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课设计制作使用中“度”的把握

2017-02-23 06:28包春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包春新

(江苏开放大学 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论微课设计制作使用中“度”的把握

包春新

(江苏开放大学 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随着信息技术更新,教育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在全国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微课凸显出其时代性、高效性、便捷性等特点,作为开放教育教学核心的微课在教学设计、课程制作、实践应用时与传统教学形式有着巨大的区别,故而对微课的教学设计、课程制作、实践运用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把握,从而充分发挥微课特点为开放教育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微课;优势;误区;维度;把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从2010年11月广东佛山市教育局启动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开始,“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得到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应该看到“微课热”并非“炒作”,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微课是时代的产物,有其在这个时代的作用、特点和优势,我们对微课的认识经过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阶段,[3]近年来其建设发展速度惊人,我们如何有效地设计、制作、使用微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形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具备以下几大优势:

1.授课时间短,学习时间灵活

据教育心理学学者的研究发现,人在学习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而我们一般常规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学习者会出现注意力下降或者注意力转移等降低学习效率的行为,而微课一般是5-10分钟左右,运用精心的教学设计,精炼的语言完成知识技能的讲解,能够充分利用好学习者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另一方面,正如彭罗斯所说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4]开放教育所面对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非全日制学习者,这部分人群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中,而是需要利用空余时间,短小精悍的微课使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填补生活中的时间碎片,高效地完成学习过程。

2.知识技能目标明确,便捷使用

微课主题往往定位在知识点或技能点上,授课内容相对独立,目标明确,形成了一个个点,互联网给予了这些点很好的存放平台,运用搜索引擎我们可以非常迅速和直接地将这些散布的点搜寻出来,达到了学习者和知识点的直接对接。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树形系统轨迹追寻知识点,现代学习则利用搜索引擎,使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扁平化,知识获取更加高效便捷。

3.多媒体应用形式丰富,吸引力增强

传统课堂教学,受到教室内基础设施的影响,教学设备主要是粉笔、黑板、计算机、投影等设备,手段较为单一,授课形式表现受到掣肘。而微课以流媒体视频为载体,由于运用现代影视视听语言,教学手段增强了许多,使用实景拍摄、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对讲解对象实现从全景到内部结构的分析阐述,利用镜头语言,推、拉、摇、移镜头变化实现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切换,将蒙太奇手法并用,全方位地对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讲授,授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者理解与掌握更加容易快捷。授课过程的情境性增强,如同看电影、电视剧一般,受娱乐元素侵袭很深的学习者更容易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微课不会像传统课堂上那样只谈“概念、定义、性质、特征”等讲授类方式,更多地以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 练习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方式授课,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使得学生在短暂的上课时间里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

二、对微课的认识误区

当前广大教师都将微课引入自己的课程教学中,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他们在进行微课的教学设计、制作、使用中还存在着诸多认识误区。

1.在教学设计时对使用对象较为模糊

孔子早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微课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自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了解学习者的背景情况是微课设计的基础工作,同一个知识点技能点给不同的学习者进行讲授的时候,其教学设计是不尽相同的,制定的教学目标也需要有差异性。孔子在遇到逞强好胜的子路和性格谦逊的冉有提出同一个问题而分别给出不同的回答时就是考虑到两人性格上的差异,所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应当从学习者角度多方面考虑。

使用微课的学习者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学习者的年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文化修养、认知和理解能力这些自然因素也会不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终身教育的学习者都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都需要区别对待。比如有些学习者是在从事本专业的提升学习;有些学习者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又如有些学习者是想通过深入学习掌握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而有些学习者只是兴趣所致想粗浅地了解一些知识和技能。再比如一部分学习者想达到学科系统学习目标,一节微课只是系统学习的一个点,而另一部分学习者只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只需要使用特定的一节微课。所以同一知识点、技能点在教授给不同对象时的目标、标准、教学方式是不同的,课程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

2.对于微课的作用过度夸大

近年的微课“热”使得教师夸大了微课的作用,认为微课无所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授课方式,学习者只要运用微课就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微课的使用需要配合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1)微课必须置于互联网平台之上,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微课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这张无形的互联网已经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和乡村,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空间,使得教育的地域限制被解除,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可以被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使用,一个教师的授课可以有无数个学习者同时参与学习,而就传统教育而言是无法实现的。其优势是降低了教育成本,大众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没有网络支持,它就缺少了搜寻和获取的便捷性,不能随时随地使用,受众人数也会相应大幅减少,使用时间也将大打折扣。

(2)独立的单一节的微课并不适用于学科系统的深度学习。如果学习者只是想了解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运用独立的微课并无问题,但是往往大多数学习者都有系统学习的需求,就必须有整体设计的教学平台的支持,原因是一节微课就是一片树叶,每节课程相对独立,学生通过自主观看一节视频课程掌握知识点或技能点,就像捡到了一片片树叶,但是没有见过学科体系这棵大树,无法从整体角度了解知识点或技能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从而也无从了解本知识点或技能点的作用、意义、特点等属性,这样是无法从事专业工作的,所以必须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整体设计,增加学科体系层级关系,添加学习引导图,让学习者有学科体系的整体概念。

