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2017-02-23 06:31李香馥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可能性统计概率

李香馥

摘 要:这种可能性是四个学习领域中“统计和概率”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然而,概率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性有初步了解。并且有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技巧,但学生们最初才意识到这种不确定的事件,具体概念尚未得到深刻理解和应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教师将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将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关键词:可能 概率 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P44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些学生可以肯定的是最初会经历一些事件的发生,而某些事件将是不确定的。可以列出简单测试的所有可能结果,并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以及与人交流思维过程的能力可以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来扭转事件的数量。

情感态度:通过对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他们可以利用可能性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学和可能性知识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现有的经验和情况,了解“确定”,“不可能”和“可能”的事件,并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教学难点:

1.培养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能判断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使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和试验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统计表、盒子、棋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个小礼物,猜猜是什么呢?

让学生猜测,学生猜测可能是文具,也许是玩具,也许是书.......

2.师揭题:这些都是学生可能猜的,但是在数学上是不确定的事件。在本课中,我们将研究事件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这个小黑人身材瘦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地答案必须是铅笔或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探究新知

(1)创造一种情境并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师:下周星期三就是万圣节了,老师打算在我们班举办一次联欢会。为了增加派对的乐趣,老师决定当场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

(1)使用抽签执行节目的顺序,学生可以事先确定他们执行的节目是什么?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探索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况)老师拿出三张卡片,上面写着“唱歌”,“跳舞”和“背诵”(通知学生)放在桌子上,选择了三名学生按顺序抽签,事件的确定和不确定性分三步进行,研究报告逐步完成。

1.桌上有三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一個同学可以确定表演哪个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填写报告单

(2)让第一个学生抽签并显示结果。

2.桌上剩下两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二个同学可以确定抽到的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对照研究报告分析、总结。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抽签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事件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如果是确定的,可以用“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如果不确定,可以用“可能”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剩下的卡片有关等。

(三)巩固游戏,丰富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经验

1.生活中的可能性

(1)出示:第一个盒子里的两个盒子都是红色珠子,第二个盒子里是红色珠子,绿色珠子和蓝色珠子。

(2)点名学生上来摸珠子并从第一个盒子中摸到白色珠子就中奖。

(3)为什么谁都没中奖,谁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来描述一号盒子的情况。

(4)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到黄球?

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到黄球?

如果让你再次摸它,可以在1号盒子里触摸什么颜色的球?2号盒子呢?

2.认识可能性的大小

(1)取出课前准备的盒子,两名学生一组玩游戏。一个同学摸珠子,另一个同学记录。摸20次,把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要求:每次摸它时,记录员都要记录结果,在摸前均匀摇动它,摸它时不能看里面。每次摸后将珠子放回盒子中。摸后,观察记录表,能发现什么?

(2)请学生展示记录单,说说你的发现。

(3)请同学猜一猜其他小组盒子里的珠子情况。神奇了,你没见别人的珠子怎么可以猜中?

预设生回答:我是根据摸出什么颜色的次数多少来判断的。

(4)师小结:由此看来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四)联系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中“生活中的数学”,了解身边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个盒子全是红色棋子,第二个盒子是红色棋子和绿色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哪个盒子一定能够摸到红色的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到绿色的?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色的?等问题。

让学生组织在小组中的摸一摸活动,结束后一并报告。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首先让学生逐个连接,老师发送一个彩色的球让学生验证和摸一摸,然后谈论为什么它如此连接。

4.说一说:老师引导学生使用“确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些词来谈论他们生活中某些事件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

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参考文献

[1] 《一元三次教程 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新大纲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0701

[2] 《教与学整体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新教案 三年级上册》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0801

[3] 《小学数学程序与教学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0701

猜你喜欢
可能性统计概率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锦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