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及提升途径

2017-02-23 06:28郭秀丽赵春胜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专升本工作岗位专业技能

郭秀丽,赵春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教学探索】

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及提升途径

郭秀丽,赵春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专接本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包括专接本大学生自身外在条件、职业精神、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能力四个部分。目前影响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体现在基础竞争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以及来自社会和家庭等诸多其他因素。提升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培养精深专业技能、提供前沿性的培训等。

专接本;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提升途径

我国高校自1999年全面扩招以来,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大众教育取代了以往的精英教育,专接本这种教育模式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专接本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变得更为严峻,如何提高专接本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等学校扭转毕业生就业局面、实现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关键。

一、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

专接本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既不同于全日制的本科教育,又与专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虽然专接本毕业生的学历是本科,但是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又往往被用人单位另眼相看,加上专接本毕业生自身存在的原因,造成了这部分群体就业呈现出特殊性,提高专接本毕业生的就业力已引起高等院校和毕业生及家长的普遍关注。[1]

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求职者进入职场获得岗位,并能在职场不断晋升、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内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楼锡锦等学者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界定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需要的能力”。[2]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就业竞争力是相对的,是与其他求职者比较而言的,是某一求职者自身所具有的求职的优势和长处,也是获取工作岗位的先决条件;其次,就业竞争力是综合能力,它不仅是求职环节的敲门砖,也是在入职后的工作中适应并胜任工作的能力,因此,就业竞争力是应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持久的工作能力。总之,就业竞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全面体现,是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的能力,对毕业而言,就业竞争力越强,其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越强,后续发展越顺利。

笔者认为,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四个方面构成:

(1)专接本大学生自身外在条件。包括毕业学校名气、家庭经济条件、所学专业、外在形象、身体素质、学习成绩等。

(2)专接本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包括工作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的不服输精神、服务意识强、有规则意识等。职业精神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灵魂。

(3)专接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组织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是毕业生进入职场、立足职场的前提和基础。

(4)专接本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完成并胜任本职工作的关键技能。

二、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调查分析

为了解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笔者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近三年200名专接本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包括集中问卷发放、小规模座谈和教师访谈在内的多种形式进行调查,获得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通过研判、归纳,得出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本文将就业竞争力分为大学生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重点调查了作为内在因素的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作为外在因素的社会竞争力。

1.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1)基础竞争力薄弱。通过调查反馈,影响专接本大学生基础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很多学生不结合自身条件,盲目地选择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较稳定型单位发展,往往容易求职受挫;在校期间缺乏体能锻炼,身体素质不够好、抗压能力低也是就业竞争力低的重要因素;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也直接影响着就业竞争力,如果能熟悉国家就业政策,在就业中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容易提高就业率。此外,毕业生的外在形象、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都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参考[3]。

(2)核心竞争力不强。如果说基础竞争力是顺利找到工作的前提,那么核心竞争力则是胜任工作岗位的关键。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包括外语、计算机能力和学科专业知识等,外语和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工具性的技能,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则是具体工作岗位的必备要求;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有些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不注重实习、实践环节的训练,导致在工作岗位上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影响工作效果;[4]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毕业生胜任工作的另一核心竞争力,由于在校期间学生的知识多来源于书本而缺乏实践知识,造成了在工作中往往缺少主动思考和创新精神,这也成为专接本大学生就业力不强的原因之一。

2.就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

就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既包括家庭出身、父母职业及家庭收入等“原生因素”,也包括自身长期经营的人际关系、朋友圈等“后生因素”,还包括社会、用人单位对专接本毕业生的态度看法。良好的家庭出身和优越的经济条件会成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利因素,但这并不是所有毕业生都具有的优势,因此要求毕业生要客观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攀比。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能够促进就业的实现,增加就业机会,也是就业竞争力的隐含要素。目前社会对专接本教育的认可程度也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用人单位往往将专接本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区别对待,并且认为其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并没有优势,社会认可度不高,这也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5]

三、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为提高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学校、家长和大学生多方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而促进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可分为一般就业对策和创新就业对策。

1.一般就业对策

(1)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就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专接本大学生由于其学习经历既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生,又与专科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会感觉面临很多困难,甚至容易在就业中产生挫败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专接本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摒弃传统的狭义工作理念,更多地接触社会,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寻找自主创业的新途径。

(2)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为了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专接本大学生必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校期间要通过课内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个人理论修养,有意识地加强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锻炼岗位适应力。[6]

(3)培养精深专业技能。专接本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训练,良好的专业技能是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证,除了加强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利用课余多涉猎本专业相关领域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率。

2.创新就业对策

(1)加强见习、实习环节。专接本大学生要利用假期和课余做好实习、见习培训。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检验,对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有所掌握,对单位的福利、待遇等有相应的了解,从而较早地进入工作状态之中。[7]

(2)提供前沿性的培训。工作中所需要的很多技能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因此在就业前,专接本大学生要多接触本专业前沿性的业务培训,争取获得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这样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提升就业竞争力。

(3)以技能竞赛促进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也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目前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专接本大学生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可以通过系列的专业技能比赛,全面检验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促使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进而提升综合的专业技能。

[1]张春兰.专升本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分析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9):90-93.

[2]王丽,周川.浅谈专升本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44-46.

[3]赵桂杰.高职高专学生自学考试“专升本”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160.

[4]杨阳.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11):87-88.

[5]刘孝文,郭秀丽,郭志娟,孟伟.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职业期待的视角[J].邢台学院学报,2017(2):123-125.

[6]陈熙.山东省专升本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4):44-46.

[7]史佩宇.高校专升本毕业生就业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41-42.

CompositionandPromotionApproachofEmploymentCompetitivenessforSpecialized-to-undergraduateStudents

GUO Xiu-li, ZHAO Chun-she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e, Hebei 067000, China)

It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the whole society for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specialized subject upgrading to undergraduate level. The connotation of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specialized-to-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cludes four parts: students’ own external conditions, professional spirit, comprehensive quality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At presen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these college students are: weak in basic competitiveness, weak in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many other factors from society and famil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these students can be consider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mployment,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cultivating intensive professional skills, providing cutting-edge training.

specialized subject upgrading to undergraduate level;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alent training; approach of improvement

2017-08-20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生职业期待与就业现状的差异》(SZ16075)

郭秀丽(1971-),女,河北承德人,应用数学专业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研究。

G647.38

A

1008-469X(2017)05-0072-03

猜你喜欢
专升本工作岗位专业技能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