动前臂,他们前臂骨矿含量高于常人;运动员肌肉发达,骨骼致密坚强;而长期不活动或卧床不起者,骨矿含量会呈进行性减少,骨质变疏松。国外有人观察过3例绝对卧床的正常人,当卧床30~36周时,中轴骨(脊柱)骨量减少1/3。另外,日光照射(每日15~20分钟)亦可影响骨量,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内的维生素D合成增多,它可以促进骨代谢,因此日照少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科学家认为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是减少骨质疏松危害的最好方法之一。慢步、做操、太极拳等,可刺激新骨形成,增加骨骼重量。同食用钙质一样,要想获得最佳效果就必须在30岁开始有规律地锻炼。

对生命而言,疏松二字看似无大碍,实则祸患无穷。面对最难将息的骨质疏松症,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方为上策。

老年人警惕“钙搬家”

经常听一些老年人讲:“我吃了那么多补钙的药,怎么还缺钙呀?”“我按广告说的尝过好多种钙片,见效也不大,人家说了,补钙,吸收是关键”。没错,老年人胃肠功能下降,吸收就差了,消化道对钙的吸收率小于10%,由于钙的吸收减少,甲状旁腺素就会把骨骼中的钙动员出来,供应人体正常生理需要。这时单纯补钙起的作用很小,吃进去的穿肠而过,体内的“钙危机”又迫使骨骼中的钙不得不释放出来,增加血钙的浓度,以满足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需求。这种从骨骼中溶解钙的反常现象,叫“钙搬家”。

长期“钙搬家”的结果,就造成了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同时,“钙搬家”还会使钙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沉积在脑子里可以导致老年性痴呆;沉积在骨头某些关键部位可导致骨质增生。

人体内与甲状旁腺素相对抗的是降钙素,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对骨骼的破坏,钙从消化吸收到被骨骼利用,进入骨骼都离不开降钙素的作用。降钙素不但能帮助钙吸收,最重要的是,还能把血液中的钙转化为人体需要的骨钙,表面上降低了血钙,实质上降钙素把钙转移到最需要钙的骨骼中去了,解决了骨缺钙的问题。

因此,要重视钙代谢在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可盲目相信单纯补钙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说法。

猜你喜欢
补钙降钙素骨骼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4个补钙雷区,您踩过几个?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食物补钙最健康
补钙过量损害健康
补钙的学问
骨骼和肌肉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