(3)微课应用应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是双向互动过程,周艳在分析 MOOC 的基本运行模式后,提出 MOOC理念下微课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微课资源中心、后台管理、资源检索、论坛和系统帮助五大模块,[5]通过教学实践后我们发现只有网络教学平台才能实现教学互动,进行主题讨论、发布通知、布置作业、考查考核、过程材料保存,并对学习者学习数据进行统计,从而科学分析,为后期教学提供支持。特别是在实践性课程实施时线上线下共同作用也更具优势。微课以视频方式单向传送,其平台其实是虚拟空间,故而也缺少教学中必需的实验实训设施,如一些学科中所需的实验环境,这样就要在线下提供相应的实验场所,著名的开放教育院校英国开放大学采取了按照区域建设学习中心提供相关学科线下教学的必要条件,并且他们联合学习者所在区域内的科研机构,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实践学习条件。由此可见微课不能全面地解决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对微课的教学设计不够理解和重视。笔者通过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上微课课程抽样分析,有近25%的课程还是使用课堂实录的方式,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课堂实录的授课形式,但是从微课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学习者的兴趣角度考虑,教学效果会大幅降低。从教学形式看,特别是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在校学习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听课和视频中听课形成了视觉上的雷同感,与外界多媒体形式的视听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导致学习者的视觉疲劳,相对降低了对授课内容的兴趣。从教学效果上看,与单一的用语言表达方式相比,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多维度讲授课程方式更能使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学习者通过看和听,运用全景、特写、透视等方式去讲授机械结构,用动画情景再现历史事件,用朗诵、配乐和画面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与情感,理解和掌握效果要提升许多。从教学效率上看,通过精心设计和提炼的微课授课过程,不会出现语言重复、主次不清、条理紊乱等问题,依据剧本拍摄的微课提炼出的授课内容会使学习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3.微课制作没有从视频媒介角度入手

微课的媒介载体就是视频,视频表现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归结到底还是应当按照影视语言的特点进行设计制作,就应当符合影视制作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目前在微课制作中就出现了许多问题:

(1)缺乏团队合作。单节简单的微课制作也许主讲教师通过信息化培训可以独立完成,比如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录屏讲解,直接生成视频文件完成制作,但是此类微课较少,在教学中大量地需要系列视频课程,这些课程制作涉及面较广,包含文案、拍摄、剪辑、美工、外联、财务等方面,用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必须各方面人才团队协作,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开放教育课程。笔者在英国开放大学了解到,他们的课程制作团队由项目负责人、专业教师和资源制作人员共同组成,项目负责人其实相当于影视制作中的制片人和导演角色,负责课程项目经费管理、课程整体把握以及事物协调等工作,专业教师负责课程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撰写等工作,制作团队负责影片拍摄制作等事物,整个团队共同推进项目进程。

(2)缺乏完整的设计制作流程。许多微课是由团队集体完成的,但是缺乏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教师完成授课稿后,交由制作技术团队完成拍摄与制作,形成了前后顺序制作流程,没有形成并进式的创作过程,没有从教学和影视制作角度进行思想碰撞,形成团队合力,导致课程制作粗糙,课程设计不合理,媒体运用不恰当,完全没有充分发挥视频课程的优势。

三、微课设计、制作和使用应当有“度”的把握

通过对目前微课设计、制作、使用中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度”的把握。

1.微课在使用上要注意“广度”的把握

微课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广的。从年龄层次上看,从学龄前儿童到老年教育学员;从学历层次上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育性质上看,从非学历到学历教育,微课都是适用的、科学的。但是使用微课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有课程平台和线下教育的支持,因为教育过程是一个双向交互过程,教师单向教授知识,没有学生学习反馈这样的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更是不全面的。利用课程平台作为微课使用的载体,设置课程说明信息,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学习者可以总览课程定位、目标、实施方案,做到心中有数,便于自主安排学习过程;设置目录链接,可以总览课程内容安排,了解课程章节构成,知识点或技能点之间的系统关系;设置通知、讨论等栏目,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动环节,使教师及时了解学习中的学习情况;设置作业、考核板块,通知形成性考核教师能够知晓学习中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设置后台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运用大数据了解学习者信息,如学习者自然信息、学习过程信息等,分析教学质量、课程设计合理性的诸多问题。

所以教师在使用微课上应注意使用范围“度”的把握,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课程需要,调整微课使用的切入点,恰当地放置微课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位置。如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就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故而微课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理论型课程知识点较多,微课可以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逐一将其讲授完成,并通过学习平台,提交作业,了解学生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程度,学历教育中很多公共基础课程就通过这样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而实践型课程技能点较多,可以运用微课展现实践环节过程,并教授技能要点、技巧、方法等,但更多的需要线下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考查指导,修正错误操作,所以微课教学就成为整个教学的辅助,不可能一味地借助微课作为载体实施教学过程。

因此,微课教学在使用上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有限使用,不可夸大其功能,忽略课程和课程平台的整体设计。

