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貌在幼儿时期的重要作用

2017-02-23 06:31张隽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潜移默化文明礼貌修养

摘 要:文明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礼貌和尊重是立身处世之本。礼貌是自我的修养。礼貌是心意的传达。礼貌是處众的准则。礼貌是人间的桥梁。礼貌是家庭的伦理。礼貌是社会的和谐。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文明礼貌 尊重 修养 潜移默化

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礼遇是指用一些手段方式去给予一个人或一件事以证明尊重,一般这种行为都会事先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安排,来达到一个极其出众的礼仪表达。

不同的是,礼貌是更加基本和基础的一种潜在意识,这和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礼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所以,礼貌和尊重是立身处世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看他做人有没有礼貌。礼貌有长幼之间的礼貌、朋友之间的礼貌、男女之间的礼貌、国际之间的礼貌,是人立身处世的一大学问。

礼貌是自我的修养。在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中,在待人接物中随时随地对人有礼,培养谦卑与尊重,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

礼貌是心意的传达。礼貌是传达尊重,赞美,善意和友谊的途径。对别人的恭敬、尊重,必定会在一举手,一点头,一微笑中,先把自己的心意透过这些言行表露出来,传达给别人,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善意之后,给予自己认同和肯定,如此就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建立和谐的关系。

礼貌是处众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一些摩擦,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并不好作出评论,但谁有礼貌,谁没有礼貌是立马可以作出判断的。没有礼貌的人,在修养、气度上就已经先输一筹,就失去了与人较量的资本。

礼貌是人间的桥梁。古语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同样,有礼貌的人,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没礼貌的人,处处让人回避。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说大了更是国与国之间的桥梁,世界上河流那么多,要靠桥梁才能通过,人生的河流也要靠礼貌才能通过。

礼貌是家庭的伦理。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以后,作为父母,首先要教育的就是礼貌。从他们呀呀学语时,就要教他们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大一点,要教他们跟人问候你好,学习礼貌的语言“请、对不起、谢谢”等等。及至长大成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还是要相敬如宾,彼此之间也要使用礼貌语言,这样长幼有序,才能维护家庭的伦理。礼貌可以传染人,不礼貌也会传染人。在平时幼儿园的工作中,由于和班级幼儿相处时间最多,我们偶尔会听到小朋友之间在争抢玩具时,或者相处交流不愉快时用脏话骂人的现象。究其原因,竟是因为父母平时在家里和家人沟通的时候不注意文明用语。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幼儿,这样的脏话从他们的嘴巴里面说出来他们可能觉得仅仅只是一句骂人的话而已,可是在别人看来,就会认为这个小孩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父母不去教。甚至有的家长还以小孩模仿他们说脏话为乐,当着小孩的面去和别人津津乐道,对于是非判断能力薄弱的孩子,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夸赞,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在孩子面前的礼貌言行,从自身做起。语言的文明,行动的礼貌,便是心灵的“身份证”。

礼貌是社会的和谐。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在这诸多不同里,要想社会和谐,就必须用礼貌来规范。你尊重我,我包容你;你体谅我,我同情你。靠着彼此间的尊重、互助和礼貌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幼儿的礼貌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教育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用很多幅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留下的文明礼仪经典故事手绘图片组成的文化墙,有“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千里送鹅毛”、“燕昭王求贤”等等;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专门的活动区叫做“传统文化活动区”,里面涵盖了许多传统礼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都要全园集会,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刚刚过去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老幼联欢庆祝活动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老奶奶们为孩子们表演武术,舞剑等节目,而孩子们上台给老奶奶们献花,捶背。整个画面其乐融融,让孩子们和老奶奶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浓浓的互敬互爱之情。

除此以外,在每一天早上的晨间接待和下午的午间接待时间,老师们也主动给到园的幼儿问好,和他们说话也微笑着使用文明语言。久而久之,孩子们见了老师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主动的问好,有的小朋友还会鞠躬问好,多数小朋友在相应的事件发生时还主动用上“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我相信,这绝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幼儿的一种道德指向,在这些微小的文明礼貌言行之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这是一种长久的,受益终身的体验。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文明礼貌在幼儿时期的重要地位。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从幼儿的文明礼貌言行开始。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崇;只有礼貌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礼遇。“不学礼,无以立”!

参考文献

[1] 在幼儿心中播种爱——浅谈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J]. 许月阑.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9)

[2] 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策略[J]. 林婉清. 黑河教育. 2011(05)

作者简介:张隽,(1986,2,12-),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学历,二级教师,毕业于宜宾学院,就职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西城幼儿园,具有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在各级赛课、培训、经验交流中均有不俗表现。深受幼儿、家长的喜爱。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文明礼貌修养
争做少年好榜样
3月历史大事记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以士之道升修养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谈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