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的信息传播媒介探究

2017-02-23 06:31刘莹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展示设计信息传播

摘 要:展示是促进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虽然展示设计是设计学科中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但其出现的年代甚为久远,可以追溯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展示设计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展 示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信息的高效、准确传达,传播媒介为设计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接工具,因此,探讨信息传播媒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在借鉴和汲取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使展示设计具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朝着更为繁荣和持久的方向发展,并使之更为实用。

关键词:展示设计 信息传播 传播媒介

一、概述

展示,究其本质来说,就是接收该事物传递出的各种信息,因此展示设计研究的就是信息的传播。在传播学原理中,信息的传播有五大相关要素,分别是信息的传播主体——传播者、信息的传播客体——传播受众、信息的传播媒介;信息的内容和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这五大要素之间的地位不分先后,但在设计实践中往往得不到重视,这与我们对媒介的认知有关系。

二、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是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20世纪著名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最经典的也是被世人以实践的方式证明了的传播学原理。媒介不是冰冷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传播者的身体和精神的延伸。媒介在展品与受众之间进行着沟通,传达传播者的观念,通过适当的传播媒介能够改变受众对于展品的不客观的、片面的认知,建构传播者期待的信息体系。

三、媒介的分类

根据其出现的时代早晚可以将传播媒介简单的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两大类。

1、传统媒介

传统媒介从出现的时间上来看较早,因此发展的也更加的成熟,包括空间、道具、照明、色彩等方面。

(1)空间。展示空间是传播受众参与展示活动的空间,因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的是空间的服务对象——“人”,只有符合受众人机工学、按照受众活动规律、迎合受众喜好设计的空间才是能够实现信息有效传播的展示空间。

不论是哪种展示空间,满足其功能是展示空间设计的首要原则。着手设计前,应综合考虑空间的陈列、演示、人流动线、营销等多重用途。其次就是展示空间审美性,过于单调或者富于变化的展示形式都不利于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展示空间的设计必训遵循统一的原则,有收有放、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过于强调细节难以面面俱到,背景和展示道具都要尽量的细化,喧宾夺主要不得。

(2)道具。展示道具的种类繁多,划分展示道具类别的方式也不统一。可以依据材质、结构形式、标准化程度等划分。各种展示道具都要基于人机工学,除了要符合人体尺寸,还要考虑人的视域范围和视觉心理规律。展示道具的设计应遵循色彩造型符合整体设计风格,组装拆卸便利等原则。

(3)照明。照明也是展示设计中营造环境的重要环节。选择恰当的照明光源,合理的布置照明灯具,能为展示环境创造高可见度和高舒适度的空间。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考虑到照明的基本方式、光源色温、照明环境气氛等要素,同时要考虑到如何避免光线直射产生的炫光对眼睛的刺激。

(4)色彩。感应色彩是人眼的机能,人眼所能分辨的颜色有750万到1000万种,在生理或者心理的影响下,不同的颜色给人带来的感受也不相同。对于一个物体或者空间,没有了解细节之前,感觉就已经形成,这依靠的就是人对色彩的视觉经验的累积和感知。对色彩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设计师把控整个展示空间,以及提高信息传达的精确度。如通过色彩的冷暖表现空间的前后、体积的膨胀收缩、情感的兴奋与沉静,通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表现物体的重量和质感等。

在色彩的应用时,应注重色调统一、主题突出、服务受众以及发挥材质、照明本身的美感等原则。从展示空间的主色调着手,在统一色调的前提下,丰富色调、多样色调,再由主色调延伸到各个区域的色彩。

2、新兴媒介

新兴媒介出现时间较晚,但是新兴媒介借助高科技的现代技术手段,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更加丰富的互动,能够较好的调动传播受众的主动性,虽然新兴传播媒介的价格往往较高,但是信息传播效果好,因此越来越得到传播者的青睐。新兴媒介主要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3D仿真互动系统等。

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指的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建立高仿真度的三维数字模型,能够从视觉使观众上产生沉浸于虚拟现实的错觉。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在于它是开放的、互动的。通过运用麦克、鼠标、摄像头、显示器等硬件,结合图像、影响处理的软件,实现传播者与传播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数字化的时代对博物馆展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参观者不必跨越城市和国家,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与讲解员、文物,甚至是博物馆进行直接对话,不管是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还是很多国际知名的博物馆,都建设了数字馆,即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展示方式,又缓解了文物保护压力,同时也为观众全面了解展示空间和展品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2、3D仿真互动系统

现代的3D仿真互动系统可以使传播受众根据自己的喜好操纵一切,如同置身于游戏志宏,这种3D仿真互动系统不仅能够用作科普和娱乐,在工业、军事等領域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

3D仿真互动系统从上海世博会台北案例走入大众视野,台北案例中的互动体验区让我们见证了奇迹,以手指触摸屏幕,污浊的河流变得清澈见底,鱼虾、螃蟹在河流中游动与你做着“捉迷藏”游戏。枯燥的说教变得轻松且易于接受,将改变环境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双手这个道理寓教于乐的阐述给了我们。

四、小结

繁多的展示活动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下降,使得作为展示设计活动的传播者需想尽办法去吸引目标受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视觉的、触觉的或多种感官相配合的展示形式标新立异,但这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展示信息有效传播的问题,到最后受众可能记得住展示设计的风格、形式和创意,但却忽略了传播者最为在意的传播内容,因此了解传播媒介,根据不同的信息特点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不失为上策。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4

[2] 梁娟.拉斯韦尔的5W模式解析——以《半边天》栏目为例[J].经济知识,2011.6

[3] 陈林峰.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流线设计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2009.2

[4] 任忠泉.展示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

作者简介:刘莹(1988.04-)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枣庄,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展示设计信息传播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科技馆展示设计的思路与创新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
现代展示场景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
基于市场经济的陈列设计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