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初探

2017-02-23 06:31曾艳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执行制度管理

曾艳

摘 要: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越发艰巨,随着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优越,学生个性化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90后的学生的性格观点越发难以琢磨,学生性格的个性大于共性,在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面前感到迷茫和困惑,对学校的管理存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心态,对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来说,增加了挑战和难度。本文从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及如何管理学生入手,着重阐述了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管理 制度 执行

一、学生的现状分析

人们都说90后是幸福的一代,他们从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没有经历缺衣少食的年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享受着最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所以他们普遍比较聪明,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生活环境的优越造就了他们不能经历挫折,性格自信而脆弱,自私而敏感,做事冲动不全面,抗压能力普遍不强。遇到挫折容易放弃,而不是想着怎么去克服,嫉妒心比较强,相对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在优越和自我的环境中成长,看不惯别人比他强,在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的忠诚感。逆反心理较强,遇到不顺心的事,勇于反抗,善于打破常规,依自己的性格喜好办事。

二、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

(一)加强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现在的90后学生家境优越,被亲朋好友细心呵护着从小没有吃苦受累,这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他们的少爷、小姐脾气,遇到不喜欢的事情就爱憎分明,感兴趣的事情就一钻到底,很少从深层次去分析剖析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喜好做事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十分的模糊。对于这一类的学生,首先应该理清他们的思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追求,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肩负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是什么。让他们端正思想态度,去掉头脑中的糟粕,净化心灵,对自己人生之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其次是用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就事论事展开讨论,现年龄段的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叛逆的思想,总爱对着干,用自己的伤痕累累去再一次验证真理的权威性,我们虽然提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但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去检验的好,所以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拿出一个案例,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判断,再对照自身自查、自纠、自省。自己提高的认识远远超过被人灌输的认识强得多。

(二)加强品德培养,突出“做事先做人”的理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先贤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授业放在第二位,就是告诉大家做事先做人的道理,青年学生只有把人做好了才有做事的资格。学校不光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应让学生明白他是一名社会公民,其次才是大学生。我们一直在说管理,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没有管理呢?这也是古今圣贤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问题。只有个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的风气纯正了,总有一天管理将不再存在。当今社会在选人用人时,更加注重“德”,为什么现在各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德比才更重要。品德的培养没有捷径,只能通过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的“言行举止”、“模范带头”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某大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考生提出他们要“诚信考试”,拒绝摄像头和监考老师,承诺坚决不作弊自己来考试,学校同意了学生的要求,而学生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一诺千金。生活中学生不是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去发掘去相信学生的眼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在那里夸夸其谈,不如扑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干好一件事情。不是说你说得多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你认认真真的干好一件事情,人们通过你干这件事情中所展现的专注、人格魅力来评价你做人怎么样,这就是为什么说“做事先做人”的道理。

(三)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证明制度大于一切,兵圣孙子将吴王爱妃斩杀的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现今当下,上到国家的治理,下到行业的运行,都是以法律、制度为准绳,只有在制度的框架下,才能干好各项工作。其实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实践检验的,但为什么有些制度在落实上却这么难呢。究其原因,不是制度本身不好,而是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大打折扣,制度的执行力降低了。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充实各类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学校的管理也是这样。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无一不是从促进学校建设,培养学生的目的出发,学生在家过惯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生活,无拘无束,一到学校之后,发现总是有一些制度约束着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在于作为制度的执行者能否坚持下去,不打折扣,能否让学生感受到在制度的约束下海阔天空。我们要把学生的不适应变为适应,成为习惯,一旦养成习惯,那么习惯成为自然。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反复的做工作,长此以往,久而久之,慢慢学生就会习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术业有专攻,还要培养他们自律的意识,在学校打磨自己的棱角,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能够适应自己的岗位工作需要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四)关心生活,以情带学生。

胡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观念,作为学校,应该把以人为本贯穿始终。生活中的真心关心,无微不至,学生会心存感激。如果说制度是衡量事物的标准,那么生活中的细心呵护就是处理师生矛盾的最佳途径,严格执法和生活关心相辅相成。在学习上我们应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十七八岁的年龄离开父母的细心照顾,正是想家的时候,这时我们应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近况,有无思想波动,一方面是对家长的交代,另一方面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处理起问题来才能对症下药,通过生活上的关心来促进学生遵纪守法,促进管理的正规化。任何一件违纪事件的发生都是有苗头的,就看我们平时工作的细心程度。每一个优秀的班级体,无不是落实制度严格,内部关系融洽。对“管理”二字的理解就是,管是制度的执行,理可以理解为情理。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五)充分发掘学生潜能,搭建成才平台。

90后的学生都有一颗被教师重视、展示自己才能的心,都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让别人感受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轻易的主动展示,需要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引导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很多时候学生不是故意要调皮捣蛋,而是通过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希望引起师生对自己的关注,进而发现自己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们不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发现才能的眼光。比如筹备一场晚会,组织一次运动会等活动,我们可以大胆的交给学生去办,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尽量满足,我们不要过多的参与活动的筹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我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远超你的想象。通过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搭建平台,让他们去尽情的展示,通过组织的过程既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又能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既把一场活动组织得别开生面,又让班级的内部关系和谐融洽,何乐而不为呢。

怎样管理好学生,管理好这些90后学生,需要我们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既要体现出制度的权威性,又要从情理出发。相信我们只要把握好这两点,就能使我们学生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秦娟.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J] 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2] 夏韩辉,黄伟萍.论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高教探索,2012(6)

[3] 张冠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吴曦.技师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4(22)

猜你喜欢
执行制度管理
某些单位的制度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