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着眼和谐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2017-02-23 06:31林道挺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林道挺

摘 要:学生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眼和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学校教育方面,要认真把握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发展方向,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创建有人性的培养机制,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使教学活动更具人文素质内涵;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注意针对“问题家长”在学生教育中存在的苛求、苛责等问题,加强家校联系,切磋改进教育方法,促进重视对孩子的正面引导教育,给孩子温馨的家庭关爱。

关键词:人本观念 和谐发展 健康成长

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曾看到、读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案例”:

●课堂上,有学生回答不了教师提出的学习问题,教师“恨铁不成钢”,责备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也答不出来,你是怎么读书的?答不出来就站着反思,别坐下!”

●有班主任据传报班上有一对男女学生“谈恋爱”,便大惊失色,急不可耐,在班会课上严厉批评那对学生谈恋爱违反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有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学业要求既高又严,最关心的就是考试成绩,见面就是“作业做好了吗?”“考试得了几分?”每每见到子女“闲暇”,便严令:“去,去,去,去做功课!”一旦子女与电视节目、“闲”书杂志等沾边,便苛责道:“不好好读书……”

●有家长极少来校,学校教师很难与其见上一面,邀其参加家长会,要么委托他人参加,要么因为“忙不开”不参加;可升学考试一到,他们却坐不住了,关心起子女的学业来了,给子女送大鱼大肉,托人疏通门路为子女参加升学考试帮大忙,殊不知,其子女学业成绩并不争气。

●甲学生近视没戴近视眼镜,一次他注目“凝视”乙学生,乙学生气恼不过,猛然一拳砸向甲学生脑门,辩解的理由是:甲学生瞪他一眼。

●有高中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但他并不体谅父母的艰辛,却以大手大脚和歧视“寒酸”回报父母,父母来校不让进校门,从父母手中接过钱物,扭头就跑回学校。

上列“案例”跳动的是不和谐的音符,表现的是爱的缺失。目前,在学校教育方面,教育功能上的徳智失衡问题还比较严重,不少学校学生教育仍偏倚在学业管理上,对学生的自主发展、素质培养不重视、不关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纸上谈兵。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学生家长“爱”的重心严重偏离,要么对孩子学业成就寄予厚望,苛求有加,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怀入微,全面包容满足;要么安心地把孩子存放在学校,交托给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更有甚者,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学业发展以看破“红尘”的心态冷漠相待,他们忙于经营的是生意、赌业,沉迷于舞场、酒会,是许多“问题学生”的“问题家长”。

凡此种种,究其根本原因,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人情”定位都有所失重,“爱”的取向也都失之偏颇,“人本”思想淡薄。

学校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其管理和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造“人”工程。人是有感情的,有精神追求和物質需求,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护。学校办学要不断在改革中得到发展,培养思想健康、人格健全、身体健美、思维创新、知行活跃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广大师生更多的人情体恤、人文关怀,为他们创建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心情舒畅、和谐发展的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他认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指出了人才培养中“人本”观念的重要性,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关系。

学校办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眼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学生与家长的和谐、学生家庭与学校班级的和谐,和谐动情,和谐成趣,和谐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中就含有较为丰富的“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突出地体现了其“人本”思想,主张教育不分高贵贫贱、不分社会等级、不分地域,面向每一个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教学的科目主要是“六经”、“六艺”,内容相当广泛;他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没有偏爱。正因如此,师生和谐,其乐融融。《论语·侍坐篇》有这样描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以人为本,人事祥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少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苛求或者挥拳训斥的苛责等等行为造成的压抑感,带来的恐惧症,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家庭温馨的关爱、良好的环境、健康的教育,是学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巨大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与学校班级的和谐,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学校办学事业的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对那些使孩子缺失爱的“问题家长”,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其对学生的积极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家校联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要着意有机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教育法制宣传,切磋改进、改善学生的教育方法,引发尊重孩子,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温情爱护,加强正面教育和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实效。这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互动发展,相得益彰。

在学生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都要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教育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主线,以社会责任、自我责任教育为重点,突出勤劳节约的吃苦耐劳磨砺教育,促进学生团结自立、积极向上,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渗透着“爱”,给学生以更多的“父”爱、“母”爱,充盈着信任、理解和宽容的人文气息,让学生不断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友情的温馨,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和自律,关爱自我,关爱他人,互助友爱,在和谐的氛围中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把快乐留住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