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顺应论框架下的汉语歇后语

2017-02-23 06:20向志敏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歇后语模因乌龟

向志敏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二系,四川 绵阳 621709)

模因-顺应论框架下的汉语歇后语

向志敏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二系,四川 绵阳 621709)

歇后语是具有鲜明汉语民族文化特色的惯用语。长久以来,对汉语歇后语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其语言本体修辞特征和认知理论解读等层面。通过整合模因论和顺应论,得出新的模因-顺应论框架,以此对汉语歇后语进行新的解读,分析其中广泛存在的文化模因和顺应现象。

模因论;顺应论;歇后语

一、模因论管窥

最早提出“模因(meme)”这个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道金斯(Dawkins),在这个概念基础上形成了对当代文化传播研究有着深远意义的模因论(memetics)。模因(meme)一词本身就是通过类比构词法造就的仿拟新词,它仿照的旧词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基因这个概念。故我们也可以把模因理解为文化基因。基因只有通过遗传才能得以繁衍,而模因要传播也离不开模因宿主的记忆和复制。

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遗传因子,也沿着复制、选择和变异进程而演化更新。这些本质相似但是表现不同的家族概念群,在传播过程中又会彼此竞争,最终出现类似适者生存的文化进化现象。

模因的传播力像感染力十足的病毒,人类的大脑作为模因宿主极易受到模因的影响而改变。模因的非凡传播力当下在网络流行语中最为常见,如近年来的 “被平均、被涨工资”等“被”字系语族,“学酥、学末、学渣”等“学”字系语族等;语言在模因论视域下呈现为一个有生命周期和生物谱系的生物性系统。

二、顺应论回顾

顺应(adaptation)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生物进化论,随后语用学采用了这种理论视角,语言顺应论应运而生。语言顺应论诞生之后,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而是会话双方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即时语境的语言结构或策略的过程。 语言使用者对交际语境的意识程度高低通过他的语言选择突显出来。

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是由著名语用学家维绪尔伦创立的一个有别于英美学科观语用学的欧陆学派的综观性语用学理论。在他的理论框架下,我们使用的语言也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综合考虑语言结构和交际语境基础上不断做出动态选择的过程。

再者,语言选择的范围不是恒定不变的,选择的过程也是需要交际双方共同协商的。在交际双方不断协商过程中最适合当下语境的语言结构或策略得以浮现,以便满足当下交际目的。语言顺应性的现实基础是语言的变异性和协商性;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者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语言选择的最终功能性定位。

三、模因论框架下汉语歇后语分类

模因论为语言研究引入了信息复制的生物语言学观点。在模因作用下,不仅词语本身得到复制,词语类比生成的深层机制也同样得到传承,从而形成旧模因和新模因的交互循环式的互动模式。概括来说,语言是模因传递的介质,而模因是语言进化的加速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依据模因复制的内容不同将汉语歇后语分为复制结果的 “模因表现型歇后语”和复制指令信息的“模因基因型歇后语”(参见何自然,2005)。前者是同构的歇后语作两个不同的解读如 “水缸里的泥鳅——①滑不了②耍团转”;后者是貌似不同的两条歇后语传达的比喻义相同如 “张飞打铁——人硬货也硬” 和 “关公卖秤砣——人硬货也硬”。

四、模因论和顺应论二论整合的可行性

从上面的文献综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模因论和顺应论作为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两大支柱性理论在解释语言使用现象时各有千秋。 模因论的作用层次集中于歇后语的初期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这其中同时涉及到了对歇后语结果和指令信息的复制,而顺应论则突出了在歇后语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题语用意识为顺应即时语境而做出的不同选择。 歇后语既要得到有效传播成为强势模因进入语言使用者的大脑,同时凸显程度大体相当的歇后语在具体语境下哪条能得到语用者的使用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条歇后语本身的语义和象征结构和当下语境的契合度。换言之,为了全面解读歇后语的传播和使用这个一体两面问题, 我们有必要把这两个理论进行有机整合让新的理论框架出现。

五、模因-顺应论框架下汉语歇后语阐释

如前所述,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永不间歇的选择过程,选择可以在意识或下意识层面进行,选择的动因可能来自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语言使用者能否结合当下语境做出最有利于交际顺利进行的语言选择取决于他个人语用意识的高低。下面我们就在模因-顺应论的理论视野下来分析汉语歇后语中广泛存在的不同层次的顺应。