2.课程目标制定时“深度”的把握

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设计就是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诸多教学环节的设定,关系到课程制作过程方方面面,其具有纲领性意义。课程目标制定是教学设计的首项任务,它应针对授课对象而确定,年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文化修养、认知和理解能力、学习目的这些因素都应纳入考虑范畴。如同为一篇散文的微课教学,小学和大学的教学目标就完全不同,小学教育侧重于生字词的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大学教育侧重于写作背景介绍,文字结构分析,文章情感体会等方面;学历教育和社会教育也不尽相同,学历教育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社会教育只是让学习者对此篇散文有所了解,赏析散文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因此制定课程目标应该根据学习者学习背景因素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微课时间只有5-10分钟,每节微课应当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在这个时间内必须将课程内容全部讲授完毕,所以课程目标制定也应当考虑时间因素,对于知识目标的深浅程度予以合理的把控,既符合学习者要求,又能在时间范围内完成教学过程。

3.微课设计制作中“用度”的把握

微课制作有其自身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包括确定知识点技能点、教学设计、确定视频展现形式、撰写剧本、素材收集、视频拍摄、视频剪辑、试用并修改等环节,这与视频制作流程很相似。微课在进行视频展示的时候有多种表现形式,课堂实录、板书演示、录屏操作示范、动画演示、实景拍摄等。这些表现形式的制作与经费、设备、制作人员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不能盲目选择,运用合理的视频表现形式能够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比如公式推导就适合板书演示的形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运用数位板手写笔在屏幕上书写公式,将这一过程录制下来,简单的视频制作就已经达到了教学效果;录屏操作示范适用于软件操作等微课课程制作,将屏幕上软件操作步骤一一展示,最终完成项目,配以语言、字幕说明,就可以将菜单、工具、面板等作用、功能呈现出来;动画演示在微课授课中经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实际中过分推崇动画在微课中的使用,并没有根据实际课程需要进行设计,其实这是不科学、不经济的做法。新媒体、新技术应适当的、选择性的运用,如二维动画适合于案例讲授,情景再现历史事件,模拟事物状态等,一个历史故事,找演员、搭场景实景拍摄,费用高,制作周期长,运用动画展现既直观又有趣;运用三维动画表现产品内部机械结构,能够直观地使学习者理解构造运作原理,与语言表达和机械图纸相比起来,讲解效率大大提高。

4.微课课程考查时“尺度”的把握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当包含教和学两部分,“教”即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过程,“学”即学习者认识、理解、掌握过程,让学习者掌握所授内容的办法就是完成相关作业,微课中教师单纯的“教”,没有给学习者相应的思考过程,大部分的学习者只会得到一知半解的结果,布置适当的作业,将使学习者有的放矢,学习效果也大大加强。但是微课的作业与课题教学的作业有着巨大的差异性,视频是单向的,教师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得到反馈,所以微课作业难度要适当,根据课程特点巧妙设计。如实践型课程在教学完成后可以布置学习者在课后安装操作步骤完成一个相似项目,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理论型课程可在课后布置将课程内容作成书面课堂笔记的作业,让学习者有消化理解的过程。另外可以在教学讲解中提出问题和简单作业,并示意学习者暂停视频进行思考和操作,完成后继续视频播放,给出正确答案,让学习者自我评判。也可以将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达到与课堂教学相近的教学效果。

5.系列微课设计制作中“进度”的把握

在线课程都是由系列微课组成,数量上少则几集,多则几十集,在经费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把握制作“进度”,这里的“进度”就是要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提取出来,全面考虑,合理布局,科学的选题将使微课课程及时地投入使用,有时教师在策划微课时,将选题集中在前一两章,学习者使用后效果良好,评价也很高,但是后续课程没有跟进,反而导致学习者很不适应,后续课程教学效果降低。合理安排制作进度,挑学知识点难度大,需要反复讲解,课堂教学讲解效果差的点作为首批建设对象,后续再逐步增加,完善课程平台其他信息内容,最终就能形成完整的在线课程。

四、结语

目前微课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教育界开展着,微课实际使用的效果应是在繁荣的景象下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教学效果的成败其决定因素就是设计与制作的水平,以及在多个“度”上的把握,笔者认为微课必将在未来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EB/OL]. http://www.china.com,2016-10-10.

[2]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48-54.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5]周艳,李育泽,徐义东.基于MOOC理念的微课资源网站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13-118.

OntheGraspof“Degree”intheDesign,ProductionandApplicationofMiniCourse

BAO Chun-xin

(College of Media and Design,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China)

With the updat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 mini course teaching form in the country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bout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Mini course highlight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igh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As the core of the teaching of open education, mini course has a huge differe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m in the teaching design, curriculum produc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fore, multi-dimensional grasp should be taken in its teaching design, curriculum producti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mini course features for providing a practical bas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ducation..

mini course; advantage; misunderstanding; dimension; grasp

2017-08-28

包春新(1975-),男,浙江宁波人,艺术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

G434

A

1008-469X(2017)05-0029-05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