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思考

2017-02-23 06:31陈远飞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摘 要: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成效;其次指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基层党建 实践成效 问题挑战 对策建议

伴随着城市改革发展,城市基层党建由50年代初的“居委会党建”逐渐过渡到现阶段的“社区党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城市党建工作新路子,全面推行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社区各类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密切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1、在“面”的维度上,建立一核引领、同心共铸的工作网络

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延伸拓展城市党建空间,推动党组织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党建工作网络。一是架构扁平化。街道成立“大工委”,社区成立“大党委”,吸纳驻区单位和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各方党员代表兼任委员,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党建联合体,形成党建工作“同心圆”。二是覆盖全域化。推进党建工作写入非公企业章程,块状整体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2、在“块”的维度上,建立多元立体,同频共振的运行机制

一是联用共享,推进辖区各单位互相开放党建、群团、教育、文化、体育等阵地场所,整合区域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资源,吸纳各方智力,建立“区域发展智库”,配置更集约、更高效资源;二是联抓共管,采取党课联上、组织生活联过,主题党日联办等方式,推动社区党员与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联谊对接、互动交流;三是联动共治,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综治联防、纠纷联调、环境联创、文明联育、应急联动”治理机制,不断筑牢基层治理创新平台。四是联考共评,采取客观指标评估和公众评议相结合,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健全考评反馈激励机制。

3、在“线”的维度上,建立服务为重,同席共商的党建体系

一是健全五级联动责任体系,将责任自上而下具体化,区委履行第一责任,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社区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履行具体责任,驻区有关单位履行共同责任,其它各类组织履行协助责任。二是党建联席议事常态化,以党建联席会议、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委员会为平台,推动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与街道社区需求对接、协商议事、项目认领,构建高效运转的共商共议机制,实现党建联席议事常态化。

4、在“点”的维度上,建立多点结合,同力共举的保障体系

一是队伍多元化,按照“三个一批”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选社区专职工作者。二是阵地标准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逐步完善,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智慧化水平。三是保障制度化,健全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统筹各单位支持社区的政策、资金和项目。

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各地在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还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基层党建“条”“块”协调困难

一是由于关系互不隶属,驻区单位有的直属市里,甚至是中央、省直属管理的,且层级高低不同,有的单位门头不大、级别不低,有县处级甚至更高的层级,相互之间交流少,参与社区党建、服务社区居民的方式以信息沟通、开会协调为主。二是街道社区统筹功能弱,党建工作合力凝聚不够,从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运行情况来看,日前街道社区整合组织驻区单位等方面资源的能力还不够高。

2、缺乏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激励机制

随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日渐多元化,多元主体共治的激励机制欠缺,导致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统筹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城市基层党建首先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体制架构,但从现阶段开展的党建工作看,有相当一批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缺乏利益因素的引导,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激励机制。

3、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面有待提升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大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自发群体等新經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聚集于各类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这些领域的组织规模小、分布散、变化大,体制复杂,有的无行政隶属关系,有的无业务主管部门,有的党建工作刚刚起步,基础薄弱,有的法人代表对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担心开展党建工作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扩大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覆盖带来了新的挑战。

4、党员教育管理方法有待转型升级

近年来,城市党员队伍结构日益多元,大量离退体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退役军人、待业大学生党员涌入基层社区,新兴领域既有文化程度高的“金领”“白领”,又有文化程度较低的“网民”和务工商人,还有生活新潮、思想前卫的年轻人。城市基层的党员教育管理大部分沿袭传统方式,党组织活动内容不够生动鲜活,“萝ト白菜一锅烩”,形式单一老套,多以组织集体学习,理论讲授为主,与区域文化、行业特点、个性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得不紧不深,针对性强、时代性强、长效性强的新办法欠缺,部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既需要宏观层面上的体制机制调整,又需要微观层面上的政策指导及落实。

1、加强系统指导,健全相应机制

一是加快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的工作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目标要求,规范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队伍建设等,全面指导基层组织开展城市党建工作。

二是进一步推动城市党建从单位型向区域型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城市党建工作综合体,[1]把构建区域统领、行业引领,两新融合、街社兜底的城市大党建格局作为创新城市基层自治共治体系的核心组织保障,写入城市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理顺规范共驻共建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联系机制,从根本上打破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过程中体制、隶属、级别的行政壁垒和封闭藩篱。