(一)表达精炼形象性对记忆的顺应

对于一种语言,模因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则是不超出人类的短时记忆,否则它将会被淘汰掉。因此,歇后语一般都言简意赅。如“兔子尾巴——长不了”,“大锅烧水——响(想)不开”,“大海捞针——难”,“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等。

歇后语顾名思义即为可以把后半部分省略不说的惯用语。此时,歇后语的表达精炼性对记忆的顺应过程就更为明显。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时遵循人类交际的普遍原则—省力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歇后语在其应用时根据语境适时“歇”去后半部分不仅增加了表达的经济性,同时也提高了交际的效率,增加了对话的趣味性。请看下面这几则歇后语:

1.你这性格,就是打横切莲藕(多心),别人在说其他的事儿,没说你。

2.你这是打昏了的叫鸡(不知早晚)。都寒冬腊月了,还想吃春芽?

3.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你就打灯笼做事(照办)得了。

4.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别像那打断的胳膊(往外拐)。

5.别看他现在瞎嘚瑟,马上公安局就严打了,到时候他就是入了笼的螃蟹(横行不了几时)。

6.结婚有什么好,你看人家老李就像撒手的气球(无牵无挂)。

7.明天就考试了你今天才着急什么也没看,真是十八岁的姑娘学针线(晚了)。

8.别幸灾乐祸啦,他这一倒,你也可能不保,俗话说,乌龟不笑鳖(都在泥里歇)。

9.她对小王没意思,平时见面都是冷若冰霜,无花的蔷薇(只有刺儿)。

10.你别橡皮脑袋(老不过电)啊,你要学历有学历,要本事有本事,走到哪里都不缺饭吃。

再者,我们稍微观察一下上面的歇后语,就会发现它们不仅言简意赅,而且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认知语言学认为,我们在体验世界时往往是以事件域(Event Cognitive Model)来组织我们的经验和感知的,一个典型事件的生活场景复原度越高,那它在我们有限的记忆中则越凸显。如关于“和尚”的歇后语群“和尚到了家——庙(妙)” “和尚的木鱼——想敲就敲”“和尚打架扯断辫子——没有的事”; “和尚看拜堂——一场空欢喜”“和尚看嫁妆——来世见”“和尚庙里借梳子——摸错门”“和尚跟着月亮走——沾光”等都来源于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事体(Being) “和尚”。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用和尚来做喻体非常生动形象,易于听者在大脑中还原出相应事件域和其中典型事体的典型特征。而且短小精炼的歇后语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成为强势模因而同时具有长寿性和多产性。歇后语对记忆规律的顺应有利于强势模因的生成和传播。

(二)褒扬贬抑区分对待对情感的顺应

从模因角度讲,情感是模因传播的一大内驱力。一些模因大范围传播是因为它们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链接。而当我们内心的情感链接被激活,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模因宿主。布莱客摩尔曾经指出,有一些模因是特别易于被人们记住的,当它们一旦进入我们的大脑,我们作为模因宿主便像是受了强迫一样想把它们传播出去。

歇后语对情感的顺应集中地表现在人们对不同动物的褒扬贬抑上。在动物类歇后语中,尤以“老鼠(又称耗子)”作喻体的歇后语数量最多,与之有关的歇后语往往是贬义的。如“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耗子过街——人人喊打” “耗子吃书——咬文嚼字” “属耗子的——小心眼”“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子灰”“老鼠骑在猫身上——好大的胆子”“老鼠替猫刮胡子——拼命的巴结”等明确表现出汉民族文化中人们对老鼠这种动物持有负面的价值取向。这可能跟中国长时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阶段,而老鼠爱偷吃粮食的习性有关。与老鼠相反,一些与人无害的小昆虫如蚯蚓,蛐蛐儿等在人们的价值判断中就要中性客观一些。如这两例歇后语“属蚯蚓的——少露面”和“属蛐蛐儿的——土里生土里长”。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1.她呀属蚯蚓的——少露面,天天待在家里写稿子,你怎么看得到她?

