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桩公案

2017-02-23 05:59郑元绪
中外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士公案张国焘

三桩公案

张国焘叛逃

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自恃兵强马壮的张国焘拒绝北上,企图另立中央。南下惨败后,张不得不放弃错误主张,北上到达了延安。不久,西路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张失声痛哭。联系到过往的一切言行,延安各界纷纷要求批判和清算张国焘。在一次面对面的会上,“少林将军”钱钧揭发到义愤处,走上台脱下布鞋,朝张劈头盖脸打去。张慌忙捂着脸,高声抗议:“我还是政治局委员……”事后,毛泽东亲自到张国焘住处,向他陪礼道歉:“国焘同志,你受委屈了,大会没组织好,我有责任。”两人长谈多时,张有所触动,几天后给中央写了检讨,承认“我否定中央的政治路线,是为了争夺红军的最高指挥权”。情绪也稳定下来。

没过多久,王明回国,张国焘情绪陡变。王、张可谓政治宿敌。张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就被选为政治局常委;王依仗共产国际和苏联支持,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当年在莫斯科,各领一派斗得你死我活,张败北后被排挤回国。此时王又以钦差身份驾到,张预感自己末日不远了。王要住张的窑洞,张悄悄带着家人,到山下僻静处隐居起来。未料王主动找上门来,单刀直入:曾被你倚重的原西路军将领黄超、李特都是托派分子,秘密处决了!张惊得目瞪口呆。王直指张也有托派特嫌。此后,王明在各种场合批张,上纲上线、理论定性。王的归来,使张产生了死亡的恐惧。他不会忘记,当初上海地下党领导人何孟雄、林育南就是在王明的打击陷害下,被国民党逮捕杀害于龙华。何况自己罪错累累,难保不一一清算……他借祭拜黄帝陵之机逃跑了,直接扑进国民党怀抱。张自毁前途,怪不得别人;有人说是王明逼走了张国焘,或许是导火线之一吧。王未免得意:看,这种败类我还是整对了。也许他顾不上多想——一门心思开始整别人了。

钱蒋之交

国学大师钱穆蜚声中外,独被李敖抨击,指斥他取媚、谄事蒋介石,被蒋“倡优蓄之”。李敖素来出言极端,但涉钱之语却并非没有来由。钱家境贫寒,19岁辍学,曾在中、小学教书18年。后来入北大当了教授,与学界领袖胡适、傅斯年学术观点相左,备感压抑。1940年钱著《国史大纲》出版,引起蒋介石注意;1942年蒋约见钱穆,被拒。次年蒋再次约见钱等学者百余人,与钱晤谈后请钱吃饭,席上全是高官。此后,蒋曾召钱到中央训练团演讲。1950年钱穆在香港开设新亚书院,经济极为窘迫,蒋伸出援手,一直帮了4年。1967年经蒋力邀,钱到台湾定居,专门拨款给他修了别墅。这一项“公款私用”,一直为社会诟病。1989年台北市清查“政府财产不当占用”,钱家只得搬离。钱与蒋惺惺相惜。蒋为了见钱,甚至改穿长袍;钱亦说:蒋介石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之。学者与政界领袖交往乃常事,以道德与人格为底线。1959年蒋为谋求连任公然“违宪”,胡适坚决反对,不惜翻脸;钱却极力挺蒋,公然为延续专权体制站台。窃以为钱大师还是离政治远一点更好。

价值几何

这一桩谈不上公案,只是口舌之争。吴冠中出言“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引得议论纷纷。美术家张仃认为,齐白石和鲁迅都很伟大,美术家和文学家没有可比性。有论家撰文批驳,说齐白石画的那些花草虫鸟,不过是墨客骚人收藏的珍品;而鲁迅岂止文学家,还是思想家,是旗手,是精神导师……前者充其量算“杰出”,后者才称得上“伟大”。说的也不无道理。伟大的人应该触手可及。我从中学就摸着鲁迅的文字长大,如今一套他的全集赫然立于身后。白石老人的画作只是在拍卖会的新闻里听到。其实,说白石伟大也不为过,但伟大的人太多,只好排后面。唉,还要躺枪!

国画大师,一百个都抵不过;吾等草民呢,一万个去抵?十万个?想想命价如此低贱,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读稿笔记》专用邮箱:dugaobiji@163.com

猜你喜欢
国士公案张国焘
山东滨州市试题
词赞逆行者·采桑子
——国士
浣溪沙·赞逆行者
“假话国”
中国公案小说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抬头又见王晓湘*——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中一桩公案之发掘
历史公案:项羽身陷大泽于何方?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