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肉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2017-02-24 11:49王慧娟
河北农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护期活苗羊场

王慧娟

规模化肉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王慧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羊肉需求量不断增加,羊肉生产也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肉羊育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现代肉羊生产尤其是舍饲制度下的肉羊生产是人类保护生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双赢策略。2016年我县肉羊存栏16.97万只,被河北省评为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养羊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但随着舍饲后饲养密度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带来群发病、粪便堆积、环境污染加重,饲养管理条件不完善等问题,使养羊场的生物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完善的羊场生物安全体系能有效的阻断病原的侵入,降低羊群发病机率,绿色环保养殖的同时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一、建好羊场羊舍

1、场址选择

羊场的选址是羊病防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1)地形、地势。羊适宜生活在干燥、通风、凉爽的环境之中,潮湿的环境不仅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而且容易发生寄生虫和腐蹄病,感染或传播疾病,污染甚至损伤产品。因此,必须选择在农户聚集区下风向,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通风干燥的地点,切忌在低洼涝地。在山区则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较宽敞的缓坡地建场。

(2)水源。水源充足、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忌在严重缺水或水源严重污染及易受寄生虫侵害的地区建场。

(3)交通。舍饲育肥羊场大多数设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要求交通方便,便于运输,远离公路、居民区等公共场所500米以上;距离其它养殖场或养殖小区10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4)疫病情况。充分了解当地和四周的疫情状况,切忌在传染病疫区建场。羊场周围居民和畜群要少,尽量避开附近单位,羊群转场通道、地势选择应在一旦发生疫情容易隔离封锁的地方。羊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2、羊场的布局

羊场设计应符合卫生防疫的要求、各区布局的原则,既要便于日常的生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照顾个区间的相互关系,又要便于搞好灭菌防病工作,规划时间充分考虑主导风向和个区间的上下关系。

(1)羊场分区

羊场通常分为3个区。即生活行政管理区、生产区、病羊区。各区间距在300米以上,管理区安排在最高处,依次为生产区、病羊区。场内净道与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2)围墙与防疫沟

为避免羊场一切可能的污染和干扰,保证防疫安全,应建立免疫隔离带。场区四周应建较高的围墙或坚固的防疫沟,以防止外界人员及其他动物进入场区,羊场大门及各羊舍入口处,应建立消毒池或喷雾消毒室、更衣室、紫外线灭菌灯等。

(3)建立贮粪场(池)和污水处理池

贮粪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处,与生产区保持300米卫生间距,并应便于运往农田,定期将羊舍内的粪便清除、运往贮粪场,利用微生物发酵腐熟,作为肥料。粪污应做到干稀分流,分离后的污水入污水处理池净化,处理后排放,防止污水粪尿废弃物蔓延污染环境。

(4)建立病死羊无害化处理池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在羊场的下风向建立病死动物化尸池。化尸池利用发酵降解原理对动物尸体进行处理,严防尸体乱放,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地面挖坑后,采用砖和混凝土结构或钢筋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的密封池。包括池底、池身和池顶,防渗漏处理,最少要做两层防水层,在顶部设置投置口,投置口内设置一个过滤网,过滤网上投放一层竹炭,经试验竹炭在10-15公分厚效果最佳,投置口密封加盖,并对投置口、化尸池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二、加强饲养与管理

1、实行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选用健康的良种公羊和母羊,自行繁殖,可以提高养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可以减少入场检疫的劳务,防止因引入新羊带来病原体。实行全进全出制,空场后进行羊舍、设备、用具等的彻底清扫、消毒,并空置2-3周以上,可以最大限度的消灭场内的病原体,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羊场养殖档案。为了科学地管理羊群,需对羊只进行编号。编号以后,就对其进行登记做好规模饲羊场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动物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3、提高肉羊饲喂技术

(1)肉羊育肥前要进行驱虫,及时清除体内外寄生虫。在查明寄生虫种类的基础上,用药给羊群进行预防性驱虫。常见有阿维菌素、丙硫咪唑等。药浴是防治羊的外寄生虫病,特别是羊螨病的有效措施,药浴液可用1%敌百虫水溶液。药浴在特建的药浴池内进行。出口端设滴流台,以使浴后养只身上多余药液流回池内。