2.他笑着说:“喔,原来你也是成都人,咱们都是属蛐蛐儿的—土里生土里长啊”。

同样在汉语歇后语中较为中性,褒贬不一的动物还有蜗牛,乌龟等。对于这些和人们生产生活结合得不是那么紧密的野生动物类,百姓对它们的评价自然更贴近这些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如下面几则歇后语:

1.你要是当上了系主任,我也可以蜗牛爬在龟背上——靠靠福。

2.你现在虽说家庭环境困难点,但千万别蜗牛撞大树——短眼睛。

3.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连个营长也混不上去,还不如早日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

4.他吃饭总爱剩一口,大家都说他是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5.别看小李平时一声不吭,他是乌龟吃萤火虫——肚里明白。

6.你病了就去医院看看,别总是乌龟垫床脚——硬撑。

7.看到他的仇人终于罪有应得,康老头就像乌龟跌进了水里——真爽意。

8.那个孕妇在雪地上不小心滑了一跤,现在是乌龟肚子朝天—动弹不得。

9.跟领导说话要和气点,别乌龟摔在石板上——硬碰硬。

10.这次考试决定你能否保送,你一定要重视,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翻啦。

11.股市大跌,碰巧他又刚补仓,他现在的心情是乌龟遭牛踩一脚——痛在心里头啊。

12.别笑我啦,我也是乌龟钻入尽头巷——无路可走,才来求你帮我的。

从上面这些歇后语语例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凡是顺应了汉民族文化心理对不同动物区别对待的歇后语族就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歇后语在汉语中进一步体现为强势语言模因的大范围传播。我们看到了顺应论和模因论在上面这些歇后语中的互动作用,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两轮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简单来说,这两个理论在整合为模因—顺应论后在歇后语的解读中体现出了强大的理论解释力。

(三)汉语歇后语总体对文化语境的顺应

在文化语言学看来,语言和文化是紧密共生,深度互动的关系。文化的范畴包罗万象,简单来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历史或宗教人物必然在汉语歇后语中大量显现,并且带有相应的情感色彩。这实际上也是汉语歇后语在综观层面上对汉文化的积极顺应过程。顺应了文化语境的歇后语群自然在汉语言使用者中备受青睐成为强势语言模因。 让我们来看下面两组歇后语加深对这个顺应层次的理解:

1.神佛类歇后语

(1)佛爷的桌子——碰不得

(2)拜佛走进吕祖庙——找错了门

(3)二郎神吹笛子——神吹

(4)观音菩萨下凡——救苦救难

(5)观音的肚子——慈悲心肠

2.文化人物类歇后语

(1)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2)包公审案子——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3)曹操杀华佗——恩将仇报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六、结 语

本文以模因—顺应论为框架对汉语歇后语进行了尝试性的新解读,分析了其广泛传播的模因论机制,指出了在歇后语传播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顺应性体现。希望本研究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

[1] Aunger R.The electric meme: A new theory of how we think[M]. NY: The Free Press,2002.

[2] 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UP,1999.

[3]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Y:OUP,1989.

[4] Distin K.The selfish meme: A critical reappraisal[M].NY: CUP,2005.

[5] Lynch A.Thought contagion: How belief spreads through society[M].NY: Basic Books,1996.

[6]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2):108-114.

[7]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8] 何自然.语用三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 蒋庆胜.流行语言模因的心理基础[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4):80-83.

(责任编辑:张玉秀)

Xiehouyu in the Frame of Memetics-Adaptation Theory

XIANG Zhi-min

(Preschool education two,Sichuan Preschool Educators College, Mianyang 621709, China)

As a distinctive form of expression in Chinese, Xiehouyu has its unique feature in both its structure and ethnic feature. So far studies on Xiehouyu have largely focused on its rhetoric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A new memetic adaptation framework can be obtained by integrating memetics and Adaptation Theory, which can mak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Xiehouyu, analyze the culture widespread and adaptation mode phenomenon.

memetics; Adaptation Theory; xiehouyu

2016-12-29

向志敏,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二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

H136.3

A

1009-9743(2017)02-0022-04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2.004

猜你喜欢
歇后语模因乌龟
一起来说歇后语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歇后语知多少
歇后语
乌龟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和乌龟赛跑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