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体会

2017-02-23 14:04沈璐梦王明珠韩明芳王叶飞
护理学报 2017年16期
关键词:病室病毒感染医务人员

沈璐梦,王明珠,韩明芳,王叶飞

(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 a.感染科;b.护理部,浙江 舟山 316000)

【医院感染控制】

103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体会

沈璐梦a,王明珠b,韩明芳a,王叶飞b

(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 a.感染科;b.护理部,浙江 舟山 316000)

目的 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预防措施实施及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03例患者,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虫媒隔离、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管理、患者及家属宣教及医务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结果 院内未发生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和家属懂得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遵守在科期间注意事项。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及消毒隔离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院内感染。

新型布尼亚病毒;院内感染;消毒隔离;虫媒隔离;病房管理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1],病死率高达12%,可并发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2]。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发于5~8月,部分患者有明确蜱虫叮咬史或山林地区活动史,急性期患者血液有传染性[1]。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起病急、病情重,致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关其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相关流行病学报道也较少[2]。作为近年的新发疾病,在教科书和文献指南中均没有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系统介绍和相关护理措施。临床护理工作中除做好对疾病本身的护理,预防医院感染也十分重要。笔者所在科室自2015年以来共收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03例,均未发生医院感染,现将预防措施及实施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3]患者103例。本组患者均伴有高热,体温38~39.8℃,并出现乏力、纳差;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血小板呈进行性减低,转氨酶、心肌酶谱升高,白蛋白降低,并伴有低血钾、低血钠。其中男性61例,女性42例;平均69.4岁;101例患者来自舟山市岱山县,1例来自舟山市六横县,1例来自舟山市金塘县。

1.2 效果 院内未发生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和家属懂得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遵守在科期间注意事项。

2 医院感染措施预防

2.1 病室管理 患者入科后予单人单室,病室门口悬挂明显隔离标志牌。病室门外加一层细密纱窗移门,进出随手关门、关纱窗门;病室窗户纱窗由普通纱窗更换特制防虫纱窗(双层纱面,纱面更密),防止带入蜱虫外漏;卸下病床之间的隔离窗帘。减少探视人员出入。对探视家属、会诊医生发放一次性无菌圆帽、隔离衣、鞋套。

2.2 消毒隔离 患者替换下的衣物装入双层医用垃圾袋,含氯消毒剂(1 000 mg/L)浸泡消毒后再洗涤[4];患者更换下的床单、被套单独存放、消毒、洗涤。心电监护、床单位等非一次性使用物品用氯消毒剂(1 000 mg/L)擦拭,1次/d[5]。出院患者的病室除常规擦拭外,采用喷洒方式做好终末消毒:均匀喷洒含有效氯2 000 mg/L的消毒液,打开柜门、橱门,着重喷洒卫生死角,如床头柜后背、卫生间水槽底部、坐便器水箱后等,喷洒后人员离开现场,保留10~30 min。

2.3 虫媒隔离 患者入科后更换病号服,替换原有所有衣物(包括内衣、内裤、袜子)。对每位入科患者实施严格的体格检查,医护人员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一次性连体隔离衣、戴一次性无菌圆帽,对患者全身皮肤检查,查看是否有蜱虫附着于体内。着重检查头发、背部、男性阴囊、老年人皮肤褶皱处;女性头发长患者建议剪短发并协助床边洗头,防止蜱虫停留在头发中;使用篦梳为患者梳理头发。由于活蜱虫会游走,若患者用药后仍高热,再次进行全身皮肤检查,查看是否仍有蜱虫附着。经严密检查,本组患者共发现活蜱虫3只,其中1只发现于男性患者阴囊下,1只发现于男性患者背部,1只发现于女性患者头发中。

2.4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入住隔离病房,不能自由外出,探视家属也减少,本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出现焦虑、紧张、低落情绪,其中女性患者17例。护理人员除了工作细致耐心外,在巡视病房时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鼓励患者使用现代通讯设备,和亲人视频通话。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保持正能量。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患者焦虑、紧张、低落情绪均有所改善,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6]。