(2)根据肉羊不同时期的生产发育特点,合理地配制饲料配方,使其营养全面;制定合理的饲喂次数和饲喂方法,满足其生长和发育需要;重视饲料和饮水卫生,不喂发霉变质、冰冻即被农药污染的草料,不饮污水;保持羊舍清洁、干燥,注意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工作。

三、注意卫生消毒

1、搞好环境卫生。养羊的环境卫生好坏与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羊舍、羊圈、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及污物堆积、密封发酵,杀灭粪便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或虫卵。

2、严格消毒。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1)羊场大门、生产区入口设车辆消毒池。消毒池要宽于大门,长于车轮的周长的1.5倍,深度不低于20厘米,及时更换并保持消毒液有效。对进入车辆进行冲洗消毒;进入人员要更换胶靴并严格消毒。

(2)羊舍消毒。分两步:机械清扫、消毒液消毒。常用消毒药有10%-20%石灰乳、0.5%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品。圈舍消毒每年进行2次(春、秋各1次)。有疫情时随时彻底消毒。怀疑感染传染病的羊进行隔离,并彻底消毒病羊污染过的环境、用具。在病羊设、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消毒液可用2-4%氢氧化钠。新引进羊要先隔离饲养,观察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3)地面土壤消毒。病羊尸体的场所,要用10%氢氧化钠溶液严格消毒。

(4)粪便消毒。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离羊场100-200米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上面覆盖10厘米厚的沙土,或用泥封住,堆放发酵30天左右,即可用作肥料。

(5)污水消毒。将污水引入处理池,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剂)进行消毒,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5克漂白。

四、科学免疫

免疫接种是激发羊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其对某种传染病从易感转化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分为紧急接种和预防接种。紧急接种一般应用于受到威胁但尚未发病的羊群,以使用免疫血清为安全有效。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区历年来羊病流行规律和受周边地区严重威胁的疾病安排预防接种,重点是本地区常发病的免疫,依免疫监测结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适时调整。免疫接种时,选择正确的免疫、消毒方法和选择相应的优质疫苗。

2、常见羊传染病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1)羔羊的免疫程序

7日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灭活苗,口唇粘膜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15日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皮下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2月龄:山羊痘灭活苗,尾根皮内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2.5月龄:羊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同时口服布鲁氏菌病活苗,免疫保护期为3年。

3月龄:小反刍兽疫疫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3年;间隔一周后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6个月。

4月龄:羊链球菌灭活苗,皮下注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2)妊娠母羊的免疫程序

产羔前6~8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破伤风类毒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产羔前2~4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破伤风类毒素,第二次皮下注射。

产后1个月:羊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产后1.5个月:小反刍兽疫疫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3年。皮下注射羊链球菌灭活苗、山羊传染性脑膜肺炎灭活苗。前者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后者为1年。山羊痘灭活苗尾根皮内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布鲁氏菌病灭活苗肌肉注射或口服,免疫保护期为3年。

(3)成年公羊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3周:小反刍兽疫疫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3年。

配种前2周:羊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均为6个月。

配种前1周:皮下注射羊链球菌灭活苗,免疫保护期均为6个月。

五、建立健全疫病监测制度

1、重要传染病的监测。主要针对强制免疫病种的监测,口蹄疫、布病、小反刍兽疫等,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免疫效果动态,为羊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药物敏感性检测。定期测定各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羊场对某种病原最敏感的药物,从而指导羊场科学用药,降低养殖成本。

六、制定突发性疫病防控措施

规模羊场需制定突发性疫病防控程序,一旦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启动该程序,及时诊断、上报疫情、封锁、隔离、消毒、紧急免疫、病死畜处理、人员及交通管制等,防止疫病的蔓延。

(作者单位:卢龙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保护期活苗羊场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著作权保护期立法的国际趋向及我国立法选择
韩国卸任总统的“保护期”有望延长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执行《伯尔尼公约》第18条关于追溯适用公约的说明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团结的班子
解读中国当前著作权保护期的合理性
——基于社会发展的三视角
鹅群安管严防疫