三是制定出台城市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规范组织设置,进一步明确党(工)委职责、党支部职责,完善城市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解决各党组织党建工作执行不到位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到各个党支部。

四是进一步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设置,建立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工作协调制度,协商解决各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问题,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2]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党建活动为载体,围绕街道社区管理和服务主体,通过签订共建责任书的形式对共建项目、共建服务实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把辖区各类组织、各种力量调动起来,增强党建工作共同体意识。

2、有序促进新兴领域分类推动

城市新兴领域环境复杂,各具特色,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就要根据不同领域地域特点、党员特点、组织特色等因素实行分类推动,促进党建工作跟进楼宇、园区、商圈、网上等新兴领域。

一是在商务楼宇,必须依托物业公司、产权单位等,根据每处楼宇的实际情况建立楼宇独立党组织或联合党组织,对于入驻业主数量多、规模普遍偏小、业主无条件独立建立党组织的楼宇,可在楼宇内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之家,始终保持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对于入驻业主进驻搬迁较为频繁、物业管理相对稳定的楼宇,可建立物业党组织,并扩大其相关职能,实施物业型商务楼宇党组织管理;对于业主情况复杂,规模大小不一,物业无条件成立党组织的楼宇,可针对性地挑选一家规模及影响力大的业主党组织吸纳楼宇内其他党员参与开展党的工作,形成龙头业主型商务楼宇党组织管理。

二是在各类园区,应充分发挥街道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的力量,依托骨干企业建立党建工作阵地,努力构建优化共享的非公企业党建资源整合平台,引领企业党组织开展“统筹共建”,通过组织统筹联建、信息统筹共享、活动统筹安排、人才统筹培养、文化统筹交流、经营统筹合作,促进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重点在科技园区内按照行业相近、业务关联结成党建共建协会、行业乐部,[3]依托党建工作阵地实现业务相关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實行企业入园手续申办、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企业党组织书记选配和企业党组织建立“四同步”。

三是在商圈市场,可联合工商、税务等监管部门,把党建工作纳人企业“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对于规模较小的商圈市场,可选择在商圈和市场的管理公司建立党组织统一管理商圈市场内部党员,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商圈市场,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单独组建党组织。对于行业影响力大,党员人数多,或者企业业主是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优先推进党建工作,然后以此为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优秀党建点示范引领作用,努力使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建立党组织,对于党员人数不够,但是对党建工作又特别热情的企业,要引导其积极发展优秀员工入党或向社会招聘党员员工,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

四是在网络媒体领域,需根据电子商务、网络社交、新闻门户等互联网企业实际情况,把行业管理和党建管理统一起来,充分运用“互联网+基层党建”,完善线上线下双线并行、闭合循环的党组织模式,线上建党支部,线下按需开展党建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

3、切实强化党员分类管理

一要真正教育管理好辖区内的党员,应该按照党员的具体情况分类管理,才能更加高效地提高党员思想意识,服务群众。

一要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重点解决在职党员“单位管不着,社区管不了”的问题。对区内的党员进行入户摸底排查,建立在职党员基本台账,社区党组织按照基本情况登记卡、社区报到卡、社区活动记录卡和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卡的“四卡制”管理模式,根据在职党员职业特点、特长爱好、工作时间节奏及个人意愿,开展设岗定责、党员承诺、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并将活动情况定时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进行反惯,作为在职党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参考内容之一。

二要对无职党员设岗激励。根据无职党员特点,积极开展“设岗定职”活动,[4]设置“安全监督岗、民事调解岗、卫生监督岗、敬老助残岗、科普宣传岗”等6类岗位,让无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自行认领岗位,激励他们在为民服务上创先争优。

三要对下岗党员帮扶到位。通过上门走访、谈心等方式,了解下岗职工党员的思想生活状况,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同时,联合共建单位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等活动,帮助解决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多渠道解决下岗党员的再就业问题。

四要对流动党员科学管理。每季度开展流动党员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区流动党员及时登记造册,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定期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鼓励他们为社区建设做贡献。建立外出党员包户联系制度,定期沟通交流,传达有关政策精神、传递学习资料。

参考文献

[1]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J]. 肖业辉.政策.2014(8)

[2] 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径_以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为样本[J].吴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6)

[3] 门头沟区“社会领域全域党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 张贵林.前线 . 2016(09)

[4] 关于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新思考[J]. 史争伟.世纪桥.2016(05)

作者简介:陈远飞(1976-),男,汉,福建泉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