2.5 医护人员隔离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隔离和控制措施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有效屏障,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严格实施标准预防[7]。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患者,其血液及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7]。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接触体液、血液时需做好防护措施[8]。本组有3例患者进行了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护士在穿刺时穿隔离衣,带一次性无菌手套,并在离开隔离病室前,摘除手套、消毒剂消毒双手;出病室后脱隔离衣,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采用隔离防护措施后,所有医护人员均为发生医院感染。

2.6 患者及家属宣教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多种形式,分别在入院时、探视期间由医护人员在病房进行宣教。包括:(1)制作蜱虫的照片,主管医师介绍完病情后,在床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蜱虫的外形和特点,若在患者身上发现蜱虫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2)在科室醒目位置布置宣传画板;(3)把疾病相关知识总结成文字后做成宣传单,在患者入科时发放。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的最新进展、传播途径、消毒隔离、相关护理及药物作用等。(4)制作健康宣教小册子分发给患者及家属,内容包括家属探视时的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在院期间应遵守的消毒隔离制度等,如感冒的家属探视时需带好口罩、不随意出入其他病室、出入病室需随手关门等。经过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本组患者及家属均能正确识别蜱虫,懂得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住院期间遵守探视及消毒隔离制度,未发生医院感染。

2.7 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实习同学、规培医生的培训与教育。在入科时介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相关知识、消毒隔离制度等。对护理实习生考核穿脱隔离衣、七步洗手法、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9]。带教老师耐心解答实习同学的疑问,如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如何自我防护等,缓解其恐惧心理。培训保洁员的消毒隔离知识,由护士长监督、检查保洁员做好每日消毒隔离及自身防护[10]。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实习同学、规培医生及保洁员发生医院感染。

3 体会

3.1 完善病房管理制度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 加强病房管理能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杜绝疾病传播,还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11]。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病情急且重,所需医疗费用较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转归期望高,在此基础上若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会迁延病程、加重患者痛苦、增加住院费用,更会加深患者的焦虑情绪。完善的病房管理制度可减少和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12]。

3.2 新型布尼亚病毒相关知识宣教,有助于患者及家属配合消毒隔离 施行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懂得基本的防护知识,愿意遵守在科期间注意事项和消毒隔离制度。患者及家属对服务质量和人性化的健康宣教表示满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 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4):193-194.DOI:10.3760 /cnm.j.issn.1674-2397.2011.04.001.

[2]李世波,薛 川,丁贤君,等.浙江地区散发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序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5):268-272.DOI:10.3760 /cma.j.issn.1000-6680.2012.05.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EB/OL].[2011-08-12](2017-04-10).http://www.nhfpc.gov.cn/zwgkzt/wsbysj/201108/52620.shtml.

[4]赵晓玲,李松琴,刘 波,等.1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23-124.

[5]龙志国,陈 菊,汪 香,等.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治疗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8):704-705.

[6]贺淑梅,王可玲,邹腾燕,等.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42-444.

[7]刘胜文.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92-193.

[8]李 旺,徐六妹,陈敬芳.188例HIV/AID患者支气管镜检的护理体会[J].护理学报,2017,24(3):57-5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3.057.

[9]周玉萍,李志健,谭妙莲,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医院感染相关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452-3454.

[10]李六亿,姚 希,赵艳春,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0):2569-2571.

[11]韩 黎,朱士俊,魏 华.医院感染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891-894.

[12]张乐辉,李 阳,吴群科,等.综合医院传染病信息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64-2466.

[本文编辑:陈伶俐 王 影]

R47-05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6.057

2016-12-07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公益类(2014C31071)

沈璐梦(1988-),女,浙江舟山人,本科学历,护师。

王叶飞(1963-),女,浙江舟山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

猜你喜欢
病室病毒感染医务人员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试论《第六病室》中的隐喻性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接地气的契诃夫